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期煤价走势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从十月份开始的持续下跌,市场普遍预测在12月25日后将迎来修复性反弹。回顾今年4月,类似的市场低迷后,煤价在5月初开始回升,直到9月下旬才出现回落。当前煤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长协需求在24年底逐步完成,市场仅剩刚需和投机需求,加之外购和港口指数的下行,形成了悲观的市场氛围,价格因此受到压制。然而,市场价格低于长协价显然不合理,修复性上涨势在必行。
以某煤矿为例,尽管煤价下滑,销量却未受到显著影响。展望2025年初及24年年尾,市场前景依然乐观。煤价反弹的依据在于供给的收缩,尤其是陕西府谷区域煤矿在新年期间的放假,以及过年期间环保力度的加强,都会对供给产生影响。此外,12月底将有新的2025年长协介入,当前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刚需和投机,长期需求尚未显现。随着长协的介入和供给的收缩,煤价将获得支撑。
在反弹幅度和持续时间方面,预计高卡煤在反弹时能涨七八十,低卡煤则能涨六十多。此次修复性上涨预计将持续一个月到两个月,可能延续至2025年2月份,期间煤价将出现涨跌互现的局面,整体趋势向上,最终形成外购和港口的联动调整。
港口贸易商的悲观情绪则源于超预期的价格下跌,货物到港后销售需要时间,而坑口调煤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发到港口的货物无人问津,前期的亏损让他们在短期内难以变现。
在库存方面,贸易商几乎没有库存,市场的弱势从2023年便已显现。如今,贸易商多为供需双方提供服务,真正囤煤的寥寥无几。10月份的短暂上行主要是由于东北民用需求的提升,但中间贸易商因亏损关闭较多,电煤和化工煤未能上涨,块煤却大幅提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大部分贸易商手中无库存,客户的库存也因投机心态减弱而减少,供需之间缺乏缓冲,只有在价格给予足够空间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抄底建立库存的情况。
02
坑口煤价近期出现了超预期的下跌,背后的原因颇为复杂。首先,长协用量的增加导致履约率提升,签订量甚至可能超过实际需求。12月之前,供给略显过剩,长协需求的撤离使得市场需求进一步减弱。此外,市场情绪低迷,电厂压价,以及国际市场港口指数的下行,均对坑口煤价形成了压力。
在内蒙古及准东地区,煤炭产量的提升空间主要集中在大型公司集团。新增产能的开发依赖于原有核电基础上的再生产,审批流程繁琐且缓慢。预计到2025年,减产将显著超过增产,尤其是到2025年6月,部分因灾害治理而停产的煤矿将退出市场,涉及的产能超过六千万吨,这一趋势在内蒙古地区普遍存在。
展望2025年,煤价走势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2024年4月和12月的市场价格预计将低于长协价,这将为2025年提供一定的支撑,尤其是在一季度和二季度,煤价有望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涨跌趋势。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市场情况则需根据进口、长协的变化以及供需关系的调整来进一步观察。
在生产成本方面,老矿的开采成本大约在160至170元之间,已实现盈利回本,而新矿的开采成本则高达约300元,主要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包括人员、设备及政府要求的税收等。新矿的成本相比老矿平均提高了近150元。
老矿的可开采量和生命周期也在不断变化。2021年之前,老矿曾出现超产现象,之后发改委根据开采年限等因素增加了部分矿的核定产能。井工矿在开采完毕后可转为露天煤矿,同时小产能矿也将被淘汰,这一大规划的具体情况尚不明朗。
最后,进口煤炭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港口煤价上。能够获得进口煤补充的港口,国内煤价将受到抑制,进口量则取决于政策安排。总体来看,进口煤将使煤价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内波动,对内陆需求的影响有限。
