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师眼疾病逝 司马昭许昌接班猛将文鸯在乐嘉城夜袭司马师大营时,司马师因受到惊吓导致眼部伤口撕裂,眼珠外露。虽然司马师强忍剧痛坚持到叛乱平息,但却因伤口严重感染,很快卧床不起。
司马师无法坚持到随大军一起班师回朝,于是让参军贾充暂代指挥军队,自己先赶回洛阳治病。快到许昌时,司马师病情突然恶化,急命留守洛阳的弟弟司马昭火速赶往许昌。
司马师膝下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司马懿曾让司马昭把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做养子,但此时司马攸只有9岁,尚且年幼。让司马昭赶往许昌,显然就是为了交接班。
司马昭,字子上,司马懿次子,司马师胞弟,母亲是司马懿嫡妻张春华。
司马昭出生于公元211年,比司马师小三岁,此时44岁。东兴之战惨败后,司马昭作为前线主帅被司马师撤销爵位,成为当时唯一被处罚的将领。后来蜀汉姜维出兵陇西,司马昭奉命西征,和雍州刺史陈泰一起大败姜维,司马昭因功恢复新城乡侯爵位。曹髦继位后大赏群臣,升司马昭为高都侯,并增加两千邑户。这次司马师率军平定毌丘俭淮南二叛,司马昭奉命以中领军之职留守洛阳。
司马昭知道事态紧急,以最快速度赶往许昌,见到了弥留之际的哥哥司马师。司马师把司马昭的职务由中领军升为卫将军,除此外,兄弟之间说了什么,司马师如何交待后事,等等,史书没有任何记载。
就是这么出乎意料,无论是文鸯还是司马师,还是那些战前极力劝说司马师亲征的傅嘏、王肃等人,谁也不会想到一次普通的夜袭大营最终竟然要了司马师的命。
这就是司马师的命。
公元255年2月,司马师病逝于许昌,时年47岁,后被葬于洛阳邙山峻平陵。自公元251年父亲司马懿病逝,司马师执掌曹魏大权仅四年。
不管后来的司马炎做了什么,仅依据史实而论,司马懿和司马师父子掌权的六年里,曹魏由曹爽时期肉眼可见的衰败重新转入欣欣向荣,与蜀汉、东吴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这期间,曹魏朝纲整肃,律令严明,人才选拔更是不拘一格,邓艾、王基、石苞等一批寒门才子得到重用,这在世家大族把持朝野内外的魏晋时期难能可贵。
司马懿父子在生活上崇尚节俭,排斥奢华,拒绝大兴土木。对外东征西讨,亲力亲为,牢牢掌握对阵东吴和蜀汉军事斗争的主动权。
司马懿父子性格上很相似,平时刚毅隐忍,行动起来铁腕决绝。奖励功臣毫不吝啬,对待政敌心狠手辣。同为托孤大臣,司马懿能忍耐曹爽专横跋扈长达十年,而司马师宁可咬碎被褥也不愿让外人知道伤情。何晏、李丰、夏侯玄、毌丘俭,哪怕是年轻时的旧友,诛杀三族时也毫不手软,冷酷得让人胆寒。
关于司马师,此处还有一桩疑案值得一说,就是所谓的司马师杀妻案。
史书记载,司马师第一任正妻叫夏侯徽,是名将夏侯尚的女儿,也是夏侯玄的异母妹妹。关于夏侯徽,《晋书.景帝纪》(即司马师传)中没有任何提及,仅记载在《晋书.后妃传》里,且内容只有寥寥几句。
