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洪宗扬出狱,直奔找到谭木兰:周总理救了我,谭余保救了我

皇甫子布说史 2025-03-17 17:46:23

1950年,为巩固新政权,毛主席与中共中央在全国发起镇反运动,严厉打击反革命分子,众多罪大恶极者因此受到法律严惩。

1952年某晨,长沙市梧桐里的湖南省监狱,工作人员带出死囚洪宗扬。他双手被缚,双脚戴着重镣,随后被押上了一辆汽车。

法官们全副武装,严密戒备,乘车迅速驶向市郊刑场。到达后,洪宗扬被押下车,被迫双膝跪地于草地上。

时间悄然流逝,反革命分子洪宗杨命悬一线,即将面临极刑。就在这紧要关头,刑场上忽然出现了一位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女子。

该女子疾奔而来,边喊边护:“别杀他,别杀洪宗扬!”随后,她赶到犯人身旁,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挡住。

监斩官大声斥责道:“你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如此放肆,胆敢在法场行劫!”

该女子坚决地说:“我叫谭木兰,是湖南省主席谭余保之女。”场中有法警认出了她,轻声对监斩官道:“她确实是谭主席的女儿。”

监斩官即刻致电湖南省主席谭余保,详述所见情景。谭余保接报后,迅速指令手下驱车赶往刑场。

见女儿护住洪宗扬,如“劫法场”般,他怒喝:“你太过分了!”接着,他打了女儿一巴掌,并向工作人员严令:“马上执行!”

谭木兰对父亲严肃地说道:“不行,这明显是个冤案。我们应当先向周总理请示,再做定夺。”

“询问周总理的意见”犹如一柄锐器,让谭余保顿时犹豫。为确保无误,避免误伤无辜,他决定:“行,我们还是先向周总理请示为好。”

谭木兰是何许人也?其父谭余保又是何人?她为何与犯人洪宗扬有关联,甚至甘愿冒生命危险?

【谭木兰千里寻父】

谭木兰,小名娇仔,1922年5月10日诞生于湖南省茶陵县舲舫乡洮水村的贫困农家。其父谭余保,在湘赣边界地区颇有名望。

谭余保1899年12月出生,家境贫寒,世代务农。他只读了3年书便辍学务农,耕田种地,砍柴挑脚。农闲时,他与穷孩子一起学打狮子、练武功,因勇敢无畏,成为了洮水狮子班的领头。

1926年10月,中共地下党员抵达舲舫乡,依托狮子班成员推动农民运动。谭余保被推选为舲舫乡农协筹委会主任,并于次年2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谭余保遭国民党反动派通缉,只得潜入酃县山区避难。至9月底,他加入了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一同上了井冈山。

1928年,谭余保回到家乡秘密工作,出任中共茶陵县区委书记。1929年,他的职务上升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1932年,蒋介石在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施“进剿”与“会剿”期间,五次派遣飞机轰炸茶陵、酃县等苏区,投掷炸弹,造成重大破坏。

某天下午,谭木兰的家乡洮水遭遇轰炸。谭余保家的房子沦为废墟,奶奶和母亲不幸遇难,爷爷也被白军枪杀,家庭遭遇重创。

年仅7岁的谭木兰机敏地藏进三合土水池中,得以逃生。爬出后,她见到亲人满身鲜血的尸体,失声痛哭,孤苦伶仃,求助无门,倍感绝望。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村民从山上返回村庄。老爷爷安慰谭木兰:“别哭了,回永新县找父亲,让他早日归来,打土豪,分田地,解救苦难百姓。”

谭木兰在亲人遗体旁哭泣至天明。次日清晨,她赤足踏上旅程,遵循老人的指引,向永新县的方向坚定前行。

途中干渴时,她便饮用井水;饥饿了就向邻近人家乞求食物。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跋涉,谭木兰终于顺利抵达了永新县。

在陌生的环境中,她不断询问他人关于父亲的消息。某天,谭木兰行走在街上,与一个身材高大、身着军装且配枪的男子不经意间擦肩而过。

谭木兰仔细一看,发现竟是日夜思念的父亲。她赶忙冲上前去,边哭边喊:“爸爸!爸爸!”

谭余保迅速认出了女儿,对她突如其来的出现感到不解,但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他紧紧抱住女儿,声音哽咽:“娇仔,你受苦了!”

谭余保放下担子,紧紧抱住瘦弱的女儿,眼中满是焦急与期盼,声音颤抖地问:“孩子,你爷爷、奶奶、妈妈现在情况如何?”

