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消息,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邀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在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后,王毅外长的行程安排引发外界关注。他并未急于与俄总统普京、外长拉夫罗夫等俄方高层就各类议题展开对表,而是先接受了俄媒的采访。这一举措看似出乎意料,实则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也让俄罗斯方面罕见地松了一口气。
近年来,中俄关系始终保持着高水平运行。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超过244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政治层面,两国元首会谈、会晤频繁。如此紧密的高层往来,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京(资料图)
然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特别是美国的外交政策给中俄关系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在对待俄罗斯和乌克兰危机上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美俄互动频繁,外界关于美国“联俄制华”“以俄遏华”的猜测甚嚣尘上。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国内不同官员对中美俄关系的表态也不尽相同,这无疑给中俄关系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困扰。比如俄外长拉夫罗夫曾强调俄方对与中方承诺的坚守,但被称为普京“国师”的杜金,却暗示美俄未来有组建联盟的可能。这种分歧性的表态,使得中俄关系在一些方面出现了模糊地带,急需澄清。
王毅外长在与俄方高层面谈之前接受俄媒采访,精准地回应了这些问题。他在采访中总结了中俄关系的三大特质。其一,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中俄关系历经多年发展,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向成熟。《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的这一原则,为双方在更高层次开展战略合作筑牢了法律根基。70多年来,两国携手走来,积累了深厚的互信与情谊。
其二,平等相待,合作共赢。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两国就确定了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进入21世纪后,合作共赢更是成为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基本遵循。双方相互照顾合理关切,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从能源到科技,从贸易到人文,合作成果丰硕,不仅造福了两国人民,也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红利。
普京(资料图)
其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中俄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和邻国,结盟或对抗均不符合两国及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这一原则不仅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创新之举,更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让中俄关系成为当代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也成为动荡世界中的重要稳定力量。
对于美俄关系,王毅外长也表明了中方的立场。他指出,俄美刚刚迈出恢复正常接触的第一步,这有利于推动大国关系格局趋于稳定,给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带来积极预期。
王毅外长的这些表态,犹如一颗定心丸,让俄罗斯方面吃下了“安心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对于中俄关系的稳定有着强烈需求。一方面,俄罗斯在与西方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需要与中国保持紧密合作,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国作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在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对俄罗斯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俄罗斯需要明确中国的立场和态度。王毅外长的采访言论,清晰地阐述了中俄关系的本质和中方的立场,消除了俄罗斯国内可能存在的疑虑,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明确信号:中俄关系稳定且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不会因外部因素而轻易动摇。
特朗普、普京(资料图)
在此次访问中,除了接受采访外,王毅外长后续还将与俄方就一系列重要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包括推动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就下阶段中俄关系发展进行全方位沟通,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就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如乌克兰危机等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而王毅外长此次访俄的一系列行动,无疑为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开了一个好头,也为中俄关系在未来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