“景怀夏侯皇后,讳徽,字媛容,沛国谯人也。父尚,魏征南大将军…后雅有识度,帝每有所为,必豫筹画。魏明帝世,宣帝居上将之重,诸子并有雄才大略。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时年二十四,葬峻平陵…后无男,生五女。”
此处“帝”就是司马师,因为后来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司马师为晋景帝,司马昭为晋文帝。“景怀夏侯皇后”以及“后”都是指夏侯徽。
这段文字大致意思如下:
“夏侯徽举止文雅且很有见识,无论司马师做什么事都会先找夏侯徽商量。魏明帝曹叡时期司马懿位高权重,几个儿子都有雄才大略。夏侯徽因为知道司马师有不臣之心,而自己又是皇帝的外甥女,因而受到司马师忌惮,最终在曹叡青龙二年,即公元234年将司马徽毒死,夏侯徽死时年仅24岁。夏侯徽一共生了五个女儿,没有儿子。”
关于司马师毒死妻子夏侯徽的事,虽然记载在正史里,但细究起来疑点重重,根本经不起推敲。
先看事件背景,也就是曹叡在位期间。
曹丕和曹叡在位期间牢牢掌控大权,不管是司马懿还是曹真、曹爽都只是高级打工仔。曹叡严重鄙视清谈之风,曾下诏罢免了一大批当时喜好谈玄的年轻文人,包括何晏、夏侯玄、邓飏、诸葛诞、李胜、李丰、傅嘏等等,当然,也包括司马师。这就是曹叡在位期间著名的“浮华案”。
夏侯徽死于公元234年,时年24岁,而司马师当时26岁,正因浮华案被罢官,在家无所事事。而234年的司马懿,正在关中跟诸葛亮斗得你死我活。魏明帝曹叡则刚满30岁,年富力强。
儿子在家无所事事当公子哥,老子在外南征北战为曹魏打拼江山,而皇帝曹叡年富力强,牢牢掌控大权。这种情况下司马懿父子能有什么不臣之心?想谋反?笑话,司马家族那会根本没这个能力,也没那个胆量。
直到夏侯徽死后五年,曹叡在239年病逝时,还把司马懿选为托孤大臣,和曹爽一起辅佐小皇帝曹芳。如果司马懿很早就有不臣之心,这么多年里精明的曹叡能看不出来?
而且,别说那个时候,即便到现在司马师也只是权臣,和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权臣一样,尽管能呼风唤雨,但没有任何史料显露出司马师有取代曹魏的“不臣之心”。以后到了东晋,读王敦、桓温的故事时,你就知道什么叫不臣之心。
所以,说公元234年时司马懿父子就有不臣之心,道理上根本说不过去。
另外,司马师做什么事都要和夏侯徽商量,而且一共五个女儿都是夏侯徽所生。后来司马师又先后续娶了两位妻子,包括泰山羊氏的羊徽瑜,但却一个孩子也没生。夏侯徽死时仅24岁,这个年纪连生五个孩子,而且夫妻间又事事商量……这些恰恰说明司马师和夏侯徽感情非常好,所以说司马师毒死夏侯徽,情理上也说不通。
最后,夏侯徽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女,夏侯家和曹家本就是一家,是皇亲国戚,史书也专门强调夏侯徽是“魏氏之甥”。且不说当时无官无权的司马师是否真敢毒死这样身份的人,从事后司马师竟然未受到任何处罚来看,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吗?夏侯徽的娘家人那帮曹氏宗亲都是吃素的?皇帝曹叡竟能视若无睹?这些从道理上完全说不过去。