谭木兰再次哭泣:“我妈和奶奶被蒋介石的飞机炸死,爷爷也被匪军杀害。”闻言,从不落泪的谭余保愤怒跺脚,骂道:“蒋介石这混蛋,我誓与你誓不两立!”

伤心平复后,谭余保携女儿前往苏区政府。此后,谭木兰跟随父亲在永新定居,她以机智敏捷应对敌人,继续斗争。

谭余保对女儿道:“娇仔,咱们去见毛委员和朱军长。”谭木兰兴奋地跳起来:“太好了!赶紧走,我要去见他们两位。”

谭余保拉着女儿的手,向城中心的列宁小学走去。到达后,见大厅人声鼎沸,讲台上坐着几位叔叔伯伯。他领女儿上台,走到毛泽东旁,说:“娇仔,快叫毛委员。”

“娇仔向毛泽东鞠躬道:‘毛委员好!’毛泽东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说:‘叫朱伯伯。’娇仔随即向朱德鞠躬:‘朱伯伯好!’朱德满心欢喜,抱起娇仔亲昵不已。”

随后,谭木兰向陈毅、任弼时等领导逐一行礼。自那以后,她随父亲在湘赣边界过上了艰辛的军旅生活,谭木兰也成为了当时红军中年龄最小的战士。

【谭木兰意外被敌人抓住】

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都很喜欢聪明伶俐的谭木兰。毛泽东抱起木兰对谭余保感慨道:“你女儿千里寻父真不易。我的孩子失散了,你却得此娇女,真幸运。她是党和红军的骄傲。”

谭木兰凭借年轻的优势,积极为根据地贡献力量。面对封锁,她常扮作农村孩子,背着竹篓巧妙穿过敌哨,成功将粮食运送上山。

她不顾个人安危,穿越敌哨,把食盐运上山,还机智地与敌人周旋,成功将粮食送达山上。

谭木兰为保护队伍,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惯。晚上,她在营地外侦察,一旦发现敌人,立刻奔回营房唤醒父亲和战士们,共同投入战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与此同时,谭余保接到命令,留下坚持游击战,其女谭木兰随父一同留下。

在残酷斗争中,党内部分投机者未能经受住考验,沦为叛徒。先是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背叛革命,随后,湘赣省区参谋长周杰等人也公然投敌。

谭余保目睹革命队伍严重分化,既气愤又忧虑。更甚者,国民党反动派借叛变分子之手,四处搜捕共产党人,意图彻底消灭井冈山的游击武装。

他们最狠的手段是封锁山路围困,扬言“不战自胜”,将游击队困饿于山中。1936年,围困未果后,敌人转为偷袭,誓要剿灭游击队。

这年冬日凌晨,谭余保率领的游击队在棋盘山与白军不期而遇。白军兵力数倍于我,悄然上山,击毙哨兵后突破警卫线,将游击队团团围住。

谭木兰惊醒后,急忙寻找父亲。见到谭木保在警卫员谭冬仔的护送下转移,生怕失散,她连忙跑上前去,紧紧抱住了父亲的腿。

此刻,敌人头目高声呼喊:“捉拿谭余保者,重赏!”危急时刻,为保护谭余保,谭冬仔忍痛掰开谭木兰的手,将她推进一旁的草堆中。

为确保更多战友的生命安全,谭余保无暇顾及与女儿的告别,在警卫员的保护下,迅速指挥队伍展开突围行动。

白军的包围愈发紧缩,子弹嗖嗖掠过耳畔。谭余保率众奋力突围,队伍终得脱困棋盘山。可惜谭木兰因年幼体弱,未能跟上,父女二人再度离散。

谭木兰在山中昏睡四天后被老猎人救回,猎人的妻子喂她米汤使其恢复意识。醒来后的谭木兰问道:“这是哪儿?”心中充满了警觉。

老人安抚道:“孩子,别怕,我们都是本地人。能告诉我你是谁家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吗?”谭木兰怕暴露身份遭白军追杀,便谎称自己是土豪之女,被土匪‘吊羊’了。

