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杞县叶婷事件一样,水落石出后带节奏的新闻节奏号们数钱数到手抽筋,正在寻找下一个热点;正义小天使游律师,白天一日千里,夜晚直播给榜一点点关注,快进快退,从此走向前台被大众熟知,真是名利双收;善良的网友的情感再一次被过度消费;当地官方身心疲惫跑断腿;而最痛苦的依旧是当事人及其家属,被各种消费之后还要接受舆论的反噬!
最近看到醉江阴节奏部的一位喜欢拍桌子的网红节奏员“惊天大质疑江西官方”,大概是“对于网上的谣言,江西官方信息发布的速度赶不上舆论发酵的速度,没有第一时间回复,才给造谣留下了足够多的滋生空间”,我真想不到的是,这句话居然出现在某地官方新闻号的一个搞媒体传播学嘴里,真是可笑!我想反问一句,你把你第一个作品的评论区问题有根有据的一一回复,看你需要多长时间!
像这种声音经常会伴随着一些热点的反转,出现在某些自媒体新闻号的嘴里,比如节奏姐、节奏员某某松、醉江阴节奏部、节奏人某某浩等。
对于“江西省官方没有第一时间辟谣才给造谣滋生创造机会”,这句话有错吗?当然没错,但是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想问一下,在过去的很多热点新闻中,有很多官方辟谣和官方通报,真的阻止谣言滋生了吗?并没有!反而换来的更多是嘲讽和你们的三问一要求,拿大v们的话说,为什么通报群众不买账,然后带着各种质疑冲上另一个热门?这流量密码,早已被喜欢给官方挖坑的节奏大师们拿捏的稳稳的。
那些节奏大师们,经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事实真是这样的吗,群众一定都是对的吗?就拿最近的杞县叶婷、还有这次的胡鑫宇事件,已经很多次推翻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一句话。这句话只是你们为自己的节奏,找一个台阶下,仅此而已!造谣起于认知低下!
当然随着自媒体的盛行,谣言更是基于群众的猎奇心理,吃瓜看笑话心理,反叛心理!因为这个是自媒体流量密码,为了达到互动的目的,抛砖引玉、话说一半、理说一半,引粉丝无限遐想。那些节奏大师们经常这么玩的,每个热门事件,也都是这些节奏新闻号断章取义、煽风点火、拿着一些碎片论据给官方挖坑,现在反过来又说没有第一时间辟谣,把矛盾又推给官方。这个坑挖的好,事实证明在没有最终结果之前,任何辟谣,官方通报,只不过是你们这些节奏大师洋腔怪调、捡拾流量把舆论引向又一个热门的工具而已!
我为什么为江西省官方点赞,因为有三个理由!
第一、胡鑫宇事件,前前后后成千上万个谣言。任何一个官方,不可能做到辟谣速度赶上谣言四起的速度!官方辟谣,首先就是有100%的证据推翻之前的传言,才能辟谣和通报!而要掌握这100%的证据需要时间,再加上全国吃瓜群众,还有节奏大师时不时地喊着“今天胡鑫宇失踪第多少天“的催命丧钟!请问在工作量这么大的情况下,当地官方人员如何做到一心多用,才能理会一秒几十万的舆论,再看看网上昨天的发布会,不也是还有人质疑疑点重重吗,你要问他有什么疑点,大大概率会说“我不明白衣服为啥会反穿”之类的话!
所以我认为,封几个新闻号,谣言会少一半!
第二、当地官方顶住了舆论压力没有刑事立案,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从案件的结果来看,正说明了江西官方维护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和政府的公信力!网上很多人叫嚣没有立案,为什么没有立案?真的没有立案吗?没有立案为何动用这么大的警力?把没有刑事立案说成没有立案的人,是时候通过这件事提高自己的认知了!如果当地官方顺从了群众雪亮的眼光,听信了网络上毫无根据的谣言,和某个化身正义小天使搞了十年刑事案件网红律师的义正言辞的话,把这件事刑事立了案,再控制几个无中生有的“犯罪嫌疑人”。请问那些拥有几十年新闻传播经验的节奏姐们、节奏哥们、节奏部们,这是你们要的公信力吗?没有任何证据和线索就刑事立案,控制审问几个本来就不存在的嫌疑人,请问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对谁公平呢?这何尝不是对公信力的破坏!
第三、有人说发布会读稿子,没有回答网友和记者的提问。这个做法是对的,这种事件受到亿万老百姓的关注,发布会上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读稿子有错吗?为什么要回答网友问题和记者问题?发布会上的所有细节、录音笔内容、鉴定结果、证据链都描述的一清二楚,基本上回答了全部的问题!为何官方要理会那些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的问题呢?还有那些嚷嚷着拿出证据,公开录音,公开鉴定结果的那些人,还记得杞县叶婷事件中监控公开后,网络对叶家的反噬吗?再看看现在网上,有多少拿着当初胡妈胡舅当初的义正言辞,来讨伐胡妈胡舅的!
真心希望通过这几起热点新闻事件,有更多的人能够提高一下最基本的认知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
说的对,网络造谣者越来越无底线了!当然漂亮国每年3亿美金也有影响。[呲牙笑]
搬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