所以说司马师毒杀妻子夏侯徽一事非常不可靠,很可能是当时的人为了突显司马家族早有异心且冷酷无情而杜撰出来的。司马懿父子对政敌确实冷酷无情,但不代表司马懿父子就是冷酷无情的人,否则司马家族在当时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人望,能把那么多朝廷大臣都团结在身边。
历史有时扑朔迷离。
无论如何,司马师时代过去了,司马昭时代来临了。
2、曹髦有意夺兵权 陈泰狄道破姜维
当初曹髦被司马师和郭太后相中,从邺城赶往洛阳继承皇位时,一路上的言谈举止令人刮目相看,也让人记忆深刻。尽管当时曹髦只有十三岁,但却有理由让人相信,如果不是被权臣架空,曹髦本应是曹魏继曹叡之后又一位精明强干的君主。
后来,司马师曾问钟会如何评价曹髦,钟会的回答是:“才同陈思,武类太祖”。陈思就是陈思王曹植,因为曹植生前的爵位是陈王,死后谥号是“思”,所以也被称为陈思王。太祖当然就是曹操。有曹植的文,又有曹操的武,典型的文韬武略,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然而,正是这个文韬武略才注定了曹髦的悲剧人生。倘若他的对手不是司马家族,而是曹爽那样的草包,或者曹髦本身就是个草包,像刘禅那样,结局则会大有不同。
这次司马师平叛途中突然病逝,让这位上台仅仅只有一年的小皇帝看到了机会,于是不经意间向世人展现出他不甘做傀儡的一面。
司马师病逝后,曹髦身穿素服亲自赶往许昌给司马师办了个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结束后曹髦返回帝都洛阳,但却给司马昭留下一道圣旨:
“现在淮南叛乱刚刚平定,南方局势整体尚不稳定,需要一位得力重臣稳定大局。放眼朝堂只有您才能担此大任,所以您可以留在许昌坐镇,这样即能拱卫京都,又能威慑南方。至于军队,就让尚书傅嘏(gǔ)带回京城,您就不用费心了”。
曹髦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让司马昭脱离军队失去兵权。如果能借此削去司马家族的兵权,对曹髦来说就是天大的喜事。
只是,此时的司马家族在朝野根深蒂固,岂是一个十四岁孩子这点小伎俩就能搞定。
诏书先到了钟会手里。
大多数人认识钟会是因为小说《三国演义》,在三国末期和邓艾一起灭了刘备建立的蜀汉。因此很多人可能认为钟会是一名武将,实际上钟会文武全才,甚至文的一面更有成就。
钟会出身颖川钟氏,父亲是曹魏太傅、大书法家钟繇。钟繇也是文武全才,曹操时期就因镇守关中军功显赫被拜为太尉,后升太傅,位极人臣。钟会以秘书郎职务起家,高平陵事变后被司马懿升为中书侍郎。后来因为受到司马师赏识,钟会一直作为司马师的重要幕僚,和傅嘏一起出谋划策。
至于傅嘏,前番早就说过,曹爽掌权时因为得罪何晏被罢免官职,后来被司马懿重新启用,在担任河南尹期间政绩卓著,之后一直受司马懿和司马师父子重用。
所以,钟会和傅嘏可都是司马家族的铁杆粉丝。
钟会一拿到诏书就看穿了曹髦心思,立即找到傅嘏商议,让傅嘏上书曹髦,坚持和司马昭一起率军返回洛阳。
看到没有,都没用司马昭出面,曹髦这个小伎俩就被破解了,最终仍旧是司马昭率大军返回洛阳,依旧牢牢掌控曹魏军政大权。至于曹髦的诏书,不过就是一片浮云,你又能怎么样呢?