老猎人的儿子加入了红军,此后杳无音讯。看到这个孤苦的小孩,老猎人夫妇心生怜悯,便决定收养他,视如己出,当作女儿来抚养。

老猎人收留“土豪仔”的消息不胫而走。众人深感忧虑,商议后决定将她送往白军营地,期望白军能将她遣返回财主家中。

然而,在老猎人将木兰送往白军前,国民党攸县黄桥乡乡长朱贯群率乡丁前来清查,尽管木兰匿于楼上米桶中,却仍不幸被发现。

敌人用枪筒重击谭木兰头部,致其昏厥。醒后,她被紧紧捆绑押至乡公所。面对严刑拷问,谭木兰坚贞不屈,紧咬牙关,绝不透露真实姓名。

敌人因她年幼,认为问不出有价值的信息,便将她囚禁在乡公所做杂役,包括烧茶等。她遭受了4个月的囚禁,期间历经重重磨难。

【国民党军官洪宗扬认谭木兰为义女】

数月匆匆流逝,湘东铲共义勇队总队长洪宗扬到访乡公所。他见谭木兰机敏过人,颇为欣赏,遂问:“你是‘土豪仔’?令尊大名是?”

洪宗扬毕业于黄埔军校二期,于北伐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投身红军。他在军队中表现出色,深受著名将领方维夏的赏识。

洪宗扬在与国民党交战时被捕,后获族人保释。何键闻其毕业于黄埔军校,遂委以湘东铲共义勇队总队长一职。

他向谭木兰询问时,小孩沉默不语。洪宗扬便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来引诱,但谭木兰依旧没有理会他的举动。

此时,一个矮胖子从他们面前经过。谭木兰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她亲切又惊喜地喊道:“许叔叔!”

谭余保的部下许成生,即谭木兰所知的许叔叔,现已‘反水’,转投洪宗扬部下,担任营长一职。

许成生走近谭木兰,说道:“这哪是什么‘土豪仔’,分明是谭余保的女儿‘娇仔’嘛。”

洪宗扬和在座众人皆惊愕不已。面对质疑,许成生坦然回应:“我所言非虚,我确实在永新县多次见过她。”

此刻,谭木兰的真实身份揭晓了。原来,眼前这个看似平凡的小女孩,竟是令国民党惧怕不已的谭余保之女。

空气骤然紧张,众人就谭木兰的处置争论纷纷。有提议斩草除根的,也有主张即刻动手的。争论不休时,洪宗扬抬手制止:“等等!”

此刻,洪宗扬内心十分纠结。她对这位聪慧、美丽、机敏的女孩一见倾心,心中万分不舍,下不了决心取她性命。

但他转念一想:这女孩是共产党高官谭余保之女,我若庇护她,上级追究起来,我又该如何自圆其说?

洪宗扬正犹豫不决时,妻子何文秀从屋里走出,径直搂住谭木兰道:“不如就让这孩子做我的干女儿吧!”

洪宗扬与妻子结婚已七八年,一直未育,因此渴望收养孩子。当妻子提出收养的想法时,洪宗扬觉得十分合心意。

洪宗扬果断决定,当即宣告:“按我太太的意思,娇仔将成我们的义女,对外说是亲生。请各位兄弟保密,洪宗扬在此谢过!”言毕,他向众人深深鞠躬。

洪宗扬给娇仔起名洪木兰,携她回乡扫墓祭祖后,送木兰进入省立攸县师范附属小学就读。

西安事变促使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中共中央派陈毅上山劝谭余保下山,将游击部队整编为新四军。尽管谭余保当时身体状况不佳,但仍担任了新四军参谋一职。

1938年春节,谭余保率队自井冈山抵达攸县,与国民党攸县县党部展开会谈,同时积极宣扬中共中央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此时,谭木兰的养父洪宗扬部队驻攸县,经他协调,谈判成功。双方签订了协议,内容包括“合作抗日”“释放政治犯”及“实行言论自由”等条款。

谭余保与谭木兰失散后,四处打听她的消息。没想到,在攸县谈判时,父女俩竟意外重逢,真是寻觅多时无果,相见却在一瞬间。

谭余保原计划带她去新四军,但考虑到洪家不舍且行军打仗不便,最终决定放弃这一安排。

1938年9月,谭余保接令赴延安,途经攸县时,决定带女儿谭木兰同行。洪宗扬虽有不舍,但仍应允,并在十里长亭为她们送行。

饯行宴上,洪宗扬抱着义女哭泣。谭木兰忆起义父的点滴,决定不跟父亲去延安。谭余保看女儿如此,便依了她的心意。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再起,谭余保与洪宗扬又成对手。尽管如此,他们对各自女儿的爱却毫无二致,深沉而一致。

