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历史回顾——二袁争霸之兄弟反目

映天评历史 2023-03-07 08:08:01

考虑到阅读的连贯性,建议先看前一篇。在该篇章中详细讲述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由来、袁绍与袁术真正的血缘关系、袁绍与袁术早期的经历、袁绍与袁术合作铲除宦官集团的过程等。

东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在正文开始前,我想就东汉王朝的衰亡简单说两句,以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汉末乱世的出现。

自汉和帝幼年登基开始,其后的十位皇帝大多早夭,继任者皆为小儿。为免主少国疑,于是外戚辅政,进而发展为专政。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夺回权力,皇帝无能,宦官开始秉政。皇帝死后,宦官势微,外戚卷土重来,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东汉独特的政治格局——外戚宦官交替秉政。

东汉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由这一现象衍生而出,而其根源则是建国后失败的政治改革与豪强地主的尾大不掉。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三公之权(皇权与相权的千古矛盾),刘秀仿效汉武帝设置内外朝制度,致使内朝的尚书台权力极大,成为真正的朝廷中枢。尚书台品秩低职权重,便于掌控,逐渐成为外戚与宦官操弄朝政的便利工具。

东汉依靠豪强地主的力量实现大一统,并最终选择了向豪强地主妥协,导致其势力日渐壮大,逐步进化为累世公卿,经学传家的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据了统治地位。典型代表就是世族与外戚合二为一的权力怪兽——跋扈将军梁冀,独揽朝纲二十年。

除了畸形的政治生态这一根源问题外,持续百余年的汉羌战争则是东汉覆亡的强力助推。为了平定西北无休止的羌人叛乱(西羌族群农耕游牧并重,为了生存,不可避免地与内地汉民发生矛盾冲突),东汉政府先后数次调遣大军征伐,靡费甚巨,给中央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而最终的苦果则是由百姓承担,阶级矛盾愈加深重。

而为了充盈财政收入,大聪明如汉桓帝、汉灵帝,竟双双采取卖官鬻爵的昏招,明码标价,大肆敛财(汉桓帝主要是为了充盈国库,汉灵帝则是一门心思为自己牟利)。购买者到任后,为了获取高额回报,不得不加强贪腐力度,进一步盘剥百姓。曹操亲爹曹嵩就曾花费上亿钱买了个太尉,位列三公。

外戚与宦官的反复内耗,致使朝政日渐萎靡,而党锢之祸的出现使得世家与朝廷离心离德,羌汉战争又造成了国家经济的凋敝,卖官鬻爵则进一步摧毁了民心。当由此而生的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后,黄巾之乱应运而生,为大汉王朝敲响了丧钟。

为了平叛,东汉政府不得不将兵权下放,这为地方武装私人化提供了便利;听信宗亲刘焉的馊主意废州立牧(改州刺史为州牧,执掌一州之全部权利),为地方割据提供了便利;十常侍之乱后,外戚与宦官同归于尽,皇帝彻底没了依靠。

西凉军阀董卓成为天选之子,入主雒阳,窃据权柄,擅行废立,把持朝政,皇帝沦为傀儡,汉室威严尽丧,地方郡守各自为政,形成割据势力,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最后一次合作

董卓主政后,曾施行了一系列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举措(主要是给刘氏宗亲及各大世族代表加官进爵),但都收效甚微。社会舆论一边倒的批判董卓暴政(世家大族可操控社会舆论),最终爆发了由袁绍领导的中原各路诸侯参与的董卓讨伐战。详情参见

这场战争的实质是汉末地方割据势力对东汉政府发动的一场军事叛乱,他们否定汉献帝即位的合法性,以讨伐董卓为名,标榜正义,号召各地郡守起义兵,救国难。

然而,当撕去这层伪装后,讨董更像是一场闹剧,或者说政治作秀。彼时的汉室江山已然处在崩溃的边缘,纵使武帝重生也已无力回天。关于这点,以世家大族为主体的既得利益集团都已心知肚明,只是部分人有些难以接受这个现实罢了(比较有名的像王允、荀彧等人都对恢复汉室有些执念,至于刘备、诸葛亮等人顶多就是喊喊口号而已)。

既然群雄逐鹿的时代已无可阻挡,那参与讨董便是掂量对手,寻找盟友的最佳时机,顺便还能混一个心系天下,忠于汉室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至于出兵与董卓决战,这对于军阀性质的各路诸侯而言纯属无稽之谈。军队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扔到雒阳跟董卓拼消耗毫无意义。保存实力,为将来重新划分天下格局做准备才是正解。

