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路口分两条,一条向上奔跑,一条向下突围。
现在的年轻人,正在用看似退步的选择,换一份实在的生存希望。
你好,我是老付。
最近一个消息冲上了热搜:很多中小城市的工资不知不觉又回到了3000块。
紧接着又看到多部门联合发声,鼓励大学生进入家政行业。
【声明:本文内容引用权威资料或媒体新闻,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本文答案不唯一,需要各位读者结合自身处境场景做到更优解,本文仅展开单一现象的分析,文末已标注参考资料来源,请知悉。】
01这两个现象让我想起了16年的时候。
那时候刚毕业,和几个朋友合伙创业,也经历过各种艰难险阻。
现在每次下基层调研,看到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总让我感触良多。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会主动选择"向下突围"?
这背后,折射出了当下最深层的社会变迁。
先说薪资倒退这件事。
3000块的月薪,扣除五险一金,到手能有多少?
租房、吃饭、日常开销,怎么可能够用?
更让人心酸的是,这3000块背后往往还有诸多附加条件:需要倒班、需要通宵、需要一个人干好几份工作。有些企业甚至还美其名曰"全能型人才培养"。
但凡经历过基层工作的人都知道,这哪里是什么人才培养,分明是变相压榨。
前几天去一个乡镇调研,遇到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家民营企业做文员。
每天工作12个小时,除了要处理本职的文书工作,还要帮忙接待、整理档案、打印文件、跑腿买东西,甚至连打扫卫生都要干。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
她说:"领导跟我说要懂得感恩,现在找工作这么难,能有个稳定工作就不错了。"
这哪是感恩?这分明是在利用年轻人的无奈。
说白了,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02再说说"大学生做保姆"这件事。
储殷教授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超过一半以上的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这是很病态的。"
十九年寒窗苦读,父母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盼着孩子上了大学,结果毕业后要去做保姆?
这种落差,不知道多少家庭承受得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是大学生不够优秀吗?是他们不够努力吗?
都不是。
关键在于,传统的上升通道正在变窄。
记得前段时间,一个老师傅跟我说:"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会儿学历高、能力强,但是发展的机会反而更少了。"
03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创业失败后的经历。
那时候,也是从最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了今天的工作。
但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处境更艰难:
向上爬?竞争太激烈,机会太少。
横向发展?行业在收缩,岗位在减少。
创业?没资源、没人脉,风险太大。
所以,"向下突围"反而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你觉得这是倒退吗?
我倒不这么认为。
这恰恰反映了年轻人的理性和务实。
与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耗尽青春,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作为一个经常和基层打交道的人,我深深理解这种选择背后的无奈与智慧。
但问题是,"向下突围"就真的能找到出路吗?
关键在于如何突围。
第一,心态要摆正。
"向下"不是终点,而是为了寻找新的起点。就像我经常对年轻同事说的:台阶可以一步一步往上走,但有时候需要先往旁边绕一绕。
第二,要有积累的意识。
无论是做家政还是基层工作,都要善于观察和学习。了解行业规则,积累人际关系,提升专业技能。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本。
去年我们部门招聘,有个应聘者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她之前做过两年服务业,面试的时候,对这个领域的理解特别深入,而且培养出了极强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正是最好的例子吗?
第三,要有创新的意识。
现在很多新职业都是从传统行业演变而来的。比如,有的保姆通过短视频分享育儿经验,慢慢成了家庭教育咨询师。
第四,要有耐心。
机会往往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关键是要在等待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人生就像一场长途跋涉,有时候需要绕远路,才能避开险境;有时候需要往后退,才能找到更稳妥的落脚点。
————————
其实,"向下突围"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转型阵痛。
但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自己,总能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毕竟,无论是3000块的月薪,还是大学生做保姆,都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
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为未来的机会做好准备。
也许,当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
有时候,看似退步,恰恰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参考资料:
【1】2023年7月20日,把保姆培养成大学生上海首批家政学本科生毕业,来源:央视网
【2】2023年9月14日,学人说|家政服务的变迁:从“小保姆”到“家政工”,来源:腾讯新闻
【3】2023年8月18日,大学毕业当保姆?别狭隘了你的思想,来源:澎湃新闻
【4】2023年9月,清华毕业生做保姆的背后,家政行业的变化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