03
坑口煤炭的成本主要由设备、税收、人员薪资、绿色矿山建设、智慧矿山技术、征地费用等多项因素构成。尤其是自2021年以来,新开矿的征地成本和煤炭税收显著上升,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今年,煤价的下行趋势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背后有多重特殊因素。首先,长协量逐年增加,长协覆盖率的提升使得需求抽离的影响愈发明显。尽管10月曾出现一波价格上涨,但随之而来的市场氛围转差,价格逐步回落。此外,去年安监政策的收紧导致产量下降,而今年的产量则呈现出前低后高的态势,这也使得供给端的情况与去年大相径庭。
在新疆,焦煤的生产情况也颇为特殊。通常情况下,市场优先从内蒙古和陕西补充煤炭,只有在这两个地区的煤价飙升时,才会考虑运输成本较高的新疆煤。新疆煤主要供应永贵川方向,除非市场出现暴涨,否则其价格低、运输成本高、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改变。今年,统计局公布的新疆煤炭产量数据有所提升,可能与云贵川地区的需求回暖或内蒙、陕西的运输限制有关。
长协的相关情况同样值得关注。港口的长协量和价格在坑口签订后,运输到港口的成本也不容忽视。以长滩煤矿为例,其2500万吨的产能中,签订的长协量达到1300万,覆盖率相对较高。
最后,坑口煤价与长协上限的关系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目前,港口的4500卡煤价已跌破长协上限,而坑口的5500卡煤价距离长协上限还有30元的差距,这也为煤价的未来走势增添了不确定性。
04
高卡煤在港口的价格已经下跌超过一百元,而低卡煤(约4500大卡)也降了六十多元。由于坑口调价灵活,加上超预期的下跌,未来的反弹可能会迅速到来。例如,若价格跌幅达到60元,反弹可能会回升至45至50元。预计这种波动将持续1到2个月,直到2025年2月左右,尽管上涨后可能会出现回调,但整体价格重心将上移,最终达到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从11月份开始,煤价的超跌现象显著,预计在接下来的1到2个月内将出现震荡向上的局面。若价格跌幅达到100元,反弹至七八十元并不困难。然而,若需求未能跟上,价格可能会再次回调。尤其是在春节期间,供给可能受到影响,存在不可抗力因素。
与部分港口贸易商相比,某些观点显得更为乐观。这主要是因为港口近期的超预期下跌,导致贸易商在发货后面临运力组织的时间差,货物在港口滞留,销售情况不佳。而坑口的煤源调配则持续释放空间,导致煤价持续下滑,港口贸易商因此显得更加悲观。
坑口贸易商对未来的预期也相对悲观,原因在于运输时间差造成的影响。坑口煤价的跌幅相对较小,而港口煤价的跌幅则较大,导致港口贸易商面临较强的实际亏损。即使后续煤价上涨,短期内也难以快速变现,尤其是新需求从坑口采购的价格更低。
未来港口煤价是否会企稳或上涨?答案是肯定的,预计将出现修复性上行。港口和神华外购等将根据坑口的表现采取相应措施,随着坑口的下行空间增大,未来反弹后,外购和港口指数将同步调整,最终实现供需平衡。
目前,坑口贸易商的库存水平与往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自2023年市场表现疲软以来,投机需求减少,贸易商主要为供需双方提供服务,几乎不囤煤。客户的库存情况与贸易商相似,市场博弈心态减弱,部分新补库的客户有库存,而之前的高位库存已被消化,整体供需环节直接面对,缺乏缓冲。
05
本轮煤价的急剧下跌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主要是由于年末采购供给过剩,加之12月初部分长期刚需已完成全年目标,导致需求疲软,市场情绪低迷。展望跨年,情况有望改善,因需求预期回暖,煤矿在新年后将陆续停产,安全环保措施将加强,货运运力也会减弱。预计到2025年,长期需求将重新介入,供需关系将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尽管当前市场面临超预期下跌的压力,但后续前景依然乐观。
在鄂尔多斯及准东区域,产量提升的核心原因在于集团公司主动扩产,尤其是长山西、白家海子等型煤矿,其设计产能大于实际产能,待发改委批准后将增加产量。然而,2025年内蒙古及准东区域的减产将远超增产,预计有6000多万吨的产能将因灾害治理而退出,明年供给的增加可能不及退出的数量。
