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中,反潜机机组运用声呐浮标与磁异探测器对目标海域实施网格化扫描,并通过数据链实时回传潜艇坐标。太平洋舰队一艘“基洛”级柴电潜艇以静音模式机动,测试反潜体系探测极限。与此同时,运输航空兵完成多批次人员物资紧急转场,救援直升机演练了外挂架精准投送与水面遇险船只快速响应,展现战时保障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俄军同步启动舰艇编队实弹射击演练。4月8日,“苏维埃港”号反潜舰曾在同一海域使用火箭深弹与鱼雷“摧毁”模拟敌潜艇,AK-176舰炮对岸基目标实施火力覆盖。分析指出,俄军通过“空中追踪+水面猎杀”组合拳,验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反介入作战效能。
战略投射:太平洋舰队突击战备常态化此次演习隶属于俄国防部4月14日启动的太平洋舰队突击战备检查框架,该行动共调动167艘舰艇(含12艘潜艇)、89架军机及2.5万名官兵。克里姆林宫此前强调,此类不预设脚本的突击检查旨在“粉碎潜在侵略者冒险企图”。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俄军在日本海开展反潜演练频率同比上升40%,且多选在美日联合军演窗口期实施。
地缘暗涌:日美警戒升级与区域力量重组俄军密集动作引发日本防卫省高度紧张。日方监测数据显示,俄太平洋舰队现役舰艇中,包括8艘战略核潜艇与15艘攻击型潜艇,其“奥斯卡-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可携带72枚“口径”对陆攻击导弹,对第一岛链形成战略威慑。而美海军第七舰队4月初刚结束与日本自卫队的反潜联演,P-8A巡逻机常态化驻泊横须贺基地。
军事观察家指出,俄方通过高频次实战化演练,既巩固对北方四岛的实际控制,也为中俄海上联合巡航提供战术策应——2024年7月,两国舰艇编队曾穿越大隅海峡完成反潜协同训练。当前西太平洋“水下暗战”持续升级,区域安全格局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