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眼中的“专精特新”

投资家 2024-01-18 11:07:04

整理|苏年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2024年1月10日,由投资家网主办,财经锐眼、有时间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股权投资年会”在北京千禧大酒店隆重召开。

在下午分会场一中,元和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正喜、力合华昱董事长冯杰、中科创星合伙人夏琳、汇芯投资总经理王少华、光速光合执行董事郭斌,昆仲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冠飞将作为专场主席,围绕主题“‘专精特新’的使命”,进行精彩讨论。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经投资家网整理:

王冠飞: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昆仲资本的王冠飞,也是本场圆桌论坛的主持人。开始请各位投资人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郭斌:各位好!感谢投资家网的邀请,我叫郭斌,来自于光速光合,自2011年到现在,我们专注在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聚焦在硬科技、绿色科技、医疗科技等相关领域。管理约200亿人民币左右的资金。

今天主题是“专精特新”,光速光合自2013年开始了硬科技赛道的布局,目前有超过40家被投资企业荣获各级“专精特新”企业荣誉。

王少华:大家好!感谢投资家的邀请,我是汇芯投资的王少华。汇芯投资脱胎于工信部在深圳指导设立的全国唯一在5G高端器件领域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工信部指导设立这个新型创新载体的初衷是要解决我国在5G产业领域,尤其是上游材料、工艺、高端芯片、高端器件等环节倍“卡脖子”、受制于人、国产化率不高的问题。我们本身是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国际交流以及产业孵化培育于一体的复合型创新载体机构。

从汇芯发起股东可以看出这个特点,我们成立时间比较短,2019年才正式成立,发起股东包括了深圳市国资、清华大学、南方科大、西安电子科大、以及29家5G产业链的代表性企业,这里面包括乐中国电信、小米、OPPO、传音、天珑、京信通信、国人通信等等,其中已有20家是上市公司了。我们依托这个股东组成的政产学研资的联合体发起成立了汇芯投资。

我们基金的特点比较鲜明,专注于投资半导体、5G,现在逐步扩展到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这个领域的硬科技的企业。成立三年来,我们一共累计投资了41家行业内的创业公司,大部分都是前两轮的早期投资。今天主题是“专精特新”,这41家企业已经有7家成长为国家级的小巨人企业,有10家是各个省市级的“专精特新”企业,同时还有15家正在申报过程中。目前在管规模是15亿元,谢谢!

夏琳:大家好!我是夏琳,来自中科创星,感谢投资家网的邀请,与各位进行交流。中科创星成立到现在有10年的时间,目前基金在管规模超过100亿,投了440多个硬科技的项目。我们主要标签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做早期科技成果转化,所以一直在硬科技赛道里进行布局。主要聚焦在光电子、半导体、军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及前沿科技八大领域。截止2023年12月的统计,在投项目里有158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有5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冯杰:大家好!感谢投资家网的邀请,我来自力合华昱的冯杰。力合华昱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专业做股权投资和合作管理的机构,我们团队2012年一直负责研究院体系的创业投资的业务。力合大体系从1999年开始,过去20多年一直在国内坚持做硬科技,坚持做早期,坚持这两个特色做了20多年投资,历史上累积投了四五百家企业,近些年获得“专精特新”企业称号也有七八十家。

力合华昱是新的品牌,2017年有机会做了混改平台,为什么叫华昱?因为中华之光,每一个做硬科技的创业者都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希望未来有机会追上这束光追着它成长。

力合华昱还是偏早期的阶段,依托于研究院大产学研的背景,所以投资理念比较强调一方面从科技创新中来,第二要到产业中去,我们做每一支基金和政策要和产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他们的成长。近些年,除了传统投资策略以外,我们也和多家地方政府合作做产业类的基金,帮助地方一起培育产业,带动产业升级工作,希望有机会多和大家交流。

张正喜:大家好!谢谢投资家网邀请,有机会跟大家做交流。元和资本是不到10年的本土基金,我们基本都是做产业做实业出来的,是另类的基金。时间比较短没有赶上互联网浪潮,所以一开始做投资就专注于硬科技领域,我们是“专精特新”最纯粹的一支基金。

