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杜特尔特被送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经过第一次的法庭确定身份以后,再就是等着下次庭审了。
在这个期间,杜特尔特这边不会坐以待毙,会以各种方式寻找解脱的办法。
反之,海牙国际刑事法院也不会闲着,更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查证和寻找证人。

总之,杜特尔特在海牙国际刑事法院(ICC)的审判结果目前仍存在不确定性。
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法律程序和可能的判决
国际刑事法院指控杜特尔特在其任内推行的“禁毒战争”导致大规模法外处决,涉嫌犯有“危害人类罪”。

如果罪名成立,杜特尔特可能面临最高30年监禁或终身监禁。
此外,法院还可能命令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但是,杜特尔特的法律团队可能会提出一系列抗辩策略。
比如,包括质疑证据的合法性、程序的正当性等,这可能导致审判过程旷日持久。

其次,审判过程存在的极其复杂性
国际刑事法院的审判通常耗时多年,甚至可能长达10年。
杜特尔特的案件可能也不例外,其法律团队已表示将争取暂时释放。
再次,国际刑事法院面临的困境
国际刑事法院目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审判缓慢、定罪数量少等问题。

杜特尔特案件被视为可能的“转机”,如果审判顺利且证据充分,将为国际司法机制开创先例。
然而,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对立加剧,部分人质疑国际刑事法院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最后,杜特尔特的健康和国内反应
杜特尔特已经79岁,且健康状况不佳,存在“严重衰弱性健康问题”。

杜尔特被捕引发了菲律宾国内的强烈反应,其支持者举行了大规模声援集会。
菲律宾国内也有复杂的政治因素。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之间的矛盾升级,导致杜特尔特被迅速移交至国际刑事法院。
此外,菲律宾参议院计划对杜特尔特被捕一事进行紧急调查,以确定是否遵循正当法律程序。
这种情况和政治背景,都可能影响审判的走向和公众的反应。

总体来说,杜特尔特的审判结果将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法律证据的充分性、审判程序的合法性、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动态以及国际刑事法院自身的司法能力。
如果罪名成立,他可能面临长期监禁;但如果杜特尔特团队能够成功提出有力抗辩,审判过程可能会被拖延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