事后,钟会因此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傅嘏常常劝谏:“你志向远大,但现在能力不足以实现这些志向,你难道不该老老实实谨慎低调一些吗?”。钟会如何答复,史书没有记载,但根据他后来的表现,显然没把傅嘏的话放在心上。
钟会虽然能力出众,但为人过于高调,居功自傲,这也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一切皆有来由的。
等司马昭再次回到洛阳时,身份和之前离开洛阳显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就像当年司马师最初接替司马懿掌权一样,作为皇帝的曹髦虽然很不开心,但还是得硬着头皮把一堆能加的头衔全给司马昭加上。几个月时间里,大将军、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等等官职,还有剑履上殿、奏事不名、九锡、假皇钺这些特权,陆续都扣到司马昭脑袋上,爵位也由高都候升为高都公。
不过对于剑履上殿、奏事不名、九锡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司马昭觉得还不是时候,毕竟刚刚掌权,于是也学着老爹和哥哥当年一样,来个“固辞不受”。
钟会事后被升为黄门侍郎,爵位由先前没有封地的关内侯升为东武亭侯,食邑三百户。傅嘏爵位升为阳乡侯,增加食邑六百户,加上原有的六百户,共有食邑一千二百户。不过傅嘏回到洛阳几个月后就病逝了,其子傅祗(zhī)继承了阳乡侯爵位。后来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晋怀帝司马炽被汉赵军队俘虏,时任司徒的傅祗曾组织晋室残余,募集义军营救司马炽,行动失败后郁郁而亡。
司马昭虽然能力上不及哥哥司马师,但显然并非曹爽、孙峻那样的草包,司马昭并不贪恋虚名,他知道最重要的是如何能继续牢牢掌控这个国家。司马昭很清楚,虽然经过父亲和哥哥多年苦心经营,司马家族已根深叶茂,但反对派依旧存在,那些人都在暗处,隐藏的很深,他们不动你就很难发现。
比如这次平定毌丘俭淮南叛乱的功臣之一、原豫州刺史诸葛诞就是其中之一。
诸葛诞在战后因攻占寿春并追杀东吴孙峻有功,由豫州刺史升为征东大将军,爵位升为高平侯,驻地迁到寿春,成为镇守淮南的主帅。
诸葛诞早在李丰谋反案之后就已经显现出异常,在豫州刺史任上时常常倾尽府库钱粮来赈济周边百姓,还经常无故赦免当地罪犯,这些都是为了最大限度获取当地民心。这次转任扬州,诸葛诞又在境内招募了数千名侠义之士作为死士豢养,以备不时之需。
虽然还没有任何征兆显示诸葛诞要举兵谋反,但显然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如何对付像诸葛诞这样手握重兵的地方镇将,司马昭还得继续多动脑子想出好办法,但眼前却有一件更着急的事需要马上处理。
蜀汉姜维又出兵了。
公元255年8月,姜维不顾朝野反对带着车骑将军夏侯霸和征西大将军张翼,率数万兵马进驻陇西枹罕城(枹音fú,枹罕位于今甘肃临夏州临夏县境内),随后一路向东,再次直驱曹魏所辖的狄道(今甘肃定西市临洮县境内)。
姜维这辈子算是跟狄道杠上了,对手从之前的郭淮换成现在的陈泰,再到后来的司马望和邓艾。
曹魏征西将军陈泰一面派雍州刺史王经率军火速赶往狄道设防,一面六百里加急向洛阳报告。
司马昭得到消息后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先任命长水校尉邓艾为“行安西将军”,就是兼任、代理安西将军,率军急赴关中配合陈泰抵御姜维,随后又派太尉司马孚作为后继,增援陇西。邓艾此前在平定毌丘俭淮南二叛之后由兖州刺史升为长水校尉、方城乡侯。
陈泰让王经抵达狄道城后闭城坚守,不得出战,待自己率关中兵马赶到后再一起进攻姜维。可是王经抵达狄道后,认为姜维长途跋涉孤军深入,想趁姜维立足未稳时大举出击,一举将姜维击溃。