我们投的项目里面绝大多数都是科技项目,我是工科出身,北航毕业以后去国企工作很多年,然后创业做实业,又做了投资,所以对技术、对产业比较熟悉,干我们熟悉的事情,可以说元和资本从1997年开始就一直专注做这个行业。我们不是投资/投行出身,怎么才能找到投资抓手?投资的本质是寻找发现优质资产,你能不能找到最优资产,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很牛,在赛道有很宽的护城河,二是团队具备企业家的精神、企业家的特质,能把技术变成商品,能够为客户服务,能够有很好的市场表现,把东西卖出去把钱拿回来,创造利润。这件事情我们想得很透彻,起步就设立种子基金,守在北航、清华、中科院门口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我们坚持的逻辑是世界前沿科技,底层理论创新技术,有应用创新再工程化才能做出来,不守在大学校园门口就不能找出“专精特新”项目,这是底层逻辑,所以有种子基金布局,有清华种子、北航种子,我们准备在今年开始中科大和华科大的“专精特新”项目投资。

我们也有一个母基金产品是市场化母基金专投天使的,所以叫天使母基金,我们坚持天使基金不能超过3个亿,因为早期投资额小,投资期又不能太长,硬科技公司成长慢,周期长,规模大了投资期必然长,在基金有限时长里如何退出来?要有规模限制和时间效率限制。元和母基金七八年来合作了20家机构,大部分是一线机构,他们过往投资IRR都在30%以上,DPI四到五年到1。合作伙伴基金的市场表现很优秀,所以我们母基金产品表现很好,IRR在20%以上,DPI前两期过1了,第三期正在努力。

因为元和母基金的合作伙伴能力比较强,所以整个投资团队能力扩展了,我们投了20个子基金,平均每只基金有10个投项目的,那就是200个优秀投资经理在全中国找好项目,所以好项目发现能力扩增。元和资本后面还有中期VC,我们投种子,合作伙伴投天使,我们在生态池中优选估值5—10个亿还有二三十倍空间的项目做加持,谢谢!

王冠飞:谢谢各位嘉宾,我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是来自昆仲资本的王冠飞,昆仲资本是2016年成立的,专注于投资科技创新型的早期及成长期企业。我们一直布局“专精特新”的方向,以过去5年为周期,我们在“专精特新”领域主要选择智能出行赛道,在这个赛道里我们采取的是“生态式打法”,布局了整车、零部件等上下游。比如我们投资的小鹏汽车、文远知行、速腾聚创、灵明光子这几家智能出行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就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生态——这些企业是彼此的供应商、彼此的合作伙伴,甚至有些是另外一些的投资方。从2022年开始我们沿着“智能出行”逐步往前延伸,也开始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赛道。

投资人如何看待“专精特新”

王冠飞: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各位嘉宾,我拿到的数据是2022年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数在6万家左右,2023年最新的数据“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超过了10万家,增长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所以第一个想问一下各位投资机构里面,大家怎么看待“专精特新”?它处在什么地位?是不是当做专门投资主体来投资?

张正喜:“专精特新”企业这个数有点长得太快,早期天使投资项目一年没有投这么多个,不会个个都是“专精特新”。

元和资本坚持从理论创新到应用创新开始寻找一些新的投资机会,坚持投理论创新通用技术,我们投的这些项目是比较硬的。很多人问我,元和资本的赛道是什么?如果一定要贴一个赛道标签,那就是世界前沿理论创新并且具备通用性质技术,就是我们的投资,也是我们坚持在大院大所投一些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背后的核心理念。

“专精特新”我的理解应该是科技概念+产业概念。早期投资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我们要找好技术,最近十几年中国科技投入非常大,大院大所、高校、大实验室也很多,所以技术很多很前沿,问题是这些技术在五年左右变成商品、变成创业公司,这不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市场消费、消费升级跟产业生态发展有很大关系。

我们判断一个技术能不能投的时候,一定要判断未来五年左右能不能成为市场的刚需,能不能成为市场迫切需要的产品,能够受到市场的推崇。早期团队要花很大力量帮助技术团队解决商业认知的完善、补充和建立,推动商业活动开展,包括团队完整性、商业路线的制定、战略制定和很多方面。

早期投资不仅是投资行为还是赋能行为,赋能比投资更重要,元和资本这几年能够投出那么多硬科技的企业,元和母基金间接投资加上元和直投,总共投了1200+科技企业,上市比例大概在20%,这个比例还是蛮高的,坚持做赋能型的投资才能投出非常好的硬科技企业。

从投资人角度如何理解“专精特新”?“专精特新”第一具备非常强的世界前沿技术的特点,它是原创技术;第二团队一定具备企业家特质,要能够在短时间打造出企业家团队,这样团队才具有商业的“专精特新”,既具备产业的也具备技术的真正“专精特新”好企业。

