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春意渐浓!走进曹妃甸第一中学静听校园春日妙曲

蓝天巡游 2025-04-10 08:49:48

编者按:

教育如春风化雨,校园的一草一木皆可成诗。在曹妃甸第一中学,春天不只是季节的更迭,更是教育生命的律动。本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校园的春日画卷,在草木光影与师生日常中,探寻教育最本真的温度——那里有生命的拔节、思想的碰撞,以及时光沉淀的温柔力量。下面,一起跟随庞新宇老师的文字,感受这份独特的校园诗意。

春意渐浓,走进曹妃甸一中

曹妃甸第一中学 庞新宇

清晨推开办公室的窗,西府海棠的清香裹着晨雾漫进来。从远处望去,庠澄湖面泛着细碎的银光,三两学生背着书包从小路经过,他们的影子投在春晖园的小径上,像跳动的音符。这是我与曹妃甸一中共同经历的第二个春天,那些被时光浸润的风景里,藏着这所校园最动人的模样。

草木会说话

总能在转角遇见惊喜。楼前的金钟连翘总在清明前后率先明艳,嫩黄的花簇在料峭春风里摇曳,像一群踮着脚尖张望的孩子。楼后的榆叶梅则要矜持些,待暖意再浓几分,才肯将粉白的花苞次第打开。最动人的当属教学楼间的西府海棠,四月里层层叠叠的粉云,常有学生趁着课间十分钟,在落英缤纷里轻轻走过。

新入职时,我特意认过这些草木,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庠澄湖的柳树抽新芽时,总伴着晨读声”,这些画面带着温度。如今我也常在午后,看见阳光透过廊架斜斜切下光斑,混着远处操场的哨音,竟有种奇妙的韵律。

时光的注脚

特别喜欢大课间时的知行园,总有人快步穿过,衣角带起的风掠过刻着《一中赋》的文化石;也有人静静站在池边,看池中锦鲤划开水面。这时候的校园像被春风唤醒的画卷,每个角落都晕染着不同的青春底色。

去年,某个班级在春晖园观察植物,有个学生说:“老师,荷叶的排水原理和议论文的破题技巧好像啊,都要先找到支点。”这话让我想起一中的办学理念“尊重·激励”的深意——最好的启发,原就生长在这样真实的触碰里。

向光而行处

食堂到宿舍一路,榆叶梅今年格外茂盛。这让我想起教师发展中心的“每天一研”,青年教师向老教师探讨教学经验,在空教室反复推敲教学设计,何尝不是在扎根生长?上周的作文研讨会让人记忆犹新,“审题得法,思辨有方”,“事物的生长规律"如同“榆叶梅的花期”,从“因果关系的哲学思考”到“庠澄湖的涟漪”,理性与诗意竟如此契合。后排青年教师的听课笔记中,藏着教学相长的密码。

课间走过齐芳园,总能看到值日生在清扫林荫道。他们弯腰捡拾落叶的背影,与教学楼亮起的灯光构成温暖的画面。或许这就是“忠毅勤实,笃知修远”校训最朴素的诠释: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沉淀出光芒。

此刻望向窗内,教室里学生奋笔疾书,他们低头写字的样子,像极了校园里那些安静生长的花木。当尊重化作松软的春泥,当激励化作细密的春雨,教育便有了最本真的模样——不是喧闹的表演,而是静默的滋养。这个春天,曹妃甸一中教师依然愿意做忠实的守望者,陪伴每颗种子在属于自己的季节破土。

文章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

0 阅读:2

蓝天巡游

简介: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