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猛龙是真的火了,不止是上市后价格劲爆,在上市前一刻,它预售订单量都已经超了3万,这足以看出消费者对其趋之若鹜。
但火爆之余,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看看。作为一台新能源的插电式越野SUV,在Hi4混动四驱采用纯电驱后桥,并且还是底置电池布局的情况下,它是否真的适合去越野?比如说电池馈电了怎么办?实际通过性如何?电池安全性如何?
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涉及到越野安全;所以这一期,我们就把猛龙的每一个细节掰碎了来看,看新能源的猛龙,是否真的适合越野?
一.电池安全性问题
长城自己都说:“对越野,要有敬畏之心”;而同样是主打新能源越野的长城旗下坦克品牌,为了应对越野时极端环境,为了应对托底对电池的损伤,就采用的是大梁上置电池布局,将新能源越野车的电池包布局在了大梁之上,后防撞梁之内,彻底杜绝了碰撞导致电安全事故的可能。
但为何到了哈弗猛龙这里,又变成了底置电池布局?
笔者认为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车型定位不同,二是车型结构不同。
不同于坦克旗下的硬派越野车需要面对极端工况,比如攀爬等场景;哈弗猛龙的定位本身还是SUV,准确来说是“能越野的城市新能源SUV”,其90%以上的场景是消费者日常代步,只在偶尔有需求时,可以进行越野、穿越等行为。
因此,猛龙的车身结构,采用了面向公路铺装路况更友好的“承载式车体结构”,没有大梁,自然无法像坦克品牌的新能源硬派越野车那样布局电池,只能是将电池放在底盘上。
那么是否安全呢?
根据哈弗官方资料,哈弗猛龙的最小离地间隙为200mm,纵向通过角为19°,即使以硬派越野车的视角来看,也是合格水准。在绝大多数消费者只需求中轻度越野穿越的范围内,这一数据几乎不会发生托底。而如果消费者本身有更极端的用车需求,应该也不会考虑没有大梁的猛龙。
此外,猛龙在电池包的各项安全指标设计上,也是超越了国标要求,并且还为电池包底护板用上了1mm厚的冷轧双相高强度钢,屈服强度≥550Mpa,同时喷涂0.8mm厚装甲漆,强度超过同行30%以上,这也使得即使发生越野时的电池包托底事故,其电池安全也能让人放心,毕竟这还只是其第一层防护。
因此结论就是,以电池安全来看,猛龙能适应中轻度的越野需求。
二.车身刚性与结构问题
第二个问题,猛龙采用的是城市SUV们常用的承载式车体结构,而非硬派越野车们常用的带大梁非承载式车体结构。
这一结构,强度如何?是否能适应猛龙的越野需求?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传统硬派越野车的“大梁”,到底是干什么的?而答案,可能会颠覆不少人的认知。
传统硬派越野车的大梁,其实并非是为了“硬”;而是为了“软”,为了能“变形”。因为只有大梁够“韧”,用大梁的扭转变形来吸收冲击,才能在频繁的烂路场景下,保持大梁之上的车体不变形,更耐久。
我们可以用与猛龙有价格重叠的哈弗新H5为例,新H5定位硬派越野车,其大梁的抗扭转刚度为2.32万牛米每度,而根据资料,猛龙的整车抗扭转刚度则是已经超过了3万牛米每度,比新H5的大梁还硬。
显然,这非常符合猛龙的车型定位,作为更适合公路路况的承载式车身,猛龙在消费者90%公路场景下,都足够舒服,足够有操控性,而在消费者偶尔有烂路及越野需求时,其也有超高的超3万牛米每度的抗扭转刚度来抵御车体变形;换言之,作为一个只“偶尔去越野”的新能源越野车,猛龙的刚性与结构,是完全OK的。
其能适应中轻度的越野需求。
三.猛龙越野的硬件问题
猛龙作为新能源越野车,是否真的能挑战传统燃油硬派越野车?
这就要说到猛龙的四驱系统了。
猛龙采用的是长城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双电机串并联四驱,除了有像双电机混动一样的省油能力外,最大的卖点就是四驱,其可以在电量充足时实现全时四驱,也可以在馈电状态下实现适时四驱。
其前桥为1.5T+P2的并联混合动力或纯电动,取决于消费者用车工况,并具备两档变速,可以进一步以低档位大齿比来放大扭矩。
而其后桥,则是P4电机的纯电驱动。
可以看到,猛龙因为前后桥都有电机驱动,所以扭矩非常大,系统综合最大扭矩可达750牛米,已经比很多20万价位硬派越野车4L分动箱扭矩放大后的扭矩还大了,因此其最大爬坡度也达到了60%,甚至比一些入门级的硬派越野车还大。
再加上猛龙还支持后桥选装电控牙嵌式机械差速锁,配合Hi4电四驱与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的轮间限滑,加上其还标配多地形选择系统,其四驱越野通过能力,已经不输传统硬派越野车。
因此,即使是新能源SUV,猛龙也是能适应越野的。
四.馈电越野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馈电了。
因为猛龙采用的是电混四驱,而非机械四驱,其后桥为纯电驱桥,动力与前桥无直接硬连接,动力完全由电池和发电机供电,并驱动P4电机完成;如果发生馈电情况,其越野性能是否会打折扣?此时是否还适合越野?
根据长城哈弗的官方资料,猛龙搭载的Hi4在馈电状态下,也可以实现适时四驱能力,当系统监测到抓地力良好时,1.5T发动机除了供应前桥所属动力外,还会持续带动前桥P2电机发电,并高效的存储于电池中;而一旦发生打滑情况,系统又会立即将“已经发给电池的电”和“正在发的电”给到后桥P4电机,后桥介入驱动,秒变四驱状态;而在通过打滑路面后,系统又会切换回两驱模式,继续高效发电并存储给电池,为下一次打滑和四驱介入做准备。
再加上哈弗猛龙还有智能保电和强制保电功能,消费者可以选择开启以避免馈电工况,自然越野能力更不会受到影响。
所以结论就是,馈电,不会影响哈弗猛龙的越野适应能力。
最后总结:
无论是电池安全、车身结构与强度、电四驱能力还是馈电性能,毫无疑问猛龙都经得起考验,虽然它是一台新能源的越野SUV,也是一台消费者买来90%都是日常代步的省油省钱车型,但其越野实力,也是实打实的硬核,即使是后桥电驱和底置电池,但也盖不住它真的能偶尔去越野的真实力。
换言之,目前15-18万价位,新能源越野SUV,猛龙值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