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阿里巴巴园区内一片欢腾,员工们惊喜地发现,那个熟悉的身影 —— 马云,正满面春风地穿梭在园区之中。他身着标志性的服装,与周围的员工亲切交谈,时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场景被迅速传开,大家纷纷猜测,马云此次现身,是否预示着阿里巴巴将有大动作?
果不其然,就在大家还在热议马云的出现时,一则重磅消息震惊了整个科技圈:苹果公司选定阿里巴巴,为中国版 iPhone 开发人工智能功能。这一合作瞬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阿里巴巴的股价也随之大幅上涨。而在这场合作背后,有一个名字备受关注,那就是 DeepSeek。原本呼声颇高的 DeepSeek,为何意外出局?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苹果中国市场的困境与 AI 的希望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近来着实不太好过。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2024 年第四季度,苹果 iPhone 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 18.2% ,市场份额被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不断蚕食。曾经稳坐销量榜首的苹果,如今排名已下滑至第三位。这一成绩无疑让苹果高层忧心忡忡。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国产手机品牌近年来发展迅猛,在技术创新、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方面表现出色,给苹果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以华为为例,其 Mate 70 系列手机凭借原生鸿蒙操作系统 HarmonyOS NEXT 和国产芯片等优势,重新夺回了中国高端市场的份额;小米则借助小米 15 系列手机的强劲需求以及电动汽车业务的成功,提升了品牌形象,有力地支撑了智能手机的销售。
另一方面,苹果自身产品在功能创新上逐渐乏力,尤其是在 AI 功能方面,由于技术限制,其在全球推出的 AI 功能在中国市场无法正常使用,这使得苹果在与国产手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个智能化时代,AI 功能已成为手机竞争的重要卖点。从智能语音助手到智能影像,从个性化推荐到智能办公辅助,AI 功能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体验。而苹果 iPhone 在中国市场 AI 功能的缺失,无疑让许多追求科技前沿体验的消费者感到失望。
苹果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AI 功能不仅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更是未来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中国市场部署 AI 功能,已成为苹果迫在眉睫的任务。它不仅关系到苹果能否挽回在中国市场的颓势,重新赢回消费者的青睐,更关系到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和未来发展。
漫长而复杂的筛选之路自 2023 年起,苹果便开始了在中国寻找 AI 合作伙伴的艰难历程。这一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也展现了苹果对于这一合作的高度重视和谨慎态度。
起初,苹果将目光投向了百度。百度作为中国 AI 领域的先行者,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其文心一言大模型在业界也颇具影响力。经过多轮沟通与评估,苹果一度选择了百度作为主要合作伙伴,双方开始着手将百度的大模型适配到国行 iPhone 上,试图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 AI 功能。
然而,合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技术适配阶段,苹果发现百度的 AI 在一些常见场景下的反应并不准确,无法满足苹果对于用户体验的高标准要求。例如,在智能语音助手的交互测试中,对于一些日常问题的回答,百度 AI 给出的答案要么不够精准,要么缺乏灵活性,难以像苹果期望的那样与用户进行自然流畅的对话。
此外,百度希望保留 iPhone 用户的搜索数据,这与苹果高度重视的隐私保护原则产生了严重冲突。苹果一直将用户隐私视为核心价值,其产品设计和服务理念都围绕着保护用户隐私展开,而百度的数据保留诉求被苹果认为可能会侵犯用户的隐私权益,这一矛盾直接记录在案,成为双方合作的巨大障碍。
同时,从成本角度考量,苹果不仅要为使用百度的文心大模型 4.0 支付费用,还需承担为 iPhone 进行相应改造以适配模型的高昂成本。综合这些因素,苹果最终决定取消与百度的合作,重新踏上寻找合作伙伴的道路。
在与百度合作失败后,近几个月来,苹果开始广泛评估其他潜在合作伙伴。
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以及 AI 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等都进入了苹果的视野。
腾讯在社交网络、游戏等领域拥有海量用户数据,其 AI 技术在智能推荐、图像识别等方面也有出色的应用成果;字节跳动凭借抖音、今日头条等爆款产品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内容生态,旗下的云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交互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实力;阿里巴巴则在电商、金融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数据资源和 AI 技术应用经验,通义大模型在电商场景的智能推荐、智能客服等方面表现卓越;深度求索虽然是一家成立于 2023 年 7 月的初创公司,但在 AI 模型研发上进展迅速,其模型在性能上也有亮眼表现。
苹果对这些潜在合作伙伴的 AI 模型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测试和评估。在技术适配性方面,苹果要求模型能够完美兼容苹果芯片架构,充分发挥苹果设备的硬件性能优势,实现高效的运行和低功耗的运行;在场景覆盖度上,需支持照片搜索、文本重写、智能语音助手等 iPhone 的核心 AI 功能场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在服务支撑力方面,苹果期望合作伙伴的团队具备服务十亿级用户的技术保障能力,能够应对大规模用户并发访问时的高负载压力,确保 AI 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过漫长而复杂的筛选过程,苹果最终选定了阿里巴巴。这一决策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呢?
