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时候可以遇见这样的一种情况,有的人为了办好某件事情,需要朋友的帮忙,结果对方迟迟不予表态或者干脆拒绝见面,每逢这个时候,你就会听到求助者自嘲地笑着说:“我吃了朋友的闭门羹啦!” 至此,引出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什么是羹,什么又是“闭门羹”,闭门羹的出处和由来又是怎么回事?
跑官要官者遭遇闭门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图片素材来自网络,仅为配合叙事之用,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首先,让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羹。追根溯源,羹在我国古代,是一种采用动物肉类制成的糊状食品,例如牛肉羹、羊肉羹。发展到后来,人们发现素食也可以制成羹类。于是就产生了将粮食、蔬菜和果品煮成的带有浓汁的食品,例如莲子羹和粟米羹等等。到了现如今,人们连普通的浓汁食品也一概称其为羹了。
泉州名吃牛肉羹
其次,我们再来说一说“闭门羹”是一种什么样的“羹”呢?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特殊材料制作的食品,而是从古代闭门拒客的一个故事中流传并且引申下来的典故。
“闭门羹”一词,最初用来形象地比喻主人拒不见客的情况。关于“闭门羹”的出处,来源于唐代冯贽所著的《云仙杂记》卷一《迷香洞》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谓仅作羹待客而不与相见。”
宣城名妓史凤
翻译成现在的语言,是说在唐代的宣城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名妓,唤做史凤,生得是天姿国色,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史凤虽然因为家庭变故,身不由己,无奈沦为风尘女子,但是却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对于求见的客人绝不会有求必应。她根据客人的身份地位、相貌品德、学识资历分出等级,再三权衡,再决定见与不见。上等的客人,待之以迷香洞(一种羹的名称,下同),可以接见;中等的客人,有交红被,亦可见面。对于下等的客人,她就表示决不会接纳。妓院的老鸨也不敢轻易对史凤动怒,但是为了不影响妓院的生意,凡是史凤不愿接待的客人,老鸨都会给端上一碗普通的素食羹,并且好言劝慰。时间一长,见羹说话就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了。嫖客们一见桌上的羹汤,马上就会明白史凤的意思。老鸨如果端上来的是“迷香洞”和“交红被”,嫖客就可以兴高采烈,欣然赴约了。
史凤待客看人下菜碟
如果一见到素食羹汤,就知道史凤不愿相见,只好识趣地离开,扫兴而归。以素食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由此人们便把这菜羹,称之为史凤的“闭门羹”。随着这个故事的流传,人们便把“闭门羹”作为拒绝的代名词,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只取“闭门”之意而没有菜羹的招待了。到了后来,凡是客人被拒之门外,不予招待或者相见,就统称是吃了“闭门羹”。
史凤的闭门羹 ——蔬菜羹
谢谢大家欣赏。作品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留言批评,或者开展讨论,期待着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严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严禁以任何形式搬运、抄袭、拆解部分或者全部内容。版权所有,如有侵权,一经发现,必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