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史说百家
编辑|史说百家

1918年的芬兰内战是发生在俄国革命之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荡时期的一场悲惨的暴力冲突,这场战争使两个派别,即红卫兵(社会主义革命者)和白卫兵(保守势力),在争夺政治控制权和社会方向的斗争中相互对立。
芬兰内战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芬兰社会内部深刻的社会经济分化,当时的芬兰,富裕的地主、工业家和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工业工人,特别是城市里的工人,面临着恶劣的工作条件、低工资和缺乏政治代表的问题。
社会主义运动在寻求解决这些不满和促进社会平等的过程中获得了力量,工人阶级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和他们对变革的渴望为对立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创造了条件,在这之后芬兰国内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芬兰从俄罗斯独立出来的问题也在内战的准备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809年以来,芬兰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个自治大公国,但随着俄罗斯革命期间俄罗斯君主制的垮台,局势出现了紧张。
民族主义运动热衷于完全独立和自决的愿望,特别是在芬兰的资产阶级和保守势力中。这种对独立的渴望加剧了芬兰社会的分裂,因为不同的派别对未来的道路有不同的看法。
左派和右派之间的政治两极化进一步加剧了冲突,芬兰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代表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民主党(SDP)与保守的国家联盟党(KOK)和芬兰党(后来被称为国家进步党)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分歧。

这些政党对芬兰的未来持有不同的看法,包括土地改革、工人权利和政府结构等问题。由于无法找到共同点并达成妥协,紧张局势加剧,导致了冲突的升级。
1917年的俄国革命对芬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内战的原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布尔什维克在俄罗斯的崛起影响了芬兰的社会主义者,他们试图效仿他们的革命思想,在芬兰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布尔什维克对芬兰社会主义运动的支持造成了进一步的两极分化,加剧了红卫兵和白卫兵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国际因素,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在欧洲的蔓延,也加剧了芬兰国内的意识形态冲突和政治不稳定。

政治谈判的失败和暴力的升级是内战爆发的催化剂,随着红卫兵和白卫兵之间紧张关系的加剧,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努力陷入了困境。两个派别的主要人物被暗杀,进一步加深了敌意,巩固了政治解决方案无法实现的信念。
随后的武装冲突和报复引发了席卷全国的暴力浪潮,导致了全面的内战。芬兰内战的原因很复杂,与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社会经济鸿沟、民族主义愿望、政治两极化、国际影响以及政治谈判的失败都是冲突爆发的原因。芬兰内战对芬兰社会留下了持久的影响,塑造了芬兰的发展进程。

芬兰内战的前兆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芬兰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导致了面临社会和经济挑战的工人阶级的出现。
工人阶级的社会经济分化和有限的政治代表权埋下了不满的种子,为未来的冲突奠定了基础。随着芬兰资产阶级和保守势力寻求增加自治权并最终从俄罗斯独立出来,民族主义情绪也得到牵引。
1917年的俄国革命对芬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芬兰内战的催化剂。俄国君主制的垮台和布尔什维克的崛起影响了芬兰的社会主义者,他们试图在芬兰模仿革命的理想。

由社会主义工人和农民组成的红卫兵的出现,创造了一个激进的派别,旨在推翻芬兰参议院,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事态发展加剧了政治上的两极分化,为对立力量之间的冲突创造了条件。
红卫兵和保守的白卫兵之间紧张局势的升级标志着芬兰内战进程的一个关键转折点,随着谈判的失败和政治分歧的加深,发生了零星的暴力事件,尤其是在1918年初。两个派别的知名人士被暗杀,进一步加剧了敌对行动,并创造了一种复仇和报复的气氛。

由于双方都动员了自己的力量,武装团体之间最初的冲突逐渐升级为全面的内战。芬兰内战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军事运动和外国参与,对战争的发展轨迹产生了重大影响。
白卫军在德国干预的支持下,在资源、组织和军事训练方面享有优势地位。德国军队向白卫军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后勤和战略支持。
另一方面,红卫兵从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那里得到了有限的支持,军事行动在芬兰的不同地区展开,激烈的战斗和围攻标志着冲突的进展。芬兰内战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危机,其特点是广泛的暴力、暴行和人类痛苦。

两派都对平民采取了暴力和镇压行为,造成了人员伤亡、流离失所和破坏。白卫军在取得胜利后,对涉嫌同情红军的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报复和严厉的惩罚。这段时期的镇压包括大规模逮捕、拘留所和处决。这种暴力和镇压留下的伤痕将在未来几年内影响芬兰社会。
芬兰内战对芬兰社会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卫军的胜利标志着保守势力的崛起,以及向更加独裁和右翼的政治环境的转变。红卫兵尽管失败了。
但对芬兰社会留下了持久的影响,因为他们的理想继续在部分人口中产生共鸣。内战还在芬兰社会中造成了深刻的分裂和创伤感,这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愈合。

