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中国邮政的首家茶馆在广东佛山开业了。邮局茶馆(Post Tea)定位于新中式茶馆,整体门店设计风格延续以往邮局特色,以经典绿为主色调。
据了解,邮局茶馆未来将以加盟的形式进行扩张,目前开设一家店的成本在50多万元。
那么,邮局茶馆值不值得加盟?如果不值得,原因何在?
1 邮局茶馆值不值得加盟?直接说结论,不值得。
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是邮政方面,第二个是新中式茶馆方面。
先说邮政方面。在开茶馆之前,中国邮政已经开过奶茶店和咖啡馆。其中,“邮氧的茶”在两年前开出首店,当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去排队打卡,相关话题也登上了热搜。不过,邮氧的茶在开店速度方面却显得很“保守”,官方小程序显示,目前其在全国仅有9家门店。
邮局咖啡的境况与之类似,开业之初异常火爆,但开店速度却匹配不上,15个月过去,开了23家店。
从以上两个跨界业务可以看出,邮政在把握热点和风口方面做得还不错,在开店方面则比较欠缺。这也是它们这类大企业的通病。
我们已经见过王老吉和娃哈哈贡献的失败案例,最近又听见奶粉巨头完达山说要5年开2000家奶茶店,当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永远都有前仆后继的人。
但结局早已注定——做得好的,能够“小而美”;做得不好的,悄悄销声匿迹。
为什么?
因为这类企业勇于跨界,所依仗的最大资本无非就是自己的IP。但大IP对餐饮生意来说,正面作用相当有限。
NCBD(餐宝典)的《2022—2023中国餐饮加盟创业者调研报告》显示,这些依赖IP的品牌,其闭店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该IP本身在餐饮行业没有优势。比如依托某动漫人物的茶饮品牌,虽然也算个IP,但这个IP无法为茶饮赋能,消费者并不会因为你有一个动漫IP就去消费。
第二,一味强调IP,而不重视产品,结果产品推向市场后毫无竞争力。在餐饮行业,产品从来都是基础,如果产品不行,再大的IP也没用。
第三,可能跟授权有关。授权有两方面,一是该品牌本身并没有得到IP所有者的授权;二是IP所有者将餐饮的经营授权给了披着快招外衣的企业,这些企业与其说是在运营品牌,不如说是在“割韭菜”,对于这样的品牌,就算母公司实力再强也无济于事,最终加盟商注定会沦为“韭菜”。
以上是邮政方面的原因,再说新中式茶馆方面。
2 新中式茶馆到底卖啥?新中式茶馆是今年以来很火的一个话题,像奈雪这样的知名品牌也开起了茶馆,另有更多不知名的品牌冒了出来。
前段时间也有人来向餐宝典咨询,说想做新中式茶馆。他认为国内茶馆数量不少,但很少有做到一定规模的,而且像奈雪这样的公司都盯上了茶馆,说明有机会。
实话实说,这可能是个美丽的误会。
新中式茶馆并没有太大的空间,做不到像奶茶、咖啡那样的规模化、连锁化。
首先声明,这里说的新中式茶馆有个限定,就是能让年轻人追捧的茶馆。关键词是年轻人。
市场上的饮品,从产品上大致可以分三类:奶茶、咖啡和纯茶;从模式上大概可以分两类:卖产品,卖空间。
先说奶茶。奶茶这个行业基本上走的都是卖产品这条线,卖空间的逻辑没有成立。这是因为卖产品来钱更快,扩张也更快。
再看咖啡,在咖啡领域,卖产品、卖空间这两条线都是成立的。星巴克就是典型的卖空间;瑞幸、Manner走的就是产品路线。
再说纯茶。纯茶如果要卖产品,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奶茶跟咖啡就成立,到了纯茶这里就不行呢?
这是因为奶茶没法自己做,咖啡也需要好一点的咖啡机,对咖啡师的水平也有要求;所以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想要自己做一杯好的奶茶、做一杯好的咖啡还是有难度的。正是因为有门槛,所以企业卖产品这条路才行得通。
但是茶不一样,因为茶的制作相对简单很多。买点好茶,自己就能泡着喝。如果是袋泡茶,那就更方便了。
如果喝茶要专业一点,对茶叶、器具、水温、冲泡次数都有要求;但具备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是少数,而且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对这些没有兴趣,也不大能喝出茶的特别好、比较好、一般好。
另外,如果纯茶卖产品这个逻辑成立,那现在的奶茶店就可以做到,而不需要新中式茶馆。实际上,很多奶茶店也提供纯茶。
3 新中式茶馆的出路新中式茶馆既然卖产品不行,那就只能回到卖空间。再说既然叫“茶馆”,那还是要强调这个“馆”字,要回到空间路线。
空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开放式空间,另一类是私密式空间。
开放式空间就是星巴克这种,跟朋友聊个天,跟客户谈点事,或者搬个电脑办办公。这类空间不足之处是会比较吵,接待重要嘉宾档次也不够,也不适合相对机密一点的交流。
私密空间则数量不少,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很多。它们的定位更像是会所,以开会或者商务交谈为主,主打私密,基本上都是包厢。这些地方基本都是按小时来收费,往往需要提前预约,价格不菲。
△图自餐宝典这个需求是存在的,模式是成立的。但是,这种所谓的茶馆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茶,去这里的人也不是为了喝茶。而且,一般年轻人也不去这种地方,跟年轻人无关,所以不能叫“新中式茶馆”。
因此,新中式茶馆的探索只剩下一个方向,就是开放式空间。
但是,如果定位成开放式空间,那么对手就会变成星巴克。如此一来,那就几乎可以肯定一点:没有胜算。
一方面,价格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星巴克的租金成本极低。试问:如果你的定价没有优势,成本还比较高,那你怎么活下来?
既然私密空间也不行,开放空间也不行,新中式茶馆是不是就没路可走了呢?
有人找到了一条创新的路,就是把两个空间融合起来,两个场景都匹配。
比如奈雪茶院,就是两种空间都想做,一楼是开放式空间,二楼是封闭式空间。相对于星巴克,我能提供私密的空间;相对于隐溪,我也有开放式的空间。
但是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运营的难度,因为两个业态遇到的问题你都会遇到。而且,两者关注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是两个不同的逻辑。
这可能也是至今还没有品牌能在这个领域做出彩的原因,也是没有规模化的原因。
回到邮局茶馆,它想要通过加盟的形式去扩张,也会面临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对这个项目有想法的,建议慎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