因而王经到了狄道后并未驻留,接着就率数万大军渡过洮水(即洮河,甘肃临洮境内段)继续西进,结果在洮水西岸被姜维大败,数万大军逃的逃死的死,最后王经仅带着残存的一万兵马逃回狄道。而此时陈泰带着关中援军刚刚抵达陈仓(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境内)。
大败王经之后,蜀汉征西大将军张翼劝姜维见好就收:“将军可就此止步,不可再东进,若继续进军则连此次大功也会被抵消,完全是画蛇添足”。
张翼此前就反对出兵,现在又反对继续进军扩大战果,好像处处和姜维过不去,这让姜维大为恼怒,指着张翼鼻子大骂一通,然后令旗一挥,大军东渡洮水,兵围狄道。
得知王经大败后,陈泰加速行军,很快抵达陇西,前面不远便是狄道城。
陈泰打算一鼓作气直接杀到狄道城下,和王经里应外合夹攻姜维,可帐下诸将却纷纷反对:“王经刚刚大败,贼兵气势正盛,我们率领的又都是一些从关中临时调集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在大败之后以乌合之众去进攻气势正盛的精锐之敌,这如何能取胜?古人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孙子兵法》上也说:‘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这些说的都是舍小而取大的意思。将军不如占据险地,先求自保为主,然后静观其变,待姜维露出破绽后再趁机出兵,一战而胜。这才是好办法”。
陈泰却坚持直接进攻:“姜维这次以轻兵孤军深入,正想借野战一击必胜。王经本应高壁深垒,不与出战,挫败蜀军锐气。可王经却坚持出兵,正中姜维下怀,最终惨败而回。如果姜维趁胜进军,绕过狄道,攻占栎阳这种粮草充足的城池,站稳脚跟后募集四方百姓,吸纳羌、氐胡人,然后向东争夺陇西、关中,这才是我最担心的。结果姜维却集中兵力攻打狄道这种坚固小城,必然耗尽精力,遭遇挫败。攻守之势差别巨大,主客之道亦有不同,兵书上说攻城战车需要制造三个月,堆土成台也要耗时数月,因此姜维这种轻装奔袭的军队根本不擅长攻城。姜维孤军深入,粮草难以为继,此时困在狄道城下,正是我们全速进军的好时机,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洮水像一条长长的带子把蜀军围在里面,只要我们能抢占高点居高临下,蜀军必败无疑。诸位怎会觉得不适合进攻呢!”。
陈泰下令大军攀上高城岭(狄道东,位于今甘肃定西市渭源县西),然后趁夜沿山岭秘密行军,绕过了姜维预先设好的伏兵,在天亮前抵达狄道城东南的高山上。
随后,陈泰一声令下,鼓角震天,火把通明,魏军居高临下,从山上呐喊着杀向狄道城外的蜀军。
狄道城中,王经和将士们见救兵赶到,顿时欢呼雀跃,士气大振。
姜维完全没想到曹魏援军竟来得这么快,还绕过了自己所设伏兵,一时惊恐万分,哪里还有心思攻城,当即下令撤消对狄道的包围,返回大营。
双方随后僵持数日,陈泰放风说要派兵截住蜀军退路,最终迫使姜维放弃此次进攻,向南撤到钟提城(今甘肃陇南市成县西北)驻守。
狄道之围解除。陈泰安抚好军民百姓后也撤至上邽城(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境内)防守。
邓艾在陈泰抵达狄道之前率援军赶到,虽然在这次战斗中并未大放异彩,但仍参与了后续小规模战斗。战后邓艾被正式任命为安西将军兼护东羌校尉,从此驻守陇西,接替陈泰成为姜维的直接对手。此后数年里,邓艾多次大败姜维,威震巴蜀,将姜维死死封在陇南,不能北上一步。几年里,邓艾的职位也从安西将军升为镇西将军,爵位升为邓侯,直到最终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成为曹魏在西部地区最高军事将领。
因为邓艾,姜维屡战屡败,同时在蜀汉内部受宦官黄皓迫害,最终姜维无奈前往沓中(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境内)屯田种麦。公元263年,邓艾联手钟会灭亡蜀汉,姜维兵败投降。
