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的太子因庶出被骂奴仆,造反把亲爹逼上城楼,结局如何?

丰丰谈历史 2024-10-21 10:44:57

网上有一批被叫做“嫡庶神教”的。他们的想法比较极端,觉得在古代,庶出的孩子相当于是嫡子嫡女的奴仆,在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

也有一批人会反驳他们说,能纳得起妾生得起庶子庶女的人家,哪会寒碜到连奴仆都得男主人亲自生。古人讲究多子多福,除了继承权之外,庶子和嫡子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庶女和嫡女更不会被区别对待了。

那么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呢?

在我看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在有的朝代,尤其是科举制度下寒门庶子也能出人头地的朝代,家里不至于太区别对待嫡出和庶出的孩子,没准哪一个庶子就考出来科举光宗耀祖呢。

一些朝代也规定,嫡子和庶子可以平分家产。

但是朝廷的规定是管不了所有人的,更管不了家里的男主人喜欢哪个妻妾生的孩子。

本文的主人公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的庶子。他都已经当上太子了,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由于唐中宗李显是一个偏心的父亲,他哪怕贵为太子,也被要被嫡女辱骂为奴仆,而他那个皇帝亲爹,对此不闻不问。

01、庶出第三子,为何能当上皇太子?

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在史书上甚至没有记载,想来出身十分卑微,也没有因为生下儿子而母凭子贵。

唐中宗这一辈子,也只深爱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韦皇后。

韦皇后在他还是唐高宗的太子时就嫁给了他,后来他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被武则天废黜,被贬房州,是韦皇后挺着大肚子陪他奔波,当他生活在武则天的阴影之下焦虑得要自尽的时候,是韦皇后温柔地鼓励他。

可以说,韦皇后陪着李显度过了人生当中最艰难的时光。当李显重新当上皇帝之后,不顾武则天差点灭亡唐朝的前车之鉴,让韦皇后垂帘听政。他发誓,要让韦皇后一辈子顺心顺意。

李显对韦皇后如此深情,但凡韦皇后有儿子,太子之位都轮不到其他人。

可是韦皇后唯一的儿子李重润,在他们一家人从流放地房州回到京城后不久,就因为私底下说武则天男宠的坏话被杀,年仅19岁。

李显登基之后,追封李重润为懿德皇太子,以天子礼重新安葬了爱子,可也无法再换回爱子的生命。

他只能把目光投向庶子们。

在太子争夺战中,李重俊并不占优势。

虽说唐朝大多数时候遵循的是“玄武门继承法”,但起码明面上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韦皇后所生的唯一嫡子李重润早逝之后,李重俊还有一个庶出的哥哥,那就是李显的庶长子李重福。

李重福比韦皇后生的李重润还要年长2岁,还在唐高宗李治在世的时候就深受李治喜爱,不到4岁就被封为郡王。

李治去嵩山封禅的时候,还让李重福留守长安。虽然李重福一个4岁的孩子也处理不了什么政事,但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李重福的身价。

在李重润早逝之后,李重福无疑成为皇太子的第一人选。

可是韦皇后很不喜欢李重福。

或许是韦皇后痛失爱子之后,一想到太子之位便宜了李重福这个自己那么多年来一直瞧不起的庶长子,就不自在,或许是韦皇后觉得李重福是李重润之死的最大手艺人,怀疑李重福和李重润的死有牵扯。

也有可能野心勃勃的韦皇后,一心要效仿武则天垂帘听政,甚至想做唐朝的第二个女皇。而李显二次登基的时候,李重福已经26岁了,实在是不好控制。

第三子李重俊的年纪就小得多。

史书上没有记载李重俊出生的具体时间,但是从他在李治在位期间没有任何册封来看,他大概率是李治去世之后出生的,年纪比两个哥哥都小好几年,相对来说比较好控制。

于是韦皇后便在李显面前诬告李重福和武则天的两个男宠有勾结,嫡子李重润之死和李重福有关。

从李显仅仅把李重福贬为刺史,后来韦皇后掌权之后也没有杀李重福来看,李重福害死李重润的事应该是子虚乌有,李显本人也不相信李重福能干出这样的事。

但李重福自此与太子之位无缘了。

不起眼的庶出第三子李重俊,捡漏当了李显的皇太子。

不过他很快就会发现,这个太子不好当。

尤其在嫡母韦皇后眼里,他占据的是本该属于嫡出哥哥的位置。韦皇后纵然不得已让他坐上了太子之位,可并不打算给他太子应有的尊荣。

02、李重俊为什么要造反?