【洪宗扬被处以死刑,谭木兰大闹法场】

1949年8月,谭余保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后返长沙,首要之事是派人至攸县接来娇仔,让她入“革大”学习,毕业后分配至湖南省公安厅任职。

课余及工作间隙,谭木兰常去省政府看望父亲和继母易湘苏。在父亲与继母的共同关爱下,她感受到了两份深沉的爱。

洪宗扬因蒋家王朝覆灭,返回攸县漕泊乡务农。政治局势多变,让他觉得未来无望。然而,想到女儿开始了新生活,他内心无比激动。

镇反运动后,洪宗扬被判为反革命入狱。谭木兰闻讯,毅然决然地在法场上大闹一场,这正是文章开篇所描述的情景。

谭木兰据理力争,洪宗扬被暂押牢房。回省府后,父女二人就此事展开了激烈争论。

谭余保问道:“洪宗扬因私藏枪支、杀害革命烈士被判死刑,你为何坚持要保他?”

谭木兰反驳道:“父亲,您误解义父了。他不仅没杀害革命者,还救了许多。去浙江前,他给抗日游击队留了不少枪支弹药,怎能说他私藏?”

喘息稍定,谭木兰恳切陈词:“蒋介石围剿苏区时,我们战场失散。国民党本欲加害于我,幸得洪宗扬相救。共产党讲究实事求是,您身为湖南省府主席,望能复审此案。”

不久后,此事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注意。了解事情经过后,周总理迅速指示:“洪宗扬为黄埔军校二期生,我熟知其情况,建议免其死刑,采取其他处理方式。”

经周总理与谭余保父女的竭力争取,洪宗扬得以逃过死刑,法院最终判决其终身监禁,并在湖南省耒阳煤矿新生劳改场执行刑罚。

1954年,谭木兰与中学教师陈福汉成婚。之前,她曾嫁予一商人,但此人瞒着她是国民党“三青团”骨干的身份。谭木兰发现真相后,毅然决定离婚。

洪宗扬在耒阳煤矿服刑时,得知义女再婚,特意嘱托狱中人带去几尺布作礼物,赠予女儿和新女婿。这布虽不贵重,却满载着他对女儿的深厚父爱。

洪宗扬入狱后,谭木兰始终铭记这位义父,每年都长途跋涉到耒阳看望,为他带去衣物及食品,以表关怀。

1954年,洪湘君因就业无门,只好前往长沙求助谭木兰。谭木兰了解情况后,领着她去见父亲,并代为说明来意,希望能得到帮助。

经谭余保引荐,洪湘君入职湖南省制药厂。随后,在谭木兰的介绍下,她与在长沙任职的高级农艺师龙望结为连理,组建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

1975年冬季,洪宗扬获大赦重获自由,随即前往长沙。抵达时恰逢假日,他直接前往烈士公园,恰巧遇到正在游览的谭木兰。

了解义女所在后,他立刻前往烈士公园,寻见谭木兰,告诉她出狱的好消息。洪宗扬满怀感激地说:“共产党、周总理、谭余保,还有你,都是我的救命恩人!”

话毕,洪宗扬向烈士纪念塔深鞠一躬。随后,谭木兰调至茶陵县民政局,并将义父接至身边,悉心照料。

1979年3月,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一年后的谭余保,因重病不得不前往北京寻求医疗救治。

父亲病重,谭木兰赴京在医院悉心照料。洪湘君感念谭余保恩情,特地去京探望。见其面容憔悴,洪湘君忍不住落泪。谭余保轻声劝慰:“别哭了……”

1980年1月,谭余保逝世。随后,谭木兰及其家人将其骨灰安葬于湖南省革命公墓之中。

1986年,经湖南省委统战部安排,洪宗扬成为攸县政协委员,期间在统一战线领域内积极贡献,完成了多项有益的工作。

1993年,93岁的洪宗扬离世,走完他波折的一生。谭木兰在义父去世后,向有关部门申请,将其骨灰安葬于湖南省革命公墓。

每年清明节,谭木兰都会前往湖南省革命公墓,缅怀并祭奠她那两位英勇牺牲的父亲的灵魂。

谭木兰离休后,遵循生父谭余保遗志,返回故乡茶陵县定居。现今,昔日被蒋介石炸毁的房屋经已重建,焕然一新。

院子里种着一棵高大的柿子树,它是谭余保童年时所栽,历经战火仍屹立不倒,如今枝叶繁茂,如同华盖般遮天蔽日。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