此战后,王经因战败被撤去雍州刺史职务,调回京城改任司隶校尉,邓艾部下诸葛绪接替王经担任雍州刺史。诸葛绪出身琅琊诸葛氏,和诸葛亮同族。
邓艾出身寒门,原本根本没有机会大展宏图,只因偶然被司马懿看中,从此平步青云,所以邓艾对司马家族颇为感激。
西北有了邓艾这样的亲信坐镇,司马昭当然再放心不过了,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那些躲在暗处的反对派了,而且司马昭的办法很快就想出来了。
3、贾长史设计试探 诸葛诞淮南三叛司马昭掌权之初担心权力不稳,便考虑主动出击,设法除掉暗藏的反对派。
主子有了需求,自然就有下属设法成全。这次替司马昭出谋划策的是司马家族一个死忠粉,也是此后的重量级人物,曾经对曹魏忠心耿耿的前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贾充。只是与父亲截然不同,早在司马师时代贾充就已成为司马师心腹。
司马师平定毌丘俭淮南二叛时,贾充作为大将军参军跟随司马师左右,司马师病情恶化急返洛阳时曾把军权临时交给贾充掌管,司马昭接任大将军后仍把贾充留在身边任大将军司马,不久又转任大将军左长史。
贾充出的主意是派心腹慰劳驻守东南西北四个战区的军事主管,也就是四征将军,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魏晋时期,四征将军中间往往还要加一个“大”字,如征东大将军。
四征将军是驻扎在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级别在州刺史之上,统领这一方向上所有州郡全部兵马,我们熟悉的陈泰就是征西大将军。除了四征将军外还有四镇将军,级别在四征将军之下,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当初淮南二叛的毌丘俭就是镇东大将军。接着还有低一级的安西、安东、安北、安南,四安将军,其下还有平西、平东、平南、平北,四平将军。
上面这些都是镇守地方的不同级别的军事将领,而像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这些都是驻守京城的中央一级军事将领,通常掌管首都周边卫戍部队、京城禁卫军、皇宫卫队等。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自汉代至魏晋时期,这些将军名号、职权大小经常变化,不一而论,而且一旦发生战争,皇帝会根据情况临时调配军权。
当然,贾充的计划里,慰劳只是能说出口的理由,还有说不出口的理由,就是“且观其志”,通过实地考察来刺探这些人的志向,看看他们对于司马家族掌权到底持什么态度,有没有异心。
贾充早年做尚书郎时对律法非常熟,还专门负责过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和评级,能力还是相当高的。既然办法是贾充想出来的,而贾充又是自己的左长史,能力和地位都具备,于是司马昭便把慰劳四征将军的重任交给了贾充,贾充自己也乐得效劳。
四征将军里,驻守关中的征西大将军此前是陈泰,司马昭上台后调陈泰入京做了尚书右仆射,由司马望接替陈泰任征西大将军,司马望之后是邓艾。
司马望是老寿星司马孚次子,司马昭的堂兄,很有才华。皇帝曹髦有才华,所以也喜欢有才华的人,进京当了皇帝后没事就喜欢把裴秀、王沈(王昶侄子)、钟会这些才华横溢的大臣叫到宫里谈天论地、饮酒赋诗,其中也包括司马望。当时其他几位大臣的办公室就设在宫中,曹髦见起来很方便,可以随叫随到。而司马望是护军将军、散骑常侍,在皇宫外办公,每次被曹髦召见时总是很晚才能赶到皇宫。曹髦性急,索性赐给司马望一辆“追锋车”,配虎贲卫士驾驶,以便司马望能快速进宫。追锋车相当于现在的跑车,特点是轻便、速度快。