皇太子,往往意味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是李重俊这个皇太子,却十分憋屈。

李显和韦皇后痛失唯一的嫡子之后,对嫡女安乐公主宠爱万分。

而有武则天的榜样在前,不仅韦皇后觉得自己可以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帝,安乐公主也公然要求李显立她为皇太女,将来把皇位传给她。

李显没有同意安乐公主立皇太女的请求,却对安乐公主十分放纵,不仅允许她像亲王那样开置府署,也就是说可以公然参与朝政,还对安乐公主推荐上来的大臣几乎来者不拒。

一时之间,“侯王柄臣多出其门”,安乐公主权倾朝野。

而身为太子的李重俊,连个教他读书的好老师都没有,在朝廷的势力还不如安乐公主这个姐姐呢。

根据新唐书记载,安乐公主十分瞧不起李重俊这个庶子,经常当着他的面管他叫做奴仆,李显也对此置之不理。

要知道,唐朝已经有科举制度了,就连普通人家的庶子,都肩负着有可能光宗耀祖的重任,若不是父亲极度偏心,基本不会被视为奴仆。

更何况李重俊贵为太子。

他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之一了。

更让李重俊无法理解的是,从他记事开始,李唐的宗室就一直在被武则天打压甚至杀害。远的不说,他的嫡出二哥李重润,以及怀有身孕的姐姐李仙蕙,都死在武则天的手里。

他们一家人也是因为武则天的打压,在房州过了14年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日子。

他们受的种种痛苦,武家人可出力不少。

可是李显把武则天赶下皇位之后,非但不清算武家人,还大力重用武家人,甚至武家人在朝堂上的权势,不弱于武则天时期。

其实李显这么做是有理由的。他毕竟被贬房州14年,回到京城之后没有自己的根据和心腹。

而他把武则天赶下皇位之后,几个功臣又迅速膨胀起来,让李显感觉到皇权深受威胁。

他只好和在朝堂经营多年,却又正失意的武家结成联盟,抢夺朝堂的话语权,把扶他上皇位的功臣们都打压下去。

可年轻的李重俊想不到这么远。李显这个看不上庶子的父亲也不会和李重俊这个太子说自己的这些深意。

在李重俊眼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不仅看不起自己,还和武家人一个鼻孔出气,简直太可气了。

他要清君侧,杀了韦皇后、安乐公主和武家人,让李显知道,自己才是大唐的皇太子。

03、李重俊造反为什么失败了?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联合了负责禁军的李千里、李多祚等将军,率领左右御林军等人发起清君侧。

李重俊的首要目标,是住在宫外的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以及武崇训的妻子安乐公主。

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毫无防备,被李重俊的人斩杀于府中。安乐公主却因进宫未归逃过一劫。

李重俊又带着人马杀入皇宫,声称要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女官上官婉儿。

早在他杀进武家的时候,宫里的李显就收到了消息。他慌忙带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逃到了大名鼎鼎的玄武门,跑到了城楼上。

李重俊的人很快把玄武门团团围住。保卫李显的卫兵和他们在城楼下对峙,一时间双方都进退不得。

李显趴在楼槛上对底下的人大喊说:你们都是朕忠诚的卫兵,为什么要和逆贼一起作乱?只要你们改过自新,斩杀贼首李多祚,朕保证你们能够长保富贵。

李重俊身边不少人一见到李显这个皇帝,腿都有点软了,又听了李显的话,繁育场倒戈。李重俊手下李多祚等人被当场斩杀。

李重俊匆忙逃出皇宫,不久之后被杀。李显这个亲爹砍下他的首级,用来祭奠武三思、武崇训父子。

从唐朝初年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开始,到李显把武则天赶下皇位,再到后来的李隆基先后诛杀韦皇后和太平公主,唐朝的宫廷发生了不少夺权事件,大多数时候以主动出击的一方胜出告终,并最终登上皇位。

所以说唐朝的皇位传承,又被后人戏称为“玄武门继承法”。

而李重俊的这一次“清君侧”,则可以视为一次失败的玄武门之变。

那么他输在哪里呢?

我认为,他最大的失败可能是,没有认清自己的敌人是谁。

我们来看看那些成功的宫变。

在玄武门之变中,虽然史书语焉不详,但是我们可以从李渊的反常举动里推测出,李世民早在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前,就已经控制住李渊这个皇帝了。

李显把武则天赶下皇位的时候,带人直奔武则天所在的迎仙宫。

李隆基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时候,之所以没有管皇帝,直奔韦后母女,是因为皇帝李重茂逼死一个坐在皇位上的傀儡,实际掌权的是韦后这个太后。

后来李隆基以皇帝的身份诛杀太平公主,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太上皇李旦也命令不懂什么人了,宫里都听李隆基的。

他们都是擒贼先擒王,一击致命。

那么李重俊呢?

他在刚开始起兵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出去、对手还没有做任何准备的宝贵时机,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杀进皇宫控住李显这个皇帝,而是先在宫外杀了武三思父子。

等他慢腾腾地杀进宫的时候,李显都已经做好防备了,他没法在对李显出其不意地取胜了。

他的手下也失去了和皇帝对峙的勇气,纷纷倒戈。

或许在李重俊的眼里,他从来没想过要对自己的父皇下手。他只是想杀了在他眼中蒙蔽父皇的“坏人”,让父皇清醒过来,正视他这个太子。

可是在李显眼里,无论是武三思父子,还是韦皇后,都是他的同盟。李重俊居然要对他的同盟下手,是明晃晃的造反行为,简直是十恶不赦。

李显毕竟是皇帝,没有失去权威和命令手下护驾的权力。李重俊没有能够第一时间控制住李显,就注定了会失败。

毕竟自古以来的宫变,要想胜利,都只能是直接针对皇帝本人,以最快的速度控制皇帝。

你觉得是不是呢?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