阿里胜出:通义千问的独特魅力
通义千问在技术实力和口碑方面表现卓越,堪称国产开源大模型的杰出代表。在国际 AI 社区中,通义千问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全球最大 AI 开源社区 Huggingface 发布的最新开源大模型榜单(Open LLM Leaderboard)显示,排名前十的开源大模型均为基于阿里通义千问(Qwen)开源模型二次训练的衍生模型。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通义千问在开源模型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模型性能上看,通义千问表现出色。以 Qwen-72B 为例,它基于 3T tokens 高质量数据训练,在 10 个权威基准测评中夺得开源模型最优成绩,并在部分测评中超越闭源的 GPT-3.5 和 GPT-4 。在英语任务的 MMLU 基准测试中,Qwen-72B 取得开源模型最高分;在中文任务上,Qwen-72B 霸榜 C-Eval、CMMLU、GaokaoBench 等基准,得分超越 GPT-4;在数学推理方面,Qwen-72B 在 GSM8K、MATH 测评中断层式领先其他开源模型;在代码理解方面,Qwen-72B 在 HumanEval、MBPP 等测评中的表现大幅提升,代码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同时,Qwen-72B 可处理最多 32K 的长文本输入,在长文本理解测试集 LEval 上取得了超越 ChatGPT-3.5-16K 的效果。这些优异的性能表现,使得通义千问在众多开源大模型中脱颖而出。
通义千问的口碑还体现在其庞大的衍生模型数量和极高的下载量上。截至目前,基于 Qwen 系列模型的衍生模型数量已超过 5 万个,在海内外开源社区中,Qwen 的衍生模型数量更是突破 9 万,超越美国 Meta 公司旗下的 Llama 系列开源模型,位居全球前列 。在 Hugging face2024 年的开源模型下载中,Qwen 模型系列中的 Qwen2.5-1.5B-Instruct 的下载量占总下载量的 26.6%,是全球下载量最高的开源模型之一。这些数据充分表明,通义千问受到了全球开发者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认可,其技术实力得到了市场的充分验证。
契合苹果需求的产品矩阵通义千问拥有丰富且全面的产品矩阵,从 1.5B 到 72B 的全尺寸模型覆盖,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对于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来说,其对 AI 模型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仅要满足手机端的轻量化需求,还要具备强大的性能以支持复杂的 AI 功能。通义千问的全尺寸模型覆盖恰好能够满足苹果的这一需求。
在手机端,苹果需要的是能够在有限资源下高效运行的微型多模态大模型。通义千问的 1.5B 模型具有轻量化的特点,能够在手机等终端设备上快速运行,同时具备多模态处理能力,能够支持图像、语音等多种形式的交互,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便捷的 AI 体验。例如,在智能语音助手方面,通义千问的 1.5B 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并给出智能的回答和建议;在图像识别方面,能够对用户拍摄的照片进行快速分析,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对于一些复杂的 AI 功能,如智能推荐、自然语言处理等,通义千问的 72B 模型则能够发挥其强大的性能优势。72B 模型基于海量的数据训练,具备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够为苹果手机提供更加精准和智能的 AI 服务。在智能推荐方面,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应用、内容和服务;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能够实现更加流畅和自然的人机对话,帮助用户解决各种问题。
通义千问还拥有多模态模型,能够实现图像、语音、文本等多种模态的融合处理。这对于苹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多模态交互是未来 AI 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通义千问的多模态模型,苹果手机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交互方式,如通过语音和手势控制手机、通过图像识别实现智能搜索等,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和智能的使用体验。
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阿里巴巴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商巨头,在数据积累和处理能力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年来,阿里巴巴在电商、金融、物流等领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用户的行为习惯、消费偏好、地理位置等多个维度,为 AI 模型的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阿里巴巴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从而优化 AI 模型的性能,使其更加贴合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