1918年的芬兰内战是一场深刻的分裂和暴力冲突,给芬兰的国内形势带来了重大变化。在白卫军的胜利和随后保守势力的巩固之后,芬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
芬兰内战对芬兰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白卫军的胜利和佩尔-埃文德-斯文胡夫德领导的芬兰参议院的成立,芬兰过渡到一个更加保守和右翼的政治体系。
芬兰议会进行了改革,更加强调中央集权和对政治异议的限制,内战还导致了左派组织的解散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镇压,造成了一个由保守势力主导的政治环境。

内战之后,芬兰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地主、资产阶级和保守分子组成的白卫军的胜利,巩固了这些团体的权力。结果,社会等级制度得到了加强,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压制和边缘化。
许多与红卫兵有关的人面临迫害、监禁或流放,这些社会分化给芬兰社会留下了持久的影响,在随后的几年里造成了政治两极化和社会动荡。
芬兰内战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改革,与白卫军结盟的农业和工业精英们试图巩固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土地改革得以实施,土地从俄罗斯国家和前红卫兵的支持者手中重新分配给保守的地主阶级。

这些改革旨在加强传统的农业经济,巩固地主精英的权力,这种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芬兰社会的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分层产生了影响。文化和教育的变化:内战后,芬兰的文化和教育格局经历了重大转变。
保守势力的胜利导致了一个文化和知识保守主义的时期,其特点是提倡芬兰的传统价值观,压制进步或激进的思想。教育机构和课程受到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审查,反映了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内战也给芬兰的集体记忆和民族认同留下了持久的影响,冲突事件塑造了关于英雄主义、牺牲和分裂的叙述。内战结束后,芬兰开始了和解和重建的进程。

为治愈冲突的创伤和重建一个统一的国家做出了努力,实施了让前红卫兵重新融入社会的计划,尽管有严格的监督和限制。经济重建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复兴也是关键的优先事项。政府试图培养一种民族团结和稳定的意识,尽管其议程是保守的和右翼的。
芬兰内战后国内形势的变化对芬兰社会产生了长期影响,冲突造成的政治和社会分裂继续影响芬兰政治和社会数十年。对社会主义运动的镇压和对保守势力的巩固形成了政治格局,并导致了独裁统治时期的到来。
经济改革和权力集中造成了收入不平等和阶级差异,文化和教育的变革,尽管在后来的岁月里有所缓和,但还是留下了保守主义和政治控制的遗产。

芬兰内战对芬兰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由保守势力组成的白卫军的胜利,导致了右翼政治体系的建立。芬兰议会经历了改革,集中了权力并限制了政治异议。
社会主义运动和组织受到压制,导致了更加保守和两极化的政治局面。内战还为后来专制统治的崛起铺平了道路,对芬兰的政治文化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芬兰内战给国家带来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后果,白卫军的胜利导致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权力得到巩固。土地改革得以实施,将土地从俄罗斯国家和前红卫兵的支持者手中重新分配给保守的地主阶级。

这些改革加强了传统的农业经济,使社会等级制度长期存在。对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阶级的镇压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化,导致了长期的经济差距。
芬兰内战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危机,其特点是暴力、暴行和人类痛苦。两派都对平民采取了暴力和镇压行为,导致了人员伤亡、流离失所和破坏。
战争结束后,虽然受到严格的监视和限制,但仍努力使前红卫兵和解并重新融入社会。和解和重建计划旨在治愈冲突的创伤,并重建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深刻的伤痕和社会分裂在未来几年仍然存在。

内战结束后,芬兰的文化和教育状况经历了重大转变,白卫军的胜利导致了一个文化和知识保守主义的时期,促进了芬兰的传统价值观,压制了进步或激进的思想。
教育机构和课程受到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审查,反映了保守的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内战也对集体记忆和民族认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影响了关于英雄主义、牺牲和分裂的叙述。
芬兰内战的影响对芬兰产生了持久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战时和战后的政治两极化和对社会主义运动的镇压导致了几十年的政治分裂和意识形态冲突。随后专制统治的兴起,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了内战期间的先例的影响。

社会分裂和经济差距持续存在,在未来的岁月里塑造了芬兰社会的社会经济面貌和阶级结构,芬兰内战给芬兰留下了持久的遗产和宝贵的教训。
它提醒人们注意政治极端主义、两极分化以及使用暴力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的危险性,内战的经历及其后果促进了对民主治理、社会稳定和寻求和平手段来解决社会不满的集体承诺。从冲突中吸取的教训有助于芬兰发展成为一个民主和社会进步的国家。
1918年的芬兰内战对芬兰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这场冲突重塑了该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格局。它导致了政治上的两极分化,社会经济上的不平衡,以及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压制。内战给芬兰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给芬兰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极地战争:德军在挪威芬兰与苏联的战争》克里斯·曼 大象出版社2012年1月1日
【2】《芬兰史(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大卫·科尔比 东方出版中心2017年
【3】《战史系列023:苏芬战争1939-1940》[俄]拜尔·伊林切耶夫 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2014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