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巴蜀之地,素为天府之国,是经济重地,并且巴蜀位于长江上游,顺江而下可至荆楚,向北出汉中可抵关中,是妥妥的战略重地。想当初蒙古秉持“欲灭南宋,先夺巴蜀”的战略思想,与南宋在巴蜀前前后后打了50余年,就连蒙哥大汗都交待在了钓鱼城下。可见巴蜀对于长江下游政权来说,战略价值何其之大。
南北对峙期间,长江下游政权只有夺取了巴蜀,才能形成完整的长江防线,不然就很被动。一向以国力孱弱著称的东晋,尚且秉着“得人者中原可定,失人则社稷可忧”的理念,逆流而上,一举从成汉政权手里夺取了巴蜀。然而能够打赢夷陵之战的东吴却始终没能从蜀汉手里夺取巴蜀。东吴那所谓的三国鼎立,互相制衡,东晋的北边难道有就没有敌人了?
三国形势图
一、外部形势的区别1、蜀汉和成汉不可同日而语
夷陵之战前,蜀汉正在势头上,东吴机会渺茫。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刘备颇为狼狈地逃至白帝城,东吴上下此时倒是出现了不少要趁势而上的声音,比如潘璋、徐盛等前线将领纷纷向孙权上书请求再战。然而孙权却在陆逊等人的建议下见好就收,单从陆逊和潘璋之间的层次对比就不难看出东吴当时是没法夺取巴蜀的。首先,刘备亲自驻守在白帝城,一边收拢溃兵,一边让赵云等人率军来援,凭借永安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是能够稳住阵脚的。
举个例子来说,曹魏灭蜀之际,东吴打着救援蜀汉的旗号,派出数万大军攻打永安,而当时的永安驻军不到万人,硬是凭借险要的地势挡住了东吴兵锋,说明蜀汉从头到尾都没有放弃对东部防线的经营。其次,蜀汉君臣上下总体来说是比较团结的,即使是乐不思蜀的刘禅,他也只是有点庸碌,远远谈不上残暴,他对臣民都比较友善,而且他愿意放权,底下有不少忠义有为的文臣武将。
蜀汉东大门之永安
成汉相比于蜀汉来说,无疑就差了档次了。西晋末年,氐族首领李特趁势而起,率领部队南下汉中。此后其子李雄以汉中为基地,夺取巴蜀之地,建立了大成政权。国祚初立,大成倒也维持了一段时间祥和景象,说是祥和,也就比混乱不堪的中原稍微强点,史载“(李雄)滥封爵位,吏无禄秩,取给于民,军无部队,号令不肃”,也就是说成汉的各项制度建设工作相当不到位。李雄去世后,才过了几天好日子的成汉就开始各种“作”了。
从第二代李班到末代李势,13年的时间里换了4任君主,平均每一任才3年多点,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乱得一塌糊涂。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频繁地变更君主,不要说偏安一隅的成汉了,换任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都吃不消。换就换吧,成汉换的尽是些胡作非为的主,不是喜欢抄家赚钱的,就是执着于抢大臣妻子的,国力一日不如一日,民心思乱。桓温在攻打成汉期间,可谓是异常顺利,几近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情形。
桓温灭成汉路线图
2、北边的形势看似差不多,实则差了很多
官渡之战后,曹操一边清除袁绍残余势力,一边戮力打击乌桓,白狼山一战,俘虏乌桓二十余万人,使得乌桓不复为患。赤壁之战后,曹操适时调转进攻方向,亲率曹军主力攻略关中、西凉,赶在夷陵之战前消除了西北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接着迫使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来降,以强硬的手腕将南匈奴拆分为五部,基本消除了北边的安全隐患。面对如此强大的曹魏,东吴和蜀汉只能联手抗曹。
夷陵之战爆发前,孙权为了避免两面受敌,提前对曹丕上表称臣。曹丕想着让孙刘两家做“鹬蚌”,自己做“渔翁”,也就接受了孙权的“投诚”,并亲自写信鼓励孙权全力迎战。不过让曹丕没想到的是孙权可以赢得那么酣畅淋漓,失去了动手的最佳时机。“渔翁”没做成不要紧,就怕“养虎为患”,眼看孙权做大,曹丕迅即派大军教训了孙权一番。作为大哥的曹魏来说,其他几个方向都比较稳定,完全有能力阻止东吴鲸吞蜀汉。
夷陵之战后,曹魏进攻东吴
桓温伐蜀是在公元347年,当时东晋在北边最大的敌人是后赵,而后赵的外部形势比曹魏可就恶劣多了,除了南边有个动辄搞北伐行动的东晋之外,北边有拓跋鲜卑和匈奴铁弗部,东北有慕容鲜卑,西北有前凉,西南还有个仇池和成汉。这里面除了仇池和成汉弱点以外,其他几方都不是好惹的,也都巴不得后赵垮台。往前一年,后赵为了消除前凉对关中的威胁,先后两次进攻前凉,均大败,接着前凉主动进攻后赵,后赵再次战败。
往前五年,后赵20万大军进攻慕容鲜卑,大败而归,慕容鲜卑趁势吞并宇文鲜卑和夫余等势力,成为辽西地区的主宰。往后一年,后赵内乱,负责镇守关中的石苞(石虎之子)被乱军打出了关中,石虎最后借助羌、氐等势力方才平定关中,后赵经此一遭算是让人看清了其“纸老虎”的真面目,同年,慕容鲜卑攻打后赵,夺取冀州之地。可见后赵的日子有多难过,妥妥的内忧外患,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管东晋打成汉的事情。
后赵的外部环境
二、内部形势的区别1、战略纵深的大小
