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在运动时,这几个细节一定要注意,做好了事半功倍。一天前,张医生和朋友们分享了糖尿病朋友运动的时候,该如何选择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长。这方面的内容其实是张医生非常喜欢讲的,因为它非常贴近生活,可是,昨天虽然讲了8分多钟,可还是有一点意犹未尽,原因很简单,还有几个点张医生没有和朋友们交代清楚。

心急的朋友看到这里,会感到非常不耐烦,张医生,你的作品怎么这么墨迹啊?一个糖尿病病人的运动调整,你居然讲了2次,而且每次的时间都不短,别人都是拒绝废话,你这可倒好,废话连篇。
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呢,其实废不废话是相对而言的,对于熟知这方面知识的朋友来说,可能是废话,对于不了解的朋友来说,可能就是金玉良言。张医生还是非常喜欢帕里什说过的话,人的一生不仅是由重大的时刻决定的,更是由这些平凡的时刻决定的。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平凡时刻,点滴累积成了我们的人生。而在这些平凡的时刻,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作出选择。
话不多说,咱们进入今天的主题,首先,糖尿病病人在进行运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不要人云亦云。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存在的个体,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因此,面对疾病和挑战的时候,也不能照抄别人。

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至少需要关注3个关键点:第一个就是年龄的差异,对于中青年朋友,可采用“30分钟有氧+20分钟力量训练”的组合,每周4-5次。而对于老年人,就要温和一些,优先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即可,这足以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4%。
其次,要注意体重管理,肥胖的朋友应将运动时间延长至每周300分钟,但需从低强度开始。例如:水中行走既能减轻关节压力,每小时还可消耗300千卡热量。这里有个细节朋友们需要注意一下,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呢?其实非常简单,主要用到是BMI,就是用我们的体重/身高/身高,如果≥28,就意味着我们属于肥胖人群。
最后,要关注并发症的调整,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并发症,会对运动方式产生影响,例如视网膜病变的朋友,就需要避免跳跃、倒立等动作,建议选择坐姿哑铃训练。而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朋友,游泳优于跑步,水温需控制在30℃左右,以防烫伤。

个性化的问题到这里就基本聊完了,下面,朋友们还需要注意安全性的问题,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朋友们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张医生对这一点是有着切肤之痛的,早些年,张医生真的遇到过一位运动过程中,发生心跳骤停的朋友,而且,我们之间的关系还非常不错。因此,特别有感触。
对于糖尿病的朋友,运动的时候,先要关注5点,1、运动前测血糖,血糖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发生危险,张医师建议把血糖控制在5.0-13.9 mmol/L之间,是最为安全的。2、随身携带含糖食物,比如2颗水果糖,这是为了应对低血糖,朋友们都知道,低血糖比高血糖更为可怕,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3、选择透气鞋袜,运动后检查足部有无损伤,这是因为糖尿病病人有合并糖尿病足的可能性,一旦发生受伤,随之就可能发生坏死,甚至有截肢的可能,所以,朋友们运动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足部受伤。4、合并高血压者,避免进行憋气、发力的运动,比如举重。这种运动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最后,运动后要适当补水,建议每小时补充500毫升温水。
上述是5点我们需要做到的,患病的朋友可能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但现实生活中还有5点不要做的,恐怕知道的朋友就寥寥无几了。首先,不要空腹运动,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朋友,这样做,非常容易引发低血糖。其次,不要在血糖>16.7 mmol/L时强行锻炼,这样做也会带来脱水、酮症、代谢问题等危险。

再次,合并酮症酸中毒期间不要运动,等症状完全缓解之后,才可恢复运动。第四,在极端天气下,比如高温、严寒状态下,不要进行户外运动,这不但适用于糖尿病病人,同样适用于普通的我们。最后,不要忽视运动后的“延迟性低血糖”,这种问题多发于夜间,朋友们需要格外关注。
聊到这里,有关于运动和血糖的问题就基本上聊完了,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餐后1小时进行30分钟快走,可使血糖峰值下降1.5-2.0 mmol/L。若在跑步机上以6公里/小时速度行走,血糖下降速率可达每分钟0.1 mmol/L。
这还只是短期效应,从长期来看12周规律运动,可使糖尿病前期病人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58%。对于已经确诊的朋友,Meta分析显示,东亚人群通过运动干预可使空腹血糖降低1.31 mg/L,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34%。正因如此,合理的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必选项。

但张医生通过观察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犯下很多愚蠢的错误,最重要原因不是缺乏医学知识,而是根本没有注意细节问题。更为糟糕的是,当别人跟我们意见不同时,我们本能地认为他心存挑衅,于是奋力还击;当事情的发展低于预期时,我们本能地失去耐性,破罐子破摔;而在人生的更多时刻,我们循规蹈矩,任由时光流去,等突然意识到哪里不对的时候,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这就是普通人无法关注细节,日子越过越糟的根本原因,在大多数时候,人们根本没有关注到任何细节。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