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研究:长白头发的人不易患癌?是科学还是谣言?真相来了

敏博看健康 2025-03-26 16:54:36

南京的初春,空气里还带着几分湿冷。50岁的王叔站在自家阳台上,手里拿着一面小镜子,乐呵呵地照着头发。他咧嘴一笑,对着厨房忙活的老伴儿李姨喊:“你看我这白头发,多精神!网上说长白头发的人不易患癌,我这是健康象征!”李姨端着一盘刚炒好的青菜走出来,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50岁头发白成这样,还笑得出来?我看你是肾虚了吧!”王叔一听就不乐意了,拍着胸脯反驳:“瞎说啥呢!这是科学,哈佛大学研究过的,你嫉妒我比你健康!”

王叔,50岁,南京本地人,退休前在一家国企当了20多年电工。他身高1米70,体重68公斤,模样硬朗,年轻时爬电杆修线路,眼都不眨。可这几年,身体开始“松懈”。高血压查出来5年了,药吃得不老实,血压忽高忽低。头发也白得快,40多岁就冒出几根,50岁时半头银丝,同事笑他“未老先衰”,他倒不以为意。最近,他刷手机时看到一篇网文,标题醒目:《哈佛研究:长白头发的人不易患癌!》,文章里“医学专家”“科学证据”写得头头是道,他一看,乐了,心想:这白头发原来是福气!

可李姨不信。她50岁出头,做了一辈子会计,头发还黑得发亮。她总觉得王叔头发白得蹊跷,怀疑是身体出问题。两人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王叔认定自己“健康”,李姨担心他“肾虚”。这“长白头发不易患癌”的说法,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有人信誓旦旦,有人嗤之以鼻。到底是科学还是谣言?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事儿,带王叔和大家看看真相。

从电工硬汉到“白发乐天派”

王叔,50岁,典型的南京老大哥,年轻时干活麻利,爬电杆修线路从不喊累。他不抽烟,酒喝得少,平时爱吃鸭血粉丝汤,日子过得简单。可年纪大了,身体开始“找茬”。高血压5年前查出来,收缩压常在150mmHg晃悠,医生开了降压药,可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嫌麻烦。血脂也偏高,体检时医生叮嘱他少吃油腻,他嘴上答应,转头还是老样子。

头发白得早,是王叔的一大“标志”。40岁时,鬓角冒出几根白丝,他没在意。45岁后,白头发像开了挂,头顶一片银光,50岁时半头白了。同事开玩笑:“老王,你这头发白的,比我们厂长还像领导!”他笑笑,觉得自己精神头还行,没啥大毛病。可李姨不这么想。她总念叨:“你这头发白的,太不正常,得去查查肾!”王叔不服,每次都顶回去:“年纪大了都这样,你懂啥!”

直到前阵子,他刷手机看到那篇网文,标题写着“哈佛研究”,内容说白头发能降低癌症风险。他眼睛一亮,心想:这不就是我的“科学依据”吗?他把文章转发给李姨,得意地说:“看吧,我这白头发是福气,不是病!”李姨瞅了一眼,半信半疑:“哈佛研究?我咋觉得不靠谱?”两人争执不下,王叔认定自己“抗癌体质”,可真相到底如何?

“白发抗癌”传言:从哪儿来的?

“长白头发的人不易患癌”,这说法听着新鲜,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2021年,网上疯传一篇帖子,标题醒目:《最新的研究显示,生白发并非一无是处——它能降低你患癌症的风险!》。文章里提到“哈佛大学”“医学专家”“科学发现”,言之凿凿,说白头发跟癌症风险低有关。王叔一看,信了八成,心想:这下有理了!

可这文章哪来的?追根溯源,它是英国《每日邮报》某篇报道的“中文版”。原报道提到一项2009年的研究,研究者是日本科学家西村惠美,曾在哈佛工作。她研究小鼠毛发变色,跟癌症扯不上边。可英国记者采访了西村的前同事、哈佛皮肤科主任费希尔教授,费希尔随口说了句:“毛发变色可能跟肿瘤机制有关。”记者一渲染,中文网文再一“加工”,就成了“哈佛研究:白发抗癌”。王叔看到的,是这层层误传的“成品”。

医生听完,直摇头:“这纯属谣言,研究压根没这结论!”可王叔这样的老百姓咋知道?他只觉得“哈佛”俩字够硬,信了。可真相呢?得从科学讲起。

白发咋来的?跟癌症有啥关系?