俗话说,守江必守淮。长江虽说是天堑,可长江太长了,渡口极多,无论哪个点被突破,整个防线就完了,只有把淮河防线和长江防线一起经营,长江防线才算稳妥。首先,淮河流域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不利于北方骑兵军团发挥;其次,敌军只要在淮河防线耗上一段时间,长江防线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防守。说白了就是战略缓冲,如同刘备夺汉中一样,进退都方便。
东吴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可东吴连合肥都打不下来,淮河在哪儿都没看到,防线始终维持在沿江一线。东吴为何拿不下江淮?因为曹魏也知道这个道理,从曹操攻取徐州开始,曹魏就高度重视对江淮地区的经营,派到江淮地区的大将也都是些狠人,比如满宠、张辽、文聘和臧霸等人。想当初张辽在逍遥津仅率领八百余人就打得孙权十万大军找不着北,搞得孙权落下个“孙十万”的“美称”。
东吴的下游防线
东晋则不同,东晋是从北往南退的,退的过程中并未丢掉江淮地区,而且为了使江淮地区成为江东与华北之间的缓冲,在江淮设置了很多侨州、侨郡,专门安置从北方诸州郡南逃过来的士族平民,这些人为了自保,以宗族势力为核心,搞出了一堆坞堡,并且他们一心想着打回老家去,战斗意志相当旺盛,也就是说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他们都是一把好手。
公元317年,流民帅祖逖率领江淮流民兵北伐,一度收复了大量黄河以南土地,与后赵隔黄河相望。公元383年,前秦八十万大军向东晋扑面而来,值此生死存亡之际,谢玄等人以流民兵为核心,建立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北府军,最终以少胜多,打出了一场光耀史册的淝水之战。此外,以五代第一帝—柴荣之雄略,在和“孱弱”的南唐竞夺江淮地区时,尚且苦哈哈地打了3年,方才挺近到长江一线。东吴如果能有这3年的缓冲时间,未尝不能攻灭蜀汉。
淝水之战地图
2、资源的多寡
打仗打的是国力,拼的是资源。东吴在夷陵之战后占领了扬州、交州和荆州大部,从面积上来说是不小了,从经济上来说,如果放到今天,那几乎把几个经济重地给占光了,然而那个时候的江南地区和现在肯定是没法比的。众所周知,华夏的经济重心长期在关中和关东等地区,江南地区一直到宋朝时期才逐渐成为经济重心,在此之前,江南地区虽说在快速发展,可也有个时间过程。
任何地方的发展首先是要有人,东汉末年,北方诸侯混战不休,相对比较安定的江南因此吸收了不少北方流民,这些人为江南带来了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动了山越人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据相关史料所载,晋灭吴之时,东吴在籍人口有240来万,考虑到士族所掌握的“荫户”,其真实人口数量肯定在这个之上。
两晋相交之际的人口大迁徙
西晋自爆发八王之乱后,中原不宁,大量的中原百姓逃到江南地区避乱,其中规模较大的迁徙就有6次之多,据不完全统计,南迁总人数在百万以上,由此进一步充实了江南地区的人口,尤其是三吴之地,他们和原住民一起大兴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有效提升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程度。据相关史料所载,东晋初期的人口数量达到了540万。
把“荫户”的影响考虑在内,东晋辖区内的士族除了原本的江东士族之外,还有大量的侨姓士族,其“荫户”的数量比东吴多。所以说东晋在攻取成汉之前的人口数量至少是东吴的2倍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东晋的战争动员能力和战争潜力起码在纸面上比东吴要大不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吴为东晋的经济发展提前打下了基础,如果将东吴和东晋对调一下,或许东吴也能够组织更多的兵力,一面防守曹魏,一面进攻蜀汉。
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已属不易
结语都说时势造英雄,江东孙氏能够与“煮酒论英雄”的两位主人公三分天下,自然不是水货。然东吴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没有东晋那么好的条件,东晋能灭成汉,东吴虽说也无时无刻不想灭蜀汉,可受限于各种条件,确实做不到,不是东吴不努力,也不是东晋有多努力,一切都是形势使然,形势让东吴在实力上不如东晋。
换句话说,就东晋司马氏那德性,如果放到东汉末年,绝对是无法达到东吴那个高度的,即使是狡诈如狐的司马懿,也不见得。“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的孙策、“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他们兄弟二人在历史长河中自有一定的分量。
参考文献:
《晋书》
《三国志》
《魏晋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