整体来看,内蒙古区域普遍存在新增产能不如淘汰产能的现象。新生产的矿虽然有较大的新增产能空间,但老矿的产能空间则相对有限。2025年某些区域的供给增量及产能利用率可能会有所回落,增量供给相对有限。
对于2025年的煤价走势,目前只能进行初步猜测。预计2024年4月和12月的煤价将超出市场价格并低于长协价,12月的下跌可能为2025年提供支撑,确保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相对稳定,可能会出现缓慢上涨或抵抗式下跌的趋势。至于三季度和四季度,因进口、长协变量及供需变化等因素,情况尚不明朗。
12月的煤价下跌或许标志着未来两个季度的底部,若没有此次下跌,2023年底部仅有4月一次。此次下跌后,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再出现类似情况的概率极小,煤价重心大概率会上移。现货价格目前处于超级下行状态,尽管港口和下游的感受不深,但上游坑口已开始修复,涨跌互现且下跌趋缓,吸引了一些投机需求,市场存在抵抗和修复的预期。
06
近年来,煤矿行业的生产成本显著上升,尤其是与“十三五”期间相比,变化尤为明显。老矿的开采成本大约在160至170元之间,主要集中在东胜、达拉特和陕西府谷等小型矿区,这些老矿已经回本并处于盈利状态。然而,新矿的开采成本则高得多,例如长滩矿,由于前期设备投入、税收及绿色、智慧矿山建设等要求,成本大约在300元左右。新矿的开采成本比老矿平均提高了近150元。
关于老矿的可开采年限,21年之前许多矿井能够超产,但自21年起,发改委根据开采年限对部分矿井增加了核定产能。井工矿在开采完毕后可转为露天煤矿,存在批增批退的规则,部分有生产能力的矿井能够增加核电量,而一些小产能矿井则会被淘汰,具体情况较为复杂。
展望未来,2030年前后,煤炭产能可能因部分老矿到期而加速淘汰。中长期煤价的中枢位置难以判断,市场存在超预期的涨跌,预计将保持相对平衡,可能与23、24年的水平相近,具体情况还需关注供需和政策变化。
目前,坑口库存处于偏低状态,市场运行疲软,持续下跌吸引了投机需求,煤矿为了保证销售量不得不降价以避免库存积压。至于明年海外进口煤炭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港口,进口煤的补充将抑制国内煤价的过快上涨,但由于内陆需求旺盛,即使脱离港口也能消化。
关于明年的进口煤量,主要需关注坑口情况,港口进口数据尚不明确。坑口煤炭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设备、税收、人员薪资以及绿色和智慧矿山建设等,露天矿还涉及大型掘进设备和征地费用等。此外,建设成本如电厂和办公区的配备,以及洗煤厂的建设和销售税收等也在其中。
自2021年后,新开煤矿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包括征地成本和煤炭税收的显著上升,而设备成本的占比相对较小。过去煤炭价格低迷时,开采方式较为粗放,随着煤价上涨,行业逐渐向精细化加工转型,安全要求也促使智慧矿山的建设,导致整体成本上升。
07
十月份煤价经历了一波上涨后迅速下跌,导致市场情绪低迷。此外,去年九月后安监趋严,产量下降,而今年的产量则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趋势,尤其是陕西地区因安检停产,去年此时煤价上行,今年却出现下行,外部因素的干扰不可忽视。
在港口和坑口煤价大幅下跌的背景下,焦煤产量也出现了下降。内蒙古和陕西的煤价只有在特别高时才会考虑山西和新疆的煤,通常情况下,内蒙和陕西是主要的煤炭供应来源。新疆煤主要供应云贵川地区,除非市场出现暴涨,否则因价格低、运输成本高,刺激需求的可能性不大。
关于长协价格,港口的长协量并没有具体统计数据,长协价的计算方式是热值乘以0.0836。去年长协产能为2500万吨,签订的长协量为1300万吨,长协占比略高于50%。发改委要求到2025年签订75%的长协,这一趋势在行业内普遍存在。
目前坑口的5500大卡煤价尚未跌破长协上线,而港口的4500大卡煤价已经跌破。展望未来1到2个月,考虑到煤价的深幅下跌以及矿企即将放假,预计煤价将震荡回升,修复幅度可能是前期跌幅的一半,当前现货显示5500大卡煤价距离长协价格还有约30元的差距。
港口情绪低迷的原因在于前期买煤成本偏高,导致亏损加剧,形成了线性外推的局面。展望2025年,煤炭产能可能会因灾害治理政策而淘汰超过6000万吨的产能,新增煤炭量未必能弥补这一缺口。短期内,如果煤价继续下跌,可能会形成未来两个季度的相对底部,之后煤价有望修复性反弹,整体走势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