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去世,留下遗言:不许任何人看到自己遗体

折扇轻摇品茶香 2024-11-29 15:44:31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罗契斯特街公寓中去世。警方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位身穿红色旗袍的华裔老太太已经死亡多日。

更令人心酸的是,她生前留下一句遗言。这个绝代才女,就这样在孤独中结束了传奇而坎坷的一生,徒留无限唏嘘。

风雨飘摇中的童年

张爱玲出生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她的祖父是晚清名臣,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本应出身显赫门第的她,童年却充满了不幸和创伤。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是个吸食鸦片的纨绔子弟,整日花天酒地,对家庭不闻不问。母亲黄逸梵对这样的丈夫彻底失望,毅然决然地离家前往欧洲留学。年仅四岁的张爱玲,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离去,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母亲走后,父亲很快娶了一个和他一样嗜好吸食鸦片的后母。后母心胸狭窄,经常殴打虐待年幼的张爱玲。而父亲非但不管,还把女儿囚禁在家里。

有一次张爱玲病了半年之久,却得不到任何照料。在这样冷漠残酷的家庭环境中,张爱玲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甚至萌生过轻生的念头。

16岁那年,再也无法忍受家庭折磨的张爱玲,选择逃离父亲和后母,投奔已经回国的母亲。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阔别多年的母女重逢,并没有给她带来期盼已久的温暖。彼时战争频发,物价飞涨,母亲没有工作,靠着祖上遗产艰难度日,还要负担张爱玲的学费和生活费。日益拮据的生活,消磨着母女间本就脆弱的感情。

好在张爱玲终于如愿考入了香港大学。然而坎坷的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她。太平洋战争爆发,港大被迫停课。张爱玲不得不再次回到上海投靠母亲。已经另结新欢的母亲对女儿避而不见,无奈之下,张爱玲只能靠自己的笔杆子谋生。

就是在内心满是创痕、时局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张爱玲的文学才华,开始在笔端绽放异彩。1943年,她的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面世,一时间声名大噪。接下来的《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作品,更是奠定了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坛无可撼动的地位。

爱恨交织的不伦之恋

当张爱玲在文学界冉冉升起的时候,引起了上海滩名流们的注意。1943年,身为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的才子胡兰成,读了张爱玲的作品《封锁》后,对她的才华一见倾心,开始疯狂追求这位比自己小14岁的才女。

张爱玲对这个已婚男人的示爱起初非常抗拒。她明白,即便胡兰成再有才华,也改变不了他已有妻儿、是个彻头彻尾汉奸的事实。可是在乱世中渴望爱情的张爱玲,还是渐渐被他的热情打动了。她想,也许这个男人真的可以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家。

于是,在对方的全力攻势下,张爱玲最终点头嫁给了胡兰成。然而婚后的生活,却远非张爱玲想象的美满。整日忙于公务应酬的胡兰成,根本无心陪伴妻子。张爱玲一个人留在租界的洋房里,看着窗外车来车往,内心说不出的落寞。

更让她受伤的是,胡兰成婚后仍然在外面拈花惹草,时常在外留宿不归。张爱玲偶然发现他写给情妇的信,字里行间皆是缠绵悱恻,而对自己却从未有过这般情意绵绵。她这才猛然惊觉,原来胡兰成爱的只是她的才华,并没有真心爱过她这个人。

正当张爱玲在这段婚姻中备受煎熬时,1945年抗战胜利了。作为汉奸的胡兰成为了避免被清算,慌忙逃往香港避难。张爱玲虽然心灰意冷,却依然念着夫妻情分。她将稿费和自己的首饰变卖,悄悄寄给了流亡异地的胡兰成。

物是人非,亡国奴的屈辱身份让胡兰成在港郁郁不得志。他对远在上海的发妻更是疏于联系。有一次张爱玲寄去家书时,胡兰成甚至当着朋友的面将信撕得粉碎。这一幕恰好被友人胡适之子胡思杜看在眼里,事后他写信告诉张爱玲实情,这才让她彻底死了心。

