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徐小元,丁惠国,李文刚等.肝硬化诊治指南[J].实用肝脏病杂志W
[2]刘成海,危北海,姚树坤.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3].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32岁的林然是某外企销售经理,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生活被客户饭局填满,每周至少三次高端餐厅应酬,酒杯在手中转了一轮又一轮。真正回到家时已是凌晨,踉跄着扶着墙脱鞋后重重倒在沙发上,胃里烧得难受就摸出胃药吃,连水都懒得喝直接干吞几粒,毕竟第二天又是新的一轮,她知道这种生活并不健康但也早已习惯。殊不知,就是因为这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悄悄侵蚀了她的健康......

2020年1月5号,林然被闹钟吵醒,盯着天花板感觉整个人像被灌了铅,沉重而无力。明明昨晚11点就睡了,可此刻却像熬了一整夜脑袋昏昏沉沉,四肢乏力得连抬起手臂都嫌费劲。强撑着坐起来后感觉喉咙里泛着苦味,胃里翻涌着一股说不出的恶心感。
不情不愿的赶到公司,坐在电脑前敲着键盘的手指忽然停下,眼皮像灌了铅怎么也睁不开。她眯着眼睛感觉脑子像被裹上一层厚厚的棉絮怎么都清醒不过来,午饭时点了一份清炒牛肉,刚吃几口胃里便泛起胀气,像有一股气顶在肋骨下让她不由自主地皱眉,勉强咽下去的食物在胃里翻腾,压得她一整下午都不舒服。她以为是工作太累,就告诉自己熬一熬就好。
1月26号夜晚林然又被拉去应酬,笑着与客户碰杯,可就在酒精入胃的一瞬间皱起了眉,右上腹传来一阵熟悉的钝痛,像有人用拳头缓缓压着她的肋骨下缘,闷得她说不出话,可她还是尽量不让自己露出异样,但能感觉到那种钝痛在隐隐加重,像是一股钝涩的麻痹感,从肝脏深处向外扩散,让她连深呼吸都觉得费力。几杯酒下肚她的胃里开始翻腾,冷汗顺着额角滑落,只觉得双腿发软眼前一阵天旋地转,手扶着桌角勉强站稳。同事看出了林然的异样,连忙扶住她去了医院。

居家生活的亚洲女孩
林然入院后医生立即为她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测、腹部B超、肝脏弹性成像。血液检测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78 U/L,谷草转氨酶65 U/L,均超过正常范围;腹部B超检查显示肝脏回声弥漫性增强,边缘轻度钝圆,符合轻-中度脂肪肝的影像学特征;肝脏弹性成像结果提示肝硬度值7.2 kPa。综合所有检查来看,确诊为肝硬化。
医生合上病历,神色凝重地看着林然:“你的脂肪肝已经发展到轻度肝纤维化,长期下去可能会恶化成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医生顿了顿,语气加重:“你必须彻底戒酒,否则病情只会继续恶化。饮食上要减少油脂摄入,作息规律。”
回到家林然盯着桌上那几瓶早已习惯的红酒,最终一咬牙将它们全部倒进了水槽。从那这天起不再参加不必要的酒局,即便身处饭局也坚决以茶代酒。饮食上告别了油腻的宵夜、烧烤和奶茶,开始吃清淡的水煮蔬菜、鸡胸肉、燕麦和豆制品,一日三餐规律进食。

熬夜的习惯也被逐渐调整,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点起床,晨跑30分钟,结束后再做一些核心训练,让自己的身体逐渐恢复活力。渐渐地,她发现晨起的疲惫感减轻了,胃口也变好了,脸色不再像以前那样苍白发黄。4月26日,林然再次来到医院,医生翻看着她的血检报告点了点头:“ALT 42 U/L,AST 38 U/L,肝功能明显改善,血脂也恢复到了正常范围。”林然终于松了口气。
可意外还是来临了,21年5月7号,林然坐在办公桌手指悬在键盘上却迟迟敲不出一个字,眼皮沉得像灌了铅,盯着屏幕上的数字脑子却怎么都转不动。这种疲惫感与之前熬夜应酬时的疲倦不同,像是一种沉重的虚脱感让她连抬手倒水都觉得费劲。
当天晚上,沉睡的林然被一阵剧烈的右上腹疼痛硬生生从睡梦中拽醒,冷汗瞬间浸湿了睡衣。她蜷缩着身子手紧紧按住肋下,疼痛像是一把烧红的刀从肝脏深处狠狠刺出来再向四周蔓延,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钻心的灼痛。她张着嘴想要喘口气,却发现胸腔仿佛被紧紧压住疼得连正常呼吸都变得困难。

