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能源转型遭遇戏剧性时刻。

高欣怡侃谈 2025-03-29 09:34:40

3月25日,耗资30亿欧元建造的莫尔堡燃煤电厂在爆破拆除中轰然倒塌,这座曾被誉为"欧洲最先进"的能源设施仅运营六年便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爆破烟尘升起的,还有德国政坛关于能源政策的激烈争论。

莫尔堡电厂2015年由默克尔政府批准建设,配备当时最先进的超临界发电技术,热效率达46%,碳排放比传统电厂低20%。其1654兆瓦装机容量可满足汉堡港及周边15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却在2021年绿党推动的《退煤法案》下被迫关停。据德国商报披露,运营商Vattenfall曾试图将电厂转为生物质能发电,但遭联邦环境部以"转型不彻底"为由否决。

3月23日的拆除行动并未完全按计划实施。两座高148米的锅炉房中仅北侧建筑成功爆破,南侧结构因起爆装置故障巍然屹立。现场视频显示,未倒塌建筑距离易北河仅800米,工程师正评估二次爆破的生态风险。这种技术失误被德国工程师协会视为能源转型仓促推进的缩影——该电厂设计寿命40年,提前34年拆除造成至少28亿欧元资产损失。

尽管基民盟主席默茨在选举中承诺"重启务实能源政策",却对此次爆破保持沉默。分析认为,这与其争取绿党支持组阁密切相关。而选择党领袖魏德尔在社交媒体怒斥:"当中国新建100座超临界电厂时,我们却在摧毁自己的能源安全!"这种批评得到部分业界响应——德国能源与水工业协会测算,电厂拆除将导致汉堡工业电价上涨23%,影响当地47家跨国企业运营。

爆破现场已树立起"未来氢能中心"的规划展板,计划建设100兆瓦电解槽工厂。但据汉堡大学能源研究所模拟,该设施需配套800兆瓦风电装机才能实现稳定供氢,而当前北德地区风电审批周期长达58个月。更严峻的是,德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增加47%,所谓"能源自主"愿景与现实形成鲜明对照。

这场拆除行动暴露出德国能源政策的深层矛盾。正如前环境部长特林所言:"我们在用理想主义的手术刀切除工业社会的动脉。"当全球能源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何平衡环保目标与经济安全,将成为考验新政府的首要难题。

0 阅读:4

高欣怡侃谈

简介:让你与世界同步,了解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