先说白头发咋回事。头发颜色靠黑色素,由毛囊里的黑色素细胞生成。年纪大了,细胞老化,黑色素少了,头发就白了。王叔50岁半头白,正常得很。医生说,白发主要有3个原因:

**年龄。**40岁后,黑色素细胞功能衰退,白发多起来。**压力。**精神紧张,氧化应激增加,黑色素细胞“罢工”。**遗传。**王叔爸妈40多岁就白头,他“遗传”也不奇怪。

李姨说的“肾虚”呢?中医讲“肾主发”,但科学上,肾功能跟白发没直接联系。王叔肾没问题,白发纯属自然老化。

那白发跟癌症有啥关系?2009年,西村惠美的研究用小鼠做实验,发现氧化应激(自由基堆积)会让毛囊细胞受损,毛发变白。她推测,这种应激可能跟细胞保护机制有关。可研究压根没提癌症,更没说“白发抗癌”。费希尔教授的“解读”,是个人猜想,没数据撑腰。中文网文却把这猜想夸成“科学结论”,害王叔白高兴一场。

医生说:“白发是老化信号,跟癌症风险没因果关系。”中国抗癌协会数据也证明,癌症跟年龄、基因、生活习惯有关,白发不是“护身符”。真相:白发抗癌?没这回事!

癌症风险咋来的?白发帮不上忙

癌症咋来的?医生掰手指头给王叔算:

**基因。**家族史强的人,风险高。**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熬夜,癌症爱找。**环境。**污染、辐射,也是推手。

王叔不抽烟喝酒,可高血压、血脂高,血管硬化风险不小。医生说:“你这情况,心血管病比癌症更得防。”数据显示,中国男性50岁后,肺癌、肝癌多发,跟白发没半毛钱关系。白发多的人,比如70岁老人,癌症率高,不是因为白发,而是年纪大了。

网上还有人说,白发是“排毒信号”,能防癌。医生笑:“胡扯!头发白了,毒素照样堆,癌症该来还来。”王叔听完,傻眼了:“那我这白头发,不白高兴了?”

王叔的体检:白发没用,健康得靠科学

李姨不放心,拉着王叔去医院查了个遍。结果呢?血压还是高,血脂没降,肾功能正常,癌症标志物也没异常。医生拍拍他肩膀:“你这白头发,跟癌症没关系。健康得靠管血压、降血脂,别指望头发救命。”王叔讪笑:“我还以为白发是福气呢!”

医生给他开了他汀类药降脂,叮嘱每天走6000步,少吃油腻。王叔老实照办,血压稳了,人也精神了。他跟李姨说:“看来头发白不白,没啥用,还是得听医生的。”

科普延伸:防癌咋办?

癌症咋防?医生给了真招:

早筛。50岁后查肺CT、肝彩超,揪出苗头。**改习惯。**少油少盐,多吃菜水果,别熬夜。**管慢病。**高血压、高血脂控好,别让血管硬化添乱。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说,70%的癌症能靠早发现治好。白发不是“护身符”,科学才是王道。

结尾:白发无功,健康靠行

王叔坐在阳台,看着李姨忙活晚饭,手里端着杯白水。他笑着说:“这白头发,顶多让我显老,抗癌是没戏了。”网上的“哈佛研究”,不过是谣言一场。他用教训告诉咱:长白头发不易患癌?假的!健康不是靠头发,是靠科学管身体。

你呢?还信白发能救命吗?

参考文献:

西村惠美,《氧化应激与毛发变色的机制》,《自然》(Nature),2009年第458卷。《癌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21年版。《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报告(2022)》,国家卫健委。《高血压与心血管病管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0年版。
0 阅读: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