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纬地同步岁月——读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两幅画(乙巳新春展)

美术人冯宜玉 2025-01-31 17:40:40
经天纬地 同步岁月——读著名山水画家张复兴先生的两幅画(馆藏名家作品乙巳新春展)

八年前曾写过一篇《张弛有道 复兴要妙》的文章介绍张复兴先生的几幅画,时至今日可谓久矣;当时主要从漓江画派的渊源和先生画面反映漓江山水的自然属性,来揭示画家在取势方面所获得的非凡成就,今天我们就自然山水与画家师法传统心态间的关系再来谈谈他的两幅画(成功美术馆馆藏当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线上展)。

《天地慧灵》题画第一句为:从这里看破禅而后下乘、中乘、上乘,再到取法、执法、非法,定慧世界三千。可看见画家心态的坦然;用水墨、色彩浸染表现着江河流水的宁静淡泊、源远流长,用自然文化,诉说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左侧淡淡迷雾、层层推进的山峦,中间迷离恍惚、缓缓而来的溪流,右侧高岩耸立、木木成林的古松,左上日出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画面的志气平和递进犹如慢慢拉开的大幕,娓娓诉说着天地的大美。没有了嶙峋嵯峨、盘旋嶒嶙大石虎踞熊蹲的险峻山势,没有了崇山峻岭、幽山溪泉浸润高远华兹的瑰丽景象;有清旷精微里,隐隐约约飘忽着历史时空的浩然清气,有不激不厉间,流露着冷静达观的空明和悠远深邃的气质。笔者一直认为,年龄变化对书画艺术家而言是重要的,它以日积月累的实践表达艺术观念和主观认识,在靠近艺术本质与自然规律和在“返回艺术自身”的道路上,重新认识了艺术是什么?这使得书画家得以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艺术与自然、与人、与世界的关系;艺术的高度一定是站在实践的厚度上,实践的厚度总需要经年累月的时间来积淀。年龄让画家没有火气,多了清气;少了匠气,添加淡然;无意曲折,追求简单。这就是所谓:“贯古通今,同步岁月。”

《流水无言》一种平静,水:平平淡淡,平铺直叙;山:静静矗立,清静无为。将哗众取宠摒弃,把平实无华讲究,境界的高下立判显而易见。放慢脚步才体会走路延迟的是长度,体会生命的广阔天地是流水无言的慢慢诉说。远山如黛,近木茂盛;水从辽远的雪山经历九曲十八弯蹒跚而来,带着远古的传说,怀着满腹的故事,自下至上,充塞全局的水——蜿蜒绵长、不绝如缕、慈祥安然、恬淡静穆、清远萧散兼而有之,使画面在整体中渐次呈现丰富的变化。在艺术语言运用上极尽淡然朴素之能事;整个画面条块之间错落有致,茂密而不紊乱,融洽而又分明,能感觉到交织产生的空间感,和其中流动的气息,应该说,在创作中,画家极重氛围的营造和境界的表现,以浑厚扎实的色彩、笔墨表现自然的伟岸与无言,并且在形式感与技法上都有独树一帜、不与人同的处理之法。山水树木,用艺术家的心灵娓娓道来,天然妥贴,澡思绮合,沁人心脾的平静流淌于读者的五脏六腑,艺术超今越古的感染力绕梁三日而不绝。读罢,顿生“经纬天地,错综群艺。”之慨。

时贤有云:“画为人生理解过程”张复兴先生年界八旬,从艺一甲子,正处在创作的收获时期,目观手写日夕体味中尽得艺事之三昧。在思考里孤独,在判断中自觉,不随大流的谦谦君子本色,让他以优敏感游的心灵舞动着如椽画笔,从文化自觉意识和平常心出发,师承各家,遥接先贤,兼收并蓄,恪守法度,守护传统艺术价值的主张不言而喻。用经天纬地的赤子之诚和平静安详同步岁月的初心,默默讴歌着生我养我的皇天后土。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金石开)

画家简介:张复兴,1946年生,祖籍山西,著名画家。中国画学会荣誉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中国画法研究所研究员,荣宝斋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入选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先后十多次在全国性美术作品展中获奖。曾获第八届美展大奖、第九届美展优秀作品奖、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展金奖,两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被评为广西有突出贡献专家。此外,还是1990——2000年“中国画百年大展”入选画家,是“锦绣中华万里行”“彩墨境界”等有影响的学术活动的参展画家,并在2004年获黄宾虹学术奖。作品曾搭载神六、神七遨游太空。

0 阅读:54

美术人冯宜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