曹髦当初是被司马师临时从邺城安置房里叫过来称帝的,在洛阳人生地不熟,几乎没有根基,他刻意亲近和拉拢一批人当然有培养羽翼的想法,这和当初曹芳建立自己的聊天群一样。但司马望是司马家族的人,他很清楚掌握大权的是堂弟司马昭,自己跟皇帝走的太近肯定不是好事,但作为官员又不能抗旨,一时很是为难。
后来司马望就想了个办法,索性逃离洛阳,要求外放到地方为官,实际就是避祸,这和当年陈泰主动要求去关中一样。于是司马昭便把陈泰调回京城,让司马望去关中做了征西大将军。和司马望一样,司马家族的铁粉钟会也被曹髦刻意拉拢,却没有像司马望那样注意和皇帝保持距离,这也说明钟会在政治上有时并不成熟,他后来的悲剧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征南大将军是王昶,镇守荆州。
王昶和淮南一叛的王凌都是出身太原王氏,但分支不同,王昶是晋阳分支,王凌是祁县分支。王昶并没有明确的政治倾向,和当时大部分官员一样,似乎对谁掌权并不关心,只要掌权的人能好好治理国家,不胡作非为就不反对。高平陵之变后,当时就已是征南将军的王昶还曾向司马懿提出五点治国方略,包括设立学校,制定考试考核办法等等,因而受到司马懿器重。后来在司马炎时期灭东吴之战中,其中一路大军的主帅王浑就是王昶的嫡长子。
征北大将军镇守河北,此时可能空缺,后来是何曾,也是司马家族亲信。何曾在西晋以生活极其奢侈而闻名。
这么一看,形势非常明显,四征将军里除了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以外,其他三个都没有问题,对这三人来说贾充确实就是去慰劳,加深感情。至于刺探,明显就是为诸葛诞量身定做。所以史书里关于如何慰问那三位将军只字未提,仅仅只记载了贾充的淮南之行。
诸葛诞早年由曹爽一手提拔,且和李丰、夏侯玄等人关系要好,但无论是司马懿还是司马师都毫不在意,仍刻意拉拢,不断委以重用。不但数次让诸葛诞参与平叛,最后还让诸葛诞做了威震一方的军事大员。但无奈诸葛诞自己却兢兢战战,深怕祸从天降,因而在任期间刻意收买民心,豢养死士,这些不寻常的举动终于引起司马家族的忌惮。
寿春城内,一次茶余饭后,贾充见边上无人,悄悄问诸葛诞:“我私下听说京城很多人都希望皇帝能禅位,不知将军如何看待此事?”。
禅位一词实在太过敏感,放在曹魏之前没人敢提,但自从有了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这个前车之鉴,后世也就慢慢不再禁忌。
贾充话音未落,却见诸葛诞脸色一沉,厉声道:“您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世代受皇帝恩宠,怎么能看着曹魏江山拱手让给别人呢?如果洛阳有难,我宁死也要守卫曹魏江山”。贾豫州就是贾逵,贾逵曾长期任职豫州刺史,深受百姓爱戴。
贾充默然无语,只能呵呵陪笑。
返回洛阳后贾充随即向司马昭汇报此事:“诸葛诞在扬州很得民心,从试探情况看,早晚都会反。如果现在就想办法解决,咱们损失还能小一些,就怕解决的越晚损失越大”。
司马昭只是点头,没有答话。恰好就在这段时间,诸葛诞在淮南又有了新的动作。
公元256年底,东吴权臣、大将军孙峻染病暴亡,临终前将大权转交堂弟孙綝(音lín),孙綝掌权后担心曹魏趁东吴权力交接之际南下,于是在边境地区,尤其是徐堨(堨音è,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西南)等地明显增加了兵力部署。诸葛诞得知后立即上书朝廷,希望允许自己将散在淮南各地屯田的十万大军集中到寿春城内,防止东吴大举入侵。
不久,诸葛诞又上书建议在淮河沿岸多地修筑新的城池作为防御工事。
这?看来诸葛诞准备动手了。
司马昭不再犹豫,这时贾充再次献策:“可将诸葛诞征召入朝,如果诸葛诞答应前来,则万事大吉。如果诸葛诞抗旨不遵,则必会举兵。这么做虽然会刺激诸葛诞提前谋反,但影响相对最小。如果我们不闻不问,待日后诸葛诞条件成熟时举兵,祸害要大得多”。
