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二战中最可怕的陆军——德国“汉斯”vs苏联“伊万”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8-29 02:14:58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谁才是二战中最优秀的步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优秀步兵是怎样锻造出来的?这个问题永远不可能有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答案。因为这牵扯到了无数的影响因素:持续战斗的时间长短、武器装备和相互之间的搭配、对面的敌军的类型和水平、整场战役的战略目标、各级指挥官的战术指挥能力、参战军队的规模、伤亡交换比例、后勤补给能力,以及陆军部队在某个战区的地位高低,等等等等。

而大多数国家的陆军部队作战能力也并非一成不变,一支军队的作战效果和能力总是随着兵员的持续损失、增援部队的综合水平、后勤保障的好坏和是否装备并能够充分发挥新式武器的能力而变得起伏不定。

即便如此,某支军队的战斗力评定其实还是个相对概念,即使被判定为作战能力高超,也必须依照不断变化的判定标准并和敌军的整体状态来进行比较。

苏德战场瞬间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1944年的德军无论从单兵装备还是重型坦克方面,都远远胜过了开战时的1941年;但是和快速壮大,而且战斗力突飞猛进的苏联红军相比,德军的实力其实是减弱了。

有些人喜欢用伤亡交换比来定义“战斗力”,但是这只能粗略地来衡量步兵部队的优劣——比如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上用尽一切恶心和下作的手段疯狂屠杀中国军队,不照样深陷泥潭,别说占领中国全境,就连维持沦陷区的统治到了后期也是岌岌可危。

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些能够集结最丰富的物资、组织最多人力的军队,必然是成为二战中最强大的陆军的先决条件。如果他们能够结合海军和空军力量正确达成其战略目标,并正确地将这些资源投入战斗,赢得大多数的战斗,那必然就会成为被视为最强大的陆军部队。

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样,几乎各国公认,第三帝国训练出来的步兵部队战斗技能最为高超,无论是普鲁士帝国还是德意志德国,它们的军官团都非常善于机动进攻作战,哪怕兵力处于劣势也强调要进行快速机动,并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来挫败敌人。

但就是这支世界公认的强大陆军,却仍旧在两次主动发起的世界大战中迅速落败,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因为德国的各种战争资源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足,导致德国陆军无法实现他们的战略目标,还是因为德国陆军的名声有些名不符实,或者干脆就是两者兼有呢?

我们再来看看苏联红军,因为苏联是所有参战国中人员伤亡最大,同时也是让德国法西斯的武装力量遭受了最大人员损失的国家,所以一方面大家都认可苏联在战胜德国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对于苏联军队的战斗力总是不以为然,习惯性地低看一眼。

但是所有习惯于用西方思维来看待苏联卫国战争的人都忘记了一点,在苏联这个红色国度里,把单个的人当成国家机器上的一颗小心螺丝钉的看法早已深入人心。甚至那些牺牲或者失踪的士兵的家属也不会要求政府出面去寻找自己的亲人下落。

苏联红军获得胜利的秘密武器只有一种,那就是苏联步兵——实际上,随着苏德战争的进展,许多德国国防军的士兵就已经对苏联步兵产生了一种近乎迷信的恐惧感。

1941年的德国陆军就是当时的世界巅峰

德国陆军强调部队的忠诚、个人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支凭借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先进的多兵种联合进攻理论打造出来的强大陆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在1941年时都处于世界巅峰。

请注意啊,这个“巅峰状态”是有时间限制的,仅仅特指1941年那会儿,因为随着后来盟国军队的迅速壮大和崛起,德国陆军引以为傲的许多东西要么在数量上被对手碾压,要么被对手的其他方面优势抵消得一干二净。

在1939年之前,德国卷入战争的次数并不比美国多,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德国人因为崇拜独裁而摇身变成了更有纪律和更为服从的士兵。但是从1942年开始,无论是防御还是进攻,无论相对数量多还是少,无论是单纯的地面战斗还是联合行动,德国每阵亡一名士兵,就会让美国人付出1.5名士兵的代价。

训练中的“伞兵猎手”

如果考虑到美军拥有远超对手的飞机、坦克、大炮,几乎无穷无尽的卡车、补给、燃料和弹药,这个统计数据足以证明德国步兵十分优秀。

德国陆军能够如此优异,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1939—1943年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德国军队长期以来鼓励下级军官发挥主动性、纳粹德国的意识形态教化、优异的军官培训体系和整支部队的高度专业化。

在整个战争期间,无人能在训练、部队指挥、士气等方面和德军匹敌。但同时德军在训练手册上却一再强调:“卓越的战斗力可以弥补人数上的劣势”——这也恰恰就是二战期间德国陆军最为荒谬的特点之一——人力资源的长期匮乏。

在1939年时,德国的人口只有8000万,还不到苏联的一半(1.65亿)。而且因为第三帝国成立的时间太短,赛克特将军打造的10万德国国防军哪怕个个训练有素,也不足以支撑起扩充后的德国陆军和空军。