1947年,张爱玲向胡兰成正式提出离婚。就这样,这段爱恨交织的婚姻划上了句号。

在某种意义上,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感情故事,是那个动荡年代知识分子困顿心路的缩影。在个人和国家命运都身不由己的时代洪流中,他们渴望爱情,想要抓住哪怕一线希望,却最终难逃泯灭和破灭的结局。这种悲剧性注定了他们在爱情中的卑微和脆弱。

彷徨无依的异国生活

1952年,心灰意冷的张爱玲离开故土,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她本以为可以在这里重新开始,靠写作事业扬名立万。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在美国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张爱玲的作品反响平平,根本无法和在上海时的辉煌相提并论。

那段时间,张爱玲常常一个人漫步在纽约的街头。面对着车水马龙的繁华盛景,望着形形色色的异国面孔,她感到无比陌生和孤独。

她开始怀念起上海的一切,怀念故乡小巷里飘出的饭菜香,怀念轻柔的吴侬软语。然而故土已远,往事不可追。张爱玲唯有默默把思念埋在心底,继续她在他乡的漂泊生活。

1956年,张爱玲在一次聚会上结识了赖雅。这个比她小12岁的男人,很快用真挚的爱打动了张爱玲久经沧桑的心。赖雅是个温文尔雅的学者,他对张爱玲百般呵护,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被疼爱的滋味。两人迅速堕入了爱河,次年便在台湾举行了婚礼。

顷刻之间,张爱玲不得不从甜蜜的新婚生活中脱离出来,面对残酷的现实。为了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她不得不四处奔波,接一些报刊的零碎写作。张爱玲曾经想过放弃,但看着病床上的丈夫,她咬咬牙,选择了坚持。

在异国他乡,张爱玲和赖雅相依为命。直到1961年,赖雅去世,张爱玲彻底成了一个人。痛失爱侣的她再次陷入低谷,常常会在半夜痛哭。

失去了精神支柱的张爱玲,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为了节省开支,她搬进了一间廉价公寓。即便如此,张爱玲依然入不敷出。她不得不更加频繁地写稿,供给杂志社当"稿工"。

由于背景文化的差异,张爱玲在美国注定不可能达到从前的高度。她的稿酬微薄,有时候写了好几天的稿子,竟只够付一顿饭钱。

一直关心张爱玲的宋淇夫妇,在得知她的窘境后,常常资助她的生活,并时不时从香港和台湾给她寄来慰问品。在宋淇的邀请下,张爱玲偶尔也会回到香港和台湾,采访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用于写作素材。然而这种平静的日子总是昙花一现,一段时间后,张爱玲还是要孤身一人回到美国,继续她的挣扎。

孤寂中走向生命终点

进入七十年代,岁月开始在张爱玲的身上留下了难以掩饰的痕迹。曾经风华绝代的才女,如今两鬓斑白,眼角爬上了密密的皱纹。与衰老一同到来的,还有健康的隐患。长期的操劳和内心的孤独,让张爱玲的身体每况愈下。

随着年事渐高,张爱玲愈发沉默寡言。她不再像从前那样,热衷于参加文学沙龙,与友人饮茶谈天。大多数时候,她把自己关在公寓里,一头扎进写作。除了偶尔出门买菜,她几乎与世隔绝。

让人唏嘘的是,尽管她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创作,但晚年的张爱玲似乎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文采。她的新作常常被退稿,就连一向欣赏她的香港和台湾媒体,也开始冷落她的稿件。出版社曾委婉地提出,希望她能改变笔风,迎合大众口味,但倔强的张爱玲始终不愿妥协。

生活的重担沉甸甸地压在张爱玲单薄的肩头。为了节衣缩食,她甚至开始自己做豆腐,早餐也从牛奶面包改成了稀粥馒头。朋友给她寄来慰问金时,张爱玲总是推辞再三。她说:"我这点出息,还不至于要别人接济。就是穷死,也得死得有尊严。"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享年75岁。根据她的遗嘱,骨灰被撒在太平洋,归于那片养育她一生的故土。

张爱玲去世后一周,遗体才被身边的人发现,随之公布的还有她所立下的遗嘱。遗嘱中的内容简洁却极具深意:

一、去世后立即火葬,严禁任何人看到她的遗体;

二、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葬礼;

三、骨灰撒向空旷、无人之地;

四、所有财产和遗物全部留给宋淇夫妇。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