公元257年5月,掌权两年后,司马昭以皇帝曹髦名义下诏,征召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入京担任司空。
司空位列三公,地位极为尊崇,但仅是虚职,通常要么是给德高望重的老臣养老用的,要么就是兼职。对诸葛诞来说,最关键是没了兵权。在淮南手握大军都担惊受怕,若放弃兵权去司马昭眼皮底下为官,岂不相当于自投罗网。
诸葛诞收到诏书后反应很直接,“愈恐,遂反”,更加恐惧,索性谋反。
对于朝廷此举,诸葛诞没想到是此前前来劳军的贾充一手策划,却认为是下属、扬州刺史乐綝暗中向朝廷说了自己坏话,于是首先率兵攻下乐綝驻地,将乐綝当场斩首。乐綝是三国名将乐进的儿子。
当然,或许也可能是乐綝此前表现出忠于朝廷,不愿追随诸葛诞举兵,被诸葛诞视为绊脚石,所以第一时间就清除了这块石头。
接着,诸葛诞将散布在淮南、淮北各州郡屯田官兵十余万人,外加新招募的四、五万新兵全都集结在寿春城内,而城里早就积攒了足够这些官兵和城内百姓吃上差不多一年的粮草。
诸葛诞还派长史吴纲将小儿子诸葛靓(音liàng)送往建业做人质,宣布对东吴称臣,请求东吴派兵支援,还承诺陆续会把其他各级将领的子弟也送往东吴做人质。
这次诸葛诞的战术非常明确:依托东吴,闭城坚守。
这和此前毌丘俭、文钦淮南二叛时采取主动出击、长驱洛阳的战术截然不同,诸葛诞吸取了二人攻到项县后进无可进、退无可退最终惨败的教训,知道不会有帮手,仅凭一己之力攻下洛阳完全是天方夜谭,不如索性集中兵力固守淮南,依托东吴以求自保。理想的结果就是和吴军一起歼灭朝廷平叛大军,自己稳据淮南,最不济也能向文钦一样叛逃东吴。
从调兵迅速、粮草充足这点来看,诸葛诞明显蓄谋已久,并非接到诏书后临时起意,仓促行动。
就这样,继司马懿时代王凌淮南一叛、司马师时代毌丘俭文钦淮南二叛之后,司马昭时代诸葛诞淮南三叛爆发。
因为诸葛诞的战术是固守寿春,战争主要发生地只在寿春及周边,所以这场战争也被后世称为“寿春之战”。
根据史书记载,寿春之战前后持续长达十个月之久,参战各方投入总兵力更是达五十万之巨,可谓空前绝后。
这个兵力规模足以让寿春之战成为东汉末年至三国两晋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没有之一,即便放到整个中国战争史上也照样名列前茅。后来十六国时期最著名的淝水之战,尽管前秦苻坚在战前动员了一百多万大军,但最终实际投入战场的仅有二十多万,东晋则仅投入八万北府兵,因此淝水之战的实际规模远小于这次寿春之战。
至于三国时期其它那些为人所熟知的著名战役,很多人印象里的大战,实际规模都远不如寿春之战。比如“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投入的总兵力仅十余万,赤壁之战中孙刘曹三方总兵力大约三十万,夷陵之战东吴和蜀汉也是大约三十万。后来,司马昭灭蜀汉以及西晋司马炎灭东吴,双方总兵力也都在三十万上下。这些数据都是根据《三国志》、《晋书》相关记载计算得出,并非小说《三国演义》。
之所以说寿春之战各方投入总兵力在五十万以上,数据是这么计算的。
司马昭投入的兵力数史书有明确记载,共二十六万,由司马昭亲自率领。诸葛诞的兵力上面已经说过,屯田官兵十余万加上新招募的四五万新兵,合计总数在十五万以上,这还不包括诸葛诞豢养的死士。双方兵力加起来超过四十万。
东吴方面,主帅孙綝先后分三批增援寿春,第一批三万,由文钦率领,第二批五万,由朱异和丁奉率领,第三批由孙綝亲自率领,但史书未记载数量。考虑到孙綝是主帅,率领的自然是主力,数量上不会小于前两批,至少也在五万或以上。所以东吴三批兵力总计应在十三万到十五万之间。
由此得出,寿春之战中三方总兵力在五十万以上。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场三国两晋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究竟如何展开,又如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