实际上,德国重新武装的时间是在纳粹上台之后,而1920-1934年间,因为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这期间达到兵役年龄的青年几乎都没有任何参军受训练的经历。即便德国在1935年正式恢复了义务兵役制度后,因为受到营房和武器短缺限制,每年参加训练的士兵的数量也受到了同样的限制。

和大部分人的想象完全不同的是,在发动“巴巴罗萨”行动之前,纳粹德国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后备兵员了,为了凑齐进攻苏联所需要的最后20个师,希特勒把包括原计划应该在1942年服役的青年人都拉了壮丁。在进攻苏联前夕,德国国内只有不到40万的预备部队可以随时填补到东线去。

而反观苏联,当战争爆发时,横亘在德军面前的除了500万现役军人外,还有多达1400万受过一定训练的预备役人员可供随时调用。

因此,在战争初期的许多战场上,处于“1:2”的“人数劣势”的德国陆军还能够凭借空军和装甲、火炮部队,以及战术机动方面的优势来赢得胜利,但是到了战争后期,在某些战区,“1:5”甚至“1:7”这种噩梦般的“人数劣势”竟然都变成了现实。更不用说盟军方面在装备、补给、舰船、飞机等方面更为悬殊的优势了。

德国国防军的确是一支训练有素、令人畏惧的专业化军队,他们的军事训练水平和作战理论被公认为无懈可击。在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下,德国士兵尽管一直兵力有限,装备七拼八凑,大部分部队直到1941年也没有实现摩托化,但战绩非凡,直到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之前,德军几乎是百战百胜,无论是苏军还是其他那些个国家的军队,无一不是其手下败将。

可惜,这支军队卓越的作战能力却经常被来自最高统帅的荒谬决策抵消得一干二净,还经常出于愚蠢的战略目的而被投入计划外的战争。

虽然德国军队中不乏像古德里安、曼施泰因和隆美尔这种思维敏捷且特立独行的将军,但是希特勒对军事行动的横加干涉,反而削弱了德军战斗力。元首和围绕在他身边的那群阿谀奉承之徒,把持着最高统帅部,在战争的最后两年里,完全是遵照希特勒的个人命令,让德国陆军在东西两条战线上来回折腾,白白浪费了他们的致命武力。

或许,正像战后被俘的德国高官阿尔贝特· 施佩尔所说的那样,希特勒接管陆军总司令部“是这场战争中最不幸的决定”。

假如希特勒不参与作战决策,那么在入侵苏联之前,整个英国远征军休想安然逃回英国;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列宁格勒、莫斯科甚至斯大林格勒都有可能被占领,东线也将在伏尔加河沿岸稳定下来。

二战期间德国陆军的17名元帅中,只有1人在战争结束时仍然可以指挥部队,其余16人不是被解除职务,就是被现役部队除名,要么就是被处决、阵亡或沦为战俘。36名德国陆军大将中,只有3人最终能在战争结束时保住自己的职位,其他人的下场并不比元帅们强多少。

所以说,德国陆军所有的不幸,几乎都来源于职业军官团完全听命于不称职的总参谋部,而这个充斥着大量平庸之徒的总参谋部,却又完全受制于具备一定战略战术天赋,但在后期却越来越不理智的希特勒。

令人生畏的现代伊万(Ivan)

正如我在前文中描述的那样,苏联红军只有一样致命的秘密武器——苏联步兵。这些顽强而又凶猛的“伊万”们,表面上看起来并不足以为惧,他们通常穿着肥大而不合身的束腰军装,内衣扎在裤子里;他们的冬靴也不是皮革的,而是厚厚的毛毡靴子。这些伊万们夏天带着船型军便帽,冬天则换上识别度很高的带护耳的皮帽——只有被派到前线后,他们才会得到属于自己的又大又圆的钢盔。

他们不穿袜子,而是用长长的棉布条仔细地将脚和脚踝包裹起来;伊万们可以连续几个星期一直吃着冷冰冰的硬面包(通常里面还混合着锯末)和少量的咸鱼,只有随行的炊事员赶到前线后,他们才能喝上半缸子热乎乎的蔬菜汤和一口热茶——但是伏特加却是万万不可或缺的。

德军实际上是在和两支截然不同的苏联红军作战。战争初期的那支苏联军队在1941年6月—1942年春季之时就逐渐消亡了,在大约一年的战斗中,超过400万的苏联官兵阵亡或者被俘,斯大林花费了十年装备的数千辆装甲车辆、数千架飞机和大炮也损失殆尽。

早期的苏联军队在大清洗运动中干掉了太多的高水平技术人员和具有主动进攻意识的职业军官,也正是因为缺乏这些关键性的人才,战争爆发初期的苏联军队根本不能算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许多士兵只接受了草草的基本训练,相当一部分士兵甚至都不清楚怎么使用自己手里的武器,而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苏联军队还因为大量的损失而导致极度缺乏作战物资。

许多紧急招募的红军士兵来自偏远的农场或者工厂,他们这些“老乡们”特别喜欢在战场上聚成一团,从而变成德军火力打击的醒目目标。苏联人起初压根就没有把这当成一回事,他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死就死在一起吧,苏联母亲有足够多的儿子!”