在这场战争中,渤海太守(董卓册封,名义上受冀州牧韩馥节制,治下人口达百万,是冀州第一大郡)袁绍因名望甚著被推举为盟主,掌控河内联军;后将军(董卓册封)袁术接受长沙太守孙坚的投名状(杀死了荆州刺史王叡与南阳太守张咨),割据南阳郡(汉末第一大郡,人口两百多万),掌控鲁阳联军;联军第三股力量则是以曹操为代表的酸枣联军。三路大军彼此互不统属,袁绍只是名义上的领袖,联军各怀鬼胎,无意战事,完全是一盘散沙的状态,唯有曹操和孙坚算是个另类。特别是孙坚,几乎凭借一己之力,生生将董卓赶出了中原。

正当董卓跟孙坚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作为这场闹剧的两位主角——袁绍和袁术则结束了兄弟间的最后一次合作,主动挑起诸侯间的内斗,讨董联盟土崩瓦解,乱世大混战全面开启。

另立新君,兄弟决裂

自二袁相继逃离雒阳后,二者之间的嫌隙便已渐渐滋生。袁术本就瞧不上袁绍的出身,心中只把他当作家奴看待。当初的合作只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的权宜之计,如今海阔凭鱼跃,他袁术自然是要在乱世称雄,而名望比他高的袁绍就是他最大的敌人。

讨董时,袁绍被公推为盟主,这让袁术极为不满。而袁绍屯兵河内,按兵不动,更是令袁术嗤之以鼻(毕竟他手下的孙坚可是把董卓打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讨董联盟建立不久,袁绍便与冀州牧韩馥谋划另立新君,以期在未来的争霸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虽然汉室衰微的事实人尽皆知,但名义上这个王朝还存在,依旧是华夏正统。而乱世初期,群雄并起,并不存在绝对的强者,合纵连横还是争霸战争的主要手段。因此,对于来自朝廷的旨意,无论是否执行,至少在明面上各方势力都会选择遵从。否则一旦被扣上抗旨不遵,藐视皇权,篡逆谋反的帽子,就会在政治上陷入极大地困境,甚至招致群起而攻。这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力,也是董卓和后来的曹操手中最大的杀器。

经过反复商议,袁绍与韩馥共同选定了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此人在宗室中德高望重,治理幽州期间,深得各族百姓拥戴,颇有贤名。更为重要的是,此人乃皇室旁支,号召力有限,便于掌控。

此事若成,袁绍以拥立之功,配合其家世名望,其盟主之位的含金量将极大加强,位列三公必然顺理成章,那汝南袁氏可就成了五世三公了。以此为凭,袁绍便可图谋觊觎已久的冀州,而州牧韩馥不过庸碌之辈,不得人心,被踢出局是必然之事。

刘虞即位,东汉王朝便形成了分裂事实,汉献帝的影响力将会大打折扣,董卓便无法利用皇权干涉关东诸侯的争霸战争。

当然,分裂的后果必然也会导致国内局势更加混乱,不过对于袁绍这些野心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幽州人口少,多边患。天下大乱后,必然要依靠冀州的支持来稳定局势,如此一来,袁绍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对外征伐也将获得朝廷大义名分,挟天子以令不臣,试问天下,谁人能挡。

一旦时机成熟,迎接刘虞的或许就是一杯甘冽的鸩酒,然后一个年幼的宗室将被扶持上位,由袁绍辅政。等清除掉所有反对势力后,小皇帝躬行禅让,这大汉天下就可改姓袁了。

至于韩馥,只能说是政治智慧缺失,拥立之事他能获得的好处比之袁绍差之千里,为他人做嫁衣,注定悲剧结尾。

袁绍将想法提出后,各路诸侯鉴于其威望,大都投了赞成票,唯独曹操(汴水一战,被徐荣击败后,曹操离开酸枣,屯兵河内,投向袁绍)坚决反对,并对袁绍颇为失望。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愿意相信,当时的曹孟德还是那个满腔热血,不忘初心,矢志中兴汉室,马革裹尸的国之栋梁。

同样反对的还有袁术,与曹操的忠诚不同,袁术纯粹是私心作祟。他本就瞧不起袁绍,而且清楚的知道袁绍就是他夺取天下最大的阻碍,挫败袁绍的一切图谋是他的必然选择。

此外,袁绍的举动,也令董卓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忙以朝廷名义对刘虞加官进爵,百般笼络,试图激发其忠君报国之心,以扼杀袁绍的图谋。

尽管事情进展不顺,袁绍还是一意孤行,遣使入幽州,结果不出意外,遭到了刘虞的严词拒绝。袁绍心有不甘,便退而求其次,希望刘虞能领尚书事(执掌中枢,拥有最高行政权力),为各路诸侯封官,以方便他们在日后的争霸战争中占据一定政治优势。刘虞当然不傻,以投奔匈奴为威胁,再次拒绝。袁绍无奈,只得作罢,他可不想背上一个逼迫宗室重臣逃奔异族的恶名,那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另立新君的闹剧过后,袁绍、袁术两兄弟公开决裂,彻底走向了敌对。

未完待续……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