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笑天(民建北京市委理论委副主任、民建北京市朝阳区联合五支部主委)
吴景彪,2012年伦敦奥运会距离金牌他只剩最后一局161公斤,一个他曾四次举起的重量,发力、大喊、颤抖,最后一个踉跄,杠铃重重砸在地上,也砸碎了他的金牌梦,四年的艰苦与伤病,一个国家的荣誉,亿万观众的瞩目,让他在镜头前瞬间崩溃,成了刻在多少人记忆最深刻一幕,人们不禁要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为国家拼尽最后一丝力量,也需要道歉,也被国人嫌弃?是否还记得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曾三破世界纪录的朱建华,在跳高赛场上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铜牌,骂声一片,1988年汉城奥运会体操王子李宁失误重重地坐在地上,站起来仍以微笑示人,他因此被讥笑“体操亡子”“输了还在笑、丢尽国人的脸”,刘翔“从民族英雄”到“民族耻辱”甚至只是几分钟,但他一瘸一拐的走下赛场,又有多少人心疼他?作秀、虚伪、谩骂......一直到他退役都不绝于耳,谁都记得他的两次失败,却没人再愿意去数他为祖国拿的45枚奖牌,曾让五星红旗和国歌36次在赛场飘扬和奏响,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拿到过世锦赛、奥运会金牌,同时还刷新世界纪录的110米栏大满贯的田径选手,金牌永远拿不完,运动员在赛场上每一球、每一枪、每一剑、......都能够让亿万颗中国心一起为祖国而拼命跳动。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克服场地、环境、赛制、疫情等复杂因素影响,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竞技状态,既令人感动,更令人钦佩。对所获荣誉感到高兴和自豪,对于运动员和体育的最大尊重应该是,对没有获奖的运动员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爱,获奖牌与否都是代表国家代表民族出证,民众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所有的体育竞技涌现出许多为国争光、坚持到底、不言放弃的运动员,都值得尊敬。竞技体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块块奖牌,更多的是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迸发出的体育精神。
2021年7月2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投票表决,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体育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竞争,还应该有更多的意义。我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的体育精神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丰富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为国争光、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等精神实际上是一种追求精良、追求完美的价值准则,既反映在体育等职业或专业活动中,也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体育精神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推进包括体育精神教育在内的国民素质教育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第一、任何精神的塑造从来不能依靠自发的或自然的力量。必须借助系统的力量,必须要基于对民众思想观念的判断和对国家发展目标的把握,通过思想教育机制的升级来实现。体育精神的教育应该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掀起全民热烈回应的热潮,从而将体育精神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体育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为全世界所认可。
第二、要在国民素质提升的大框架下,强化体育精神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如果总是找不到现实生活中的落脚点,就会变形或扭曲,失去存在的基础。没有这种基础,什么精神也树立不起来,也坚持不下去。不能想象,一个在日常训练中粗心马虎、得过且过的运动员会在比赛中追求卓著、追求精良,创造世人瞩目的成绩。所以,必须将涉及国民素质教育最基础部分的价值观念教育作为体育精神教育的基础,将体育精神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联系在一起。在教育目标、规划和计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要从国民素质教育角度出发,确定体育精神教育的位置。为此,进行全方位的价值引导,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确定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升华这种教育,使体育精神教育根植于坚实的价值观念基础之上。
第三、体育精神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并贯彻于人的终身教育中。生活与工作中追求精良标准的做法和习惯,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体育精神教育更是如此。鉴于人的价值观念的萌生与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巩固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都与最初的教育有关,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从小培养青少年认可和践行攻坚克难、永攀高峰、追求卓著、迎难而上的价值标准,督促培养相应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要探讨终身接受体育精神教育的机制和方法。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终身教育理念以来,所重视的更多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更新与学习,严重缺乏精神价值标准的系统教育和养成。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国家首次将没有获得金牌或者奖牌的选手纳入代表团访问港澳地区,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推崇。体育精神不仅表现在是否能够夺得金牌和奖牌,运动员在比赛中奋斗拼搏,为国家荣誉而战,就值得尊重。那次访问社会效益很好,潜移默化地在全社会推动了体育精神教育。今年的东京奥运会还有明年的北京冬奥会,都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让运动员与民众有更多的接触,为体育精神发扬提供更广阔沃土。
第四、要以体育精神为基础,在全社会营造追求精良、追求卓越的氛围。体育精神教育最终要有精良成果作为检验成败的标准,也就是说,要有将追求卓著的价值标准转化为实际的职业或专业活动的内在机制,这种机制是体育精神落地的基础。一方面,要有切实的奖励机制,对各行各业做出卓越职业或专业成就的人进行表彰,另一方面,对在职业或专业活动中敷衍塞责的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
当前,社会上奖与惩两方面的机制都不完善,造成有心追求精良品质的人渐渐失去动力,而惯于偷懒者因为得不到惩罚而获得了负激励,久而久之,就败坏了社会风气,使得体育精神落不了地、扎不了根。体育精神的养成之所以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就是因为在奖励不足的情况下,价值认可度不高,追求卓著、永攀高峰的行为难以复制,因而变得十分艰难。国家体育总局、宣传部门等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坚持体育精神的人给予及时足够的奖励,让人自然乐意地践行体育精神,推动体育精神转化为国民素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