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概况与核心矛盾
2025年3月,国内工业硅市场延续供需双弱格局,价格在成本支撑与库存压力下持续探底。全月现货均价从10,752 元/吨跌至10,120元/吨,跌幅 5.9%,创近三年新低。期货主力合约跌破万元关口,最低触及9,780 元/ 吨,反映市场对产能过剩的悲观预期。
1、供应端
新疆大厂复产加速(合盛、东方希望等新增产能投放),叠加云南、四川枯水期电价高企导致中小硅企亏损停产,行业集中度CR5提升至 62%,但总产量仍环比增加17.9% 至34.5万吨。
2、需求端
有机硅单体厂因DMC价格跌破成本线(13,000元/吨),开工率从70% 降至 55%,减产规模达40%;多晶硅库存积压至15万吨,企业采购意愿低迷;铝合金需求虽小幅回升,但终端汽车、光伏组件出口受阻,订单增量有限。
3、库存压力
社会库存突破102万吨(仓单34.6 万吨+工厂28.9万吨+港口14.1万吨),去库周期延长至5-6 个月,远超历史均值。
二、价格走势:供需失衡下的结构性分化
1、现货价格分周动态
时间
全国综合价
(元 / 吨)
主力合约价
(元 / 吨)
关键事件
3.1-3.5
10,752
10,190
春节后首周,下游复工缓慢,成交清淡
3.6-3.12
10,467(↓285)
9,880(↓2.9%)
盘面破万元,市场情绪悲观
3.13-3.19
10,676(↓135)
9,785(↓1.6%)
有机硅减产落地,需求预期恶化
3.20-3.26
10,332(↓344)
9,780(持平)
仓单库存创新高,价格底部震荡
2、区域差异
新疆553#主流价从10,100元/吨降至9,600元/吨(跌幅 4.9%),因大厂复产导致流通货过剩。
云南421#价格从11,000元 / 吨跌至 10,500 元 / 吨(跌幅 4.5%),但因出口占比高(30%),价格韧性较强。
福建441# 价格持稳于 12,900-13,100 元 / 吨,因主供海外市场,FOB 价格稳定在 1,690-1,720 美元 / 吨。
3、期货市场表现
持仓量从27万手增至29.5万手,空头力量主导,反映市场对后市看空。仓单库存 34.6万吨,较 2024 年同期增长42%,凸显现货市场流通压力。新疆553#基差从+222元/吨收窄至+40 元/吨,期现回归趋势明显。
三、供应端:产能释放与成本分化的双重冲击
1、产量与产能动态
3 月总产量为34.5万吨,环比+17.9%,同比- 6.6%。新疆贡献48% 产量(16.6 万吨),合盛硅业20万吨产能爬坡,东方希望兰州40万吨项目投产。云南、四川开工率不足40%,因枯水期电价涨至0.55元/度,导致成本高企。2025 年计划新增产能120万吨,其中新疆占比65%,行业总产能突破 800 万吨。
2. 成本结构分析
成本项
新疆 553#(元 / 吨)
云南 421#(元 / 吨)
变化趋势
硅煤
2,800
3,200
价格下跌 10%
电极糊
1,500
1,800
持稳
电价
0.30 元 / 度
0.55 元 / 度
云南电价同比 + 22%
其他成本
5,200
6,500
环保投入增加 15%
总成本
9,500
11,500
新疆企业成本优势显著,553#盈利空间约100-300 元/吨;云南、四川企业全面亏损,吨亏1,000-1,500 元。中小企业亏损面扩大至 60%,部分企业提前停炉,云南某硅厂 3 月减产 30%。
四、需求端:三大下游全面承压
1、有机硅:产能过剩与库存高企的恶性循环
单体产能 480 万吨,开工率 55%(环比-15%),DMC 价格从14,500元/吨跌至13,000 元 / 吨。库存积压35万吨,去库周期延长至4-5个月,终端需求(建筑、纺织)同比下降18%。新安股份、兴发集团等龙头企业联合减产 40%,计划检修至4月底。下游硅油、硅橡胶企业开工率仅60%,对高价工业硅接受度低。
2、多晶硅:光伏装机不及预期拖累需求
3 月产量 9.7 万吨,环比持平,但组件出口同比下降 25%(欧盟碳关税影响)。多晶硅库存 15 万吨,环比 + 8%,企业采购策略转向 “按需采购”。致密料价格从 190 元 /kg 降至 175 元 /kg,对工业硅压价幅度达 5-8%。
3、铝合金:需求边际改善但利润微薄
3月产量环比+8%,但同比仍下降5%,因汽车轻量化需求增速放缓。铝合金锭价格从18,500元/吨跌至17,800元/吨,对工业硅采购价压至10,000 元/吨以下。广东地区需求占比40%,因家电出口回暖,采购量环比+ 12%。
五、库存与成本:高位运行压制价格反弹
1、库存结构分析
社会库存102 万吨(仓单 34.6 万吨 + 工厂 28.9 万吨 + 港口 14.1 万吨),同比+ 30%。按当前需求测算,需 5-6 个月消化库存,远超 2023 年同期的 2 个月。新疆地区库存占比 55%,因物流成本高(伊犁 - 天津港运费 500 元 / 吨),外运受阻。
2、成本支撑弱化
硅煤价格从 1,200 元 / 吨跌至 1,050 元 / 吨(因蒙古进口增加)。石油焦价格下跌 10%,因炼油厂开工率提升。云南丰水期电价预计 6 月降至 0.35 元 / 度,或刺激南方企业复产。
六、后市展望:底部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
2025 年 3 月,国内工业硅市场在供需失衡与成本支撑的博弈中延续底部震荡格局。短期来看,市场仍将面临新疆新增产能集中释放(4 月计划投产 15 万吨)与下游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新疆地区作为产能主产区,其复产节奏直接影响现货市场流通量,而有机硅行业因 DMC 价格跌破成本线,企业减产计划若在 4 月扩大至 50%,或阶段性缓解供应过剩压力。多晶硅库存高企(15 万吨)背景下,光伏组件出口受阻(欧盟碳关税影响)将进一步抑制采购需求,形成 “供应增、需求弱” 的恶性循环。
长期来看,工业硅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将持续发酵。2025 年行业总产能突破 900 万吨,而需求增速放缓至 5% 以下,供需失衡或成为常态。政策层面,工信部可能出台产能置换政策,重点淘汰 10 万吨以下落后产能,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CR5 已达 62%)。同时,欧盟碳关税(2026 年实施)将倒逼国内企业优化工艺、降低碳排放强度,加速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
风险提示:短期需警惕新疆产能释放超预期或有机硅行业无序竞争加剧价格下行;中期若西南电价回落不及预期或光伏装机需求低于目标,市场反弹动力将受限;长期产能过剩叠加国际贸易摩擦(如反倾销调查)可能引发行业深度调整。建议关注政策动向、下游库存变化及海外市场需求拐点,把握结构性机会。
九、数据附录
指标
数值
同比变化
环比变化
3 月工业硅产量
34.5 万吨
-6.6%
+17.9%
有机硅开工率
55%
-15%
-15%
多晶硅库存
15 万吨
+25%
+8%
工业硅总库存
102 万吨
+30%
+5%
新疆 553# 成本
9,500 元 / 吨
-5%
-3%
云南 421# 成本
11,500 元 / 吨
+8%
+2%
工业硅期货持仓量
29.5 万手
+18%
+9%
数据来源:安泰科、SMM、广期所和企业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