黄思恭91岁小楷《题潇湘秋意图后》,看到这你想说啥,91岁呢还能写出如此精湛的小楷,我能不能活到90还不一定呢。哈哈哈

黄思恭生活在1339年到1431年间,享寿九十三岁。他是明朝初期书法大家,在书法方面尤以小楷造诣最深。他写的小楷笔画细腻,结构严谨,字形端庄而秀丽,看他写的小楷《题潇湘秋意图后》如果不说作者不讲年龄,你很难想象说这是由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所写的。

这字笔笔精到,俊秀挺拔,91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老态龙钟、走路都不利索了,更别提还能写出这么稳健有力的小楷作品出来。
但是黄思恭他却可以,91岁的他下笔依旧沉稳,写出了骨感十足、笔画刚劲有力、笔锋锐利的小楷,毫无拖沓与疲软之感,展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精气神,堪称世所罕见。
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他的高龄之作吧,此作是黄思恭小楷题潇湘秋意图后,纸本墨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作是他在著名画卷王绂的《潇湘秋意图》后所做的题跋,对于王绂这一画家不知你有没了解过,这里就不介绍他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哦,不过这画卷还是得说下,它是由两人完成了,前段是由陈叔起后段则是王绂所作。
在王绂完成此残图后时年九十一的黄思恭于南柳寿征庵的书房 “揽秀轩” 中,为这幅凝聚着深厚情谊与艺术心血的画卷留下了这篇珍贵的题记。

观赏此书作能感受到他是受了《黄庭经》的书风影响,想必也是临遍古帖,在研习上下了大功夫的,他起笔轻盈灵动,恰似蜻蜓点水,却又精准有力,瞬间与纸墨完美交融;线条流畅自然,仿佛行云流水般舒展,毫无阻滞,尽显魏晋风度。
对于小楷很多人的理解是将大楷给写小了就可以了,其实你若真正动笔下去写一下你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不单单是将字写小就可以的,它可以说是五体之外的不同体系,如若用硬笔写也不是一回事。

小楷之所以难,难在笔法上的精细入微,小时候读过《核舟记》我想也有类似之别吧,小楷的笔画极为细微,所以就不容得半点马虎做态,而且,小楷因字体小,多使用小毛笔,笔锋柔软且弹性有限,书写时要保持中锋用笔,使笔画圆润饱满、富有立体感,对书写者的控笔能力堪称极大考验 。
其次是严谨度极高,小楷字虽小,但笔法不能少,其内部空间分布却必须合理精巧,笔笔都需占据恰当位置,相互呼应连贯又不能彼此挤压或松散。还有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眼力,所以说黄思恭91岁还能写如此小楷,堪为天人了吧!

其中也有唐人“写经体”的韵味,就以捺画来说吧,有的捺笔舒展而内敛含蓄,有的则是以简单的大点来处理,不愧为经验丰富的书者,在笔画的处理之上如此精到。
不得不说这字真美极了,对于黄思恭的书作我没有找到其他更多的,如果有小伙伴收藏到更为高清的和他的其他著作,可不以发出来分享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