在战争的大部分时期里,任何一名苏联士兵在战场上遭遇到德军都意味着可怕的经历。因为无论是战斗经验、作战技能和组织体系苏联军队都不如自己的对手。

但是这些苏联步兵们唯一的优点就在于他们不畏牺牲,他们天生就是一流的战士,农民出身的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如鱼得水,只要经过战争的残酷洗礼,伊万们就会迅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一流士兵。

在一次又一次的惨烈冲锋中,苏联步兵们总是毫无畏惧地冲向德军的机枪阵地。而这种近乎自杀的冲锋却是苏联军方极力推崇的进攻战略;为了击败德军,夺取最终的胜利,苏联军队不惜付出大量人员伤亡的代价——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苏联步兵们自己就是冲向敌人的一颗颗子弹。

某位苏联参谋军官曾经坦率地说道:“我们又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我们更要在残酷的肉搏战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做到这点并不难,苏联人民藐视死亡。如果苏联人民能够全部被武装起来,德国侵略者必将横尸遍野。”

虽然准备充分的德国人发动了突然袭击,在苏联的领土上烧杀抢掠,但是令德军困惑的是,遭受重创的红军从没有被彻底击溃,而是向苏联内陆撤退了1200多公里。广阔的苏联大地如同没有边界一般,红军可以大步向后退却,并重新集结,然后不断返身投入新一轮的战斗。

希特勒曾经向德国国防军保证,苏联人将在三个月之内瓦解,就像之前被德军铁蹄踏在地面的那些国家一样。但是仅仅入侵苏联两个月后,德国军队的士气就开始下降了,因为无论他们杀死或俘虏了多少苏联官兵,装备充足、意志坚定的对手反而越打越多。

齐射的“喀秋莎”

而这恰恰就是红军不同寻常的特质之一:早在战争爆发之时,苏联军队的规模就已经十分庞大;而且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从来没有停止过扩军,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共征召了3000万人入伍;在1200多万人规模的军队中,其巅峰时期的作战力量远远超过了1000万。

在鼎盛时期,苏联理论上可以向前线部署超过500个师。在战争爆发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苏联动员并组建了400多个新的陆军师或者补充师,尽管这些步兵师装备简陋(相对于美国陆军师而言)而且机动性较差,但是苏联政府并不需要远渡重洋,也不需要为庞大的海、空军提供补给。

重新崛起的第二代苏联红军是战争中最致命和最可怕的步兵部队。这支军队规模惊人,拥有 钢铁般的纪律以及无穷无尽的坦克、卡车和火炮。他们装备了大量的新型T-34坦克,以及同样多的大口径、各种类型的火炮和半自动武器。

天空中,开战之初被德国空军几乎消灭殆尽的苏联战机又重新出现在了战场上空,越来越多的改进型战机被投入战场,为部队提供最直接的战术支援。

到了1943年,苏军还得到了大量来自英美两国的卡车、无线电设备和其他物资。苏联本身就具有年产20万辆重型卡车的能力,在通过《租借法案》从美国和英国进口了37.5万辆重型卡车后,苏联陆军短时间内就拥了二战中摩托化程度最高的陆军师。

从1942年中期开始,苏联步兵们开始大量装备性能优良的PPSh-41冲锋枪(“波波沙”在战争期间共生产了600多万支)和 SVT-40半自动步枪(160万支)。

虽然苏军在战前装备的装甲车辆几乎在1941年损失殆尽,但是整个国家的工业被安全地转移到乌拉尔山以东后,每个月都有2000辆崭新的坦克和近万名坦克兵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前线。到了1944年末,苏联军队装备的大炮数量是德国人的十倍之多,超过100万人的炮兵部队操控着十几万门各种大型火炮和重型迫击炮,将雨点般的炮弹倾泻到德国人头上。

因为苏联军队远离太平洋和地中海战区,他们既不需要考虑为盟国提供支援,也不用承担战略轰炸或者大规模海战的任务,因此苏联陆军部队就可以专注地将全部力量在一条战线上对抗一个敌人。

二战的东线就此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战场。尽管现在西方媒体总是不遗余力地试图抹杀苏联红军在二战中的重大贡献,但是在当时,就连美国公众都不得不承认,红军杀死 的德国步兵人数要比美国步兵杀死的多得多。

苏联红军到底消灭了多少德国士兵,至今尚无确切数字,公认的比较合理的估算是:二战期间,所有死亡、失踪、被俘、受伤的德国官兵中,大约有500万人(占到伤亡总数的70-80%)要归功于红军。

红军在1943—1945年抗击德军的表现是如此优异,以至于整个欧洲在战后半个世纪里都在这个红色巨人的阴影中战战兢兢。

所以说,二战期间的苏联红军才是独一无二,最具战斗力的地面军队。这样的陆军,别说二战前根本没有,就连战后也不存在与之类似的陆军武装。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0 阅读:5

近代史知识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