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4万吨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落地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 2025-02-06 14:11:30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琅琊新闻网发布了一则重要公示信息,山东太古建投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回收处理4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正式进入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示阶段。同时,该项目也成功入选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标志着该项目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和循环经济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山东太古建投新材料有限公司斥资3亿元,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大官庄村西200米处,倾力打造这一综合循环利用项目。项目占地总面积达6565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5340平方米,预计将于2025年3月正式投产运营。项目核心包括2条退役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生产线和6条退役动力蓄电池破碎分选生产线,及配套辅助生产设施,旨在实现年回收处理4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的生产规模。

该项目的环保投资达300万元,预计投产后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年收入可达7.8亿元,年利润(含税)预计为6000万元。在技术路线上,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处理流程:废旧锂电池首先进入拆解线,拆解成电池单体;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经检测合格后,进行编码、组装并外售,不合格者则进入放电工序;三元锂电池单体及无法梯次利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则分类分批进行放电处理。放电后的电池单体将进入热解破碎分选线,经过撕碎、热解、破碎、分选等工序,最终得到电极粉材料、铜粉、铝粉等产品和一般工业固废。

山东太古建投新材料有限公司由山东太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临沂市河东区属国企东城建投共同出资成立,致力于构建回收采购、仓储转运、梯次利用、再生拆解、再生利用一体化的区域总部。公司计划创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电池循环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和锂电循环利用公共技术创新中心,以形成锂电供应链体系的完整闭环,为北方区域的上下游客户提供卓越的整合服务,实现降本增效。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北方区域退役动力电池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山东太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材料回收全产业链资源循环一体化运营,业务规模及年综合处理能力在北方地区名列前茅。公司掌握了物料快速智能分选、电池自动破碎、高效回收镍钴锰锂粉等多项先进技术,并拥有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公司已建成多条国内领先的再生电池极片处理及再生18650电池处理生产线。

临沂市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凭借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物流优势,正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据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已汇聚了中庆环保、帅邦新能源、亚霖新能源和太古新材料等4家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共同构建起涵盖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这些企业合计处理废旧动力电池量超过1万吨,创造产值2亿元,展现了临沂市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去年7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山东省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锂电池产业规模要突破1000亿元;到2027年,锂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要基本完备,构建绿色、高效、智能的锂离子电池产业生态。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临沂市乃至山东省的电池回收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预示着该地区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领域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0 阅读:1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

简介: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