林然挣扎着下床,刚迈出一步眼前忽然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摇摇晃晃地向前扑去,膝盖撞在地板上发出一声闷响。她扶着床沿大口喘息着,感到四肢冰凉头皮发麻,胃里涌起一阵强烈的恶心感。她慌乱地爬向浴室,刚打开马桶盖一股猩甜的液体猛地从喉咙里涌出来——是血!“不对……不对劲……” 她的声音虚弱得像风中残叶,颤抖着伸手去够手机拨通了急诊的号码。
到亦可以后医生立即为她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测、肿瘤标志物筛查、腹部增强CT及肝脏弹性成像。血液检测显示谷丙转氨酶132 U/L,谷草转氨酶148 U/L,均明显升高,甲胎蛋白698 ng/mL(正常<20 ng/mL);腹部增强CT显示肝右叶一枚3.8×4.2 cm低密度结节,动脉期强化明显,门静脉期洗脱;肝脏弹性成像提示肝硬度值15.6 kPa;病理活检确认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
医生神色凝重:“病情已经确诊,需要尽快制定治疗方案。”林然双手紧紧抓着报告单,指尖因用力过度而泛白,字里行间的那几个字刺痛了她的眼睛。她的心跳似乎在这一瞬间停滞,连医生的话都听不清了。

林然猛地抬起头,嘴唇颤抖着,她的声音沙哑得连自己都觉得陌生,“你说……我得了肝癌?不可能……怎么可能?”她摇着头,眼神里满是不解和惊恐,“我早就戒酒了!饮食健康,早睡早起,运动也坚持了很久……为什么还是会变成这样?!”
听到这番话医生也感到惋惜,同时心中生出一丝疑虑。正常情况下,戒酒、饮食健康、作息规律的脂肪肝患者病情通常是可逆的,即便是已经发展到肝纤维化通常也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有可能演变成肝癌。可林然的病情为什么会恶化得如此之快?
为了查明原因医生再次详细询问了她的用药、饮食、家族病史等细节,半小时后医生眉头一皱,轻叹一声:“真是无妄之灾啊……”他放下报告,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你确实做了很多努力,可以说样样俱全,可是你却忽略了这2点,长期如此会导致肝损伤加剧,这就等于加速了脂肪肝向癌变的进程,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本以为病情可以控制,可正是这2个错误让你的肝脏遭受了更严重的损害,才会发展到如今这种难以挽回的地步啊!”
一、过量摄入保健品,导致肝脏负担加重
在戒酒并改善饮食后林然担心自己的肝脏受损太严重,为了加速修复开始大量摄入各类“护肝”保健品。她听说奶蓟草、灵芝孢子粉、鱼油等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便在朋友的推荐下同时服用了好几种,甚至每天坚持服用某品牌的“排毒养肝茶”,希望能帮助肝脏排出毒素,恢复健康。
而过量服用保健品非但没有让肝脏恢复反而给肝细胞带来了更大的代谢负担。许多护肝保健品含有较强的植物提取物,长期高剂量摄入会对肝脏代谢系统造成额外压力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其中灵芝孢子粉和奶蓟草提取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肝细胞再生,但如果剂量过高或混合使用,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反而促使肝功能恶化。
某些不合格的保健品可能含有重金属或污染物,长期服用会导致肝细胞持续受到氧化应激,增加癌变风险。林然以为自己是在“养肝”,实际上却是用另一种方式加速肝细胞的坏死和癌变。
二、高强度运动,导致肝脏微循环恶化
为了进一步改善健康状况,林然在调整作息后还制定了严格的运动计划。每天晨跑30分钟,晚上力量训练+HIIT高强度间歇运动,希望通过运动增强代谢提高肝脏的修复能力。她并不知道对于已有肝纤维化的患者来说过度剧烈的运动会进一步加剧肝脏供血不足,加速肝细胞坏死和硬化进程。
肝脏是一个高代谢器官,血流供应充足对于肝细胞的修复至关重要。在剧烈运动时身体会优先将大量血液输送到骨骼肌,导致肝脏的供血减少。对于健康人而言短暂的供血减少影响不大,对于已经存在肝纤维化的患者来说血流减少会导致肝细胞供氧不足,加剧缺血性坏死使纤维化进程加快。
高强度训练会增加肌肉分解,释放大量乳酸和代谢废物,肝脏需要额外工作来分解这些物质。如果肝功能受损,乳酸堆积会进一步加剧肝脏损伤影响自我修复。林然每天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体能有所提升,可实际上她的肝脏正在悄无声息地承受超负荷运转的代价。
(注:《20年,浙江女子频繁腹痛,半年去医院两次,医生检查后女子崩溃了》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