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钱与母钱、样钱
宫钱的铜质与京局母钱和进呈样钱基本一样,绝大多数母钱、进呈样钱、宫钱的铜质呈金黄和青黄色泽,也有极少数呈现水红色泽。水红色泽的宫钱和无论金黄、青黄、水红色泽的母钱、进呈样钱,其制作工艺基本一样,铜质细腻紧密,币身里面的气泡非常少。
青黄色泽的宫钱:嘉庆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 金刀客旧藏
金黄色泽的宫钱母钱:道光天下太平宫钱母钱 金刀客
金黄色泽的进呈样钱:光绪宝泉当十进呈样钱 金刀客
水红色泽的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 金刀客旧藏 戴书咸丰小平铁母 金刀客
清代大样钱是宫钱
清代学者唐与昆在《制钱通考》当中论述道光制钱时说:“凡系铸供内延钱文,以红铜6成,白铅4成搭配,每文重1钱6分,其内廷应用大样钱文,每年于9月先行咨明内务府,将本年应铸若干串,预行知照户部,照数鼓铸,以备取用”。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得知,清廷每年都按照计划铸造内廷制钱,其重量远远重于流通制钱。宫廷制钱不但直径和重量均大于流通制钱,而且铜质也好于流通制钱。内廷制钱在市面上也可以正常流通,一般情况下可以当作折二使用,到清代晚期制钱极其低劣时,一枚内廷制钱可以置换三枚流通制钱。
争议点:哪些版别是宫廷制钱
清代的历史资料当中确实有宫廷制钱的详细记载,但可惜没有图片相对应,无法给现代玩家一个绝对严谨的答案。老一代藏家认为从乾隆朝开始特铸宫廷制钱,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都有。老一代藏家认为的宫廷制钱就是现在玩家所说的大样。一般情况下咸丰、同治、光绪大样的直径大于26.5毫米,咸丰大样当中有较大者,直径在28毫米之上;乾隆、嘉庆、道光大样的直径大于26.7毫米,有个别大样特别大,甚至达到31毫米。
《故宫清钱谱》所记载:内廷赏赐大制钱
您认为有宫廷制钱吗?如果有哪些版别是宫廷制钱!
乾隆通宝宝泉大样 金刀客
嘉庆通宝宝泉大样 金刀客
道光通宝宝泉大样 金刀客
咸丰通宝宝源大样 直径28.3毫米 重量7.22克 金刀客
清代刻花钱是宫廷所为吗?
市面上有许多精美的清代刻花古钱,除去宣统制钱以外,清朝各个时期都有或多或少的刻花钱。清三代的古钱当中顺治、雍正刻花不多,康熙刻花最多,其中康熙罗汉刻花钱最为出名。乾隆、嘉庆、道光宫钱大样的刻花钱都非常少,其中道光宫钱最少。咸丰京局和地方局大钱有非常精美的刻花钱,并且刻工也有一定的地域风格,京局刻工精细,题材稍显单调,地方局的题材更具民俗和地域风情。同治和光绪刻花钱不是很多,一般出现在当十钱上。宣统制钱一般没有刻花钱,因为宣统制钱直径太小,不够排场,寓意也不尽如人意。
由于顺治、康熙、雍正制钱大型厚重,因此清政府没有特别铸造宫廷制钱。从乾隆朝开始制钱质量大幅下降,清政府为了粉饰朝廷脸面,特铸了一批直径在26.5毫米以上的大型制钱以供宫廷之用。
年号最多的刻花:康熙通宝刻花钱,熙字第一笔竖被刻,非罗汉版式 金刀客旧藏
最著名的刻花:康熙罗汉刻花钱 金刀客旧藏
年号最少的刻花(祺祥除外):道光通宝宫钱刻花钱 金刀客
从历史资料当中没有发现清廷有刻花钱的记载,从已经现世各类刻花钱的题材分析,没有明显的宫廷风格。加之我国古代民间就有佩戴刻花钱的习惯,尤其清朝极为盛行。各类刻花钱的刻工也是精粗不一,许多刻工非常粗朴,应该是民间所为。有极少的一部分清钱刻工极为精湛,或许是钱局工匠所为。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刻工,还是丰富多彩的题材,绝大多数清代刻花钱都非宫廷所为,应该属于民用花钱。
——天眷堂特约撰稿人 金刀客 老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