在数据处理能力方面,阿里巴巴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计算资源。其自主研发的飞天操作系统,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确保数据的高效利用和安全存储。同时,阿里巴巴还拥有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能够为 AI 模型的训练和部署提供稳定的计算资源支持。这些技术和资源优势,使得阿里巴巴在 AI 领域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
除了数据优势外,阿里巴巴还拥有丰富的服务大客户经验。多年来,阿里巴巴为众多企业提供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服务,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解决方案。这些经验使得阿里巴巴能够更好地理解大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对于苹果这样的大客户来说,阿里巴巴的服务能力和经验无疑是其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阿里巴巴的技术基础设施也为其与苹果的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阿里云作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拥有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和高速网络,能够为苹果提供稳定、高效的云计算服务。在 AI 技术研发方面,阿里巴巴拥有一支由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他们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这些技术和团队优势,使得阿里巴巴能够为苹果提供高质量的 AI 技术支持,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随着苹果与阿里巴巴合作的逐步推进,国行苹果 AI 功能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在摄影方面,AI 技术有望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提升。借助通义千问强大的图像识别和处理能力,iPhone 的相机或许能够实现更加智能的场景识别和优化。在拍摄风景时,AI 可以自动识别出山川、河流、天空等元素,对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进行精准调整,让照片呈现出更加逼真、绚丽的色彩和细腻的细节,仿佛将大自然的美景原汁原味地呈现在用户眼前;在拍摄人物时,AI 能够智能识别人脸特征,实现更加自然的美颜效果,不仅能让人物肌肤看起来光滑细腻,还能保留人物的独特气质和个性特点,让每一张人像照片都成为艺术佳作。
在文本处理方面,AI 功能也将展现出强大的实力。无论是撰写邮件、编辑文档还是发送即时消息,用户都能感受到 AI 带来的便捷和高效。AI 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文本内容和语境,提供智能的语法检查、拼写纠错和词汇建议,帮助用户避免常见的语言错误,提升文本质量;还能实现文本的自动摘要和内容生成,用户只需提供一些关键信息和要求,AI 就能快速生成一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文章,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例如,在撰写工作报告时,用户只需输入工作内容的要点和数据,AI 就能帮助用户组织语言,生成一份完整的报告,让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除了摄影和文本处理,AI 功能还可能在智能语音助手、智能推荐、智能家居控制等多个领域为用户带来惊喜。在智能语音助手方面,用户可以通过更加自然流畅的语音交互与手机进行沟通,实现各种操作和查询,如查询天气、设置提醒、播放音乐、查询路线等,语音助手的回答也将更加准确、智能,能够理解用户的复杂意图和情感;在智能推荐方面,AI 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兴趣爱好和历史数据,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应用、内容和服务,如推荐符合用户口味的电影、音乐、书籍,推荐适合用户的购物商品和优惠活动等,让用户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智能家居控制方面,用户可以通过 iPhone 的 AI 功能,实现对家中各种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如控制灯光的亮度和颜色、调节空调的温度和风速、控制窗帘的开合等,让用户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苹果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为我们展现了 AI 技术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无论是对于苹果用户还是整个 AI 行业来说,这都将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国行苹果 AI 功能的正式上线,为我们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