冯杰:“专精特新”概念提出有大宏观背景,我们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化国家,工业门类在全球产业链中是最全的。变大以后更强调变强,尤其是要解决技术痛点、难点、卡脖子的环节,这种环境下强调提出要做“专精特新”的企业,培育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环节中有自己特点、有技术能力和技术门槛的企业。

过去20年随着工业化进程,所有投资机构尤其是投硬科技的投资机构,投资领域赛道比较广,因为各个行业各个技术领域都在追赶或者赶超大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了好的公司,从中国企业变成全球化的企业,这是我理解“专精特新”大概念的提出。我们作为高校背景的创投机构,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有比较强的技术性偏好,希望投技术领先的企业或者技术,能够改变行业或者产业的竞争格局,而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关注点。

现在回过头看过去投的创业者也就两类,一类是非常前沿技术诞生的地方,尤其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基础,是非常前沿的材料和技术诞生地;第二是行业老兵,在行业做了很多年,能看到行业发展痛点和机会,我们过去投的创业者主要是这两类。

从投资逻辑上,我们依然会觉得国内有大量“专精特新”企业和投资机遇,在各个行业会存在,尤其是这两年大行业系统性机会没有反而更分散,未来产业升级和进口替代还是长期的逻辑。我们国家一直强调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参与全球竞争,最拿得出手就是工业,这个技术是不能丢的,所以长线的投资逻辑在未来很多年一直会存在,只是说大家从不同维度关注同样项目或者团队身上。

夏琳:“专精特新”的标签之一是在某个细分领域里有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而国家政策对此类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

中科创星自成立以来便聚焦于投早、投小,致力于发掘高技术壁垒的行业优质企业,它们是专精特新的“种子”。所以发展到现在,近四分之一的项目已经属于“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一家硬科技早期投资机构,中科创星始终坚持最初投资上的策略,也恰好赶上了国家对“专精特新”的支持政策,所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我们除了会继续在硬科技赛道进行早期投资外,还专门设立了聚焦在“专精特新”领域的投资组,加大对“专精特新”投资的布局,这也是随着基金管理规模不断扩大,对机构的经营与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

王少华:说到“专精特新”,这几年突然变的火起来了。我们国家已经有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体系,为什么还要有“专精特新”的序列呢?

说到这个问题,正好联系到我前段时间去做被投企业的投后走访,汇芯有一家被投企业是做芯片先进封装领域国内前两名的公司,我问他们管理层,贵司完全符合各方面的标准,你们为什么没有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呢?他们回复说因为我们的规模太大了,已经超过了工信部认定的范围。所以这里强调一个概念,“专精特新”特指针对中小企业的,而不是针对大型企业的,甚至可以说,“专精特新”本身是中小企业创业成功的必由之道。

对于小企业来说,创业时手头的资源非常有限,这就必须要“专”,要非常专注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去耕耘、去做深做透,因为“专”,才有可能做到“精,成为这个领域精益求精的企业,同时要做到“特”,也就是能找到差异化的产业切入角度,跟大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实现错位竞争,“新”就是要不断有创新的精神和行动。其实我们基金做创投,筛选企业标准的就是“专精特新”,它符合硬科技企业的成长规律,汇芯这3年来投的企业都是“专精特新”导向的,不管有没有这么一个“专精特新”的称号,企业本身就具备了“专精特新”的特质,这才有可能在创业早期用投资人给的一点钱,逐步成长起来。

另外,实际上“专精特新”也是培养未来链主型企业的温床。现在耳熟能详的大企业都是从“专精特新”的方向突围做出来的,十几年前工信部公布第一批小巨人企业的名单,像华为也在第一批小巨人企业里,现在已经是非常大的链主企业了,国外也是一样,像3M、德州仪器等等世界500强企业,也都是从一开始专注做精一个领域再逐步扩展起来的,所以说“专精特新”是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郭斌:各位专家讨论很充分了,我补充一下我的观点。

“专精特新”这个概念真正提出是在2011年,是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提出的概念,走到今天已经有13个年头了。

我们认为“专精特新”这类企业和产业背后的属性由来已久,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是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想从三个方向展开一下。

首先是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国底色是制造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之后承载了近50年的快速发展,早期利用成本的比较优势获得了巨大发展空间,但发展到现在需要向专一性、精细性、差异性方向发展,其背后对应的是从“中国制造”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我们看到,国内已有不少工业精细化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在从产业追随者变成与国际巨头不相上下的并驾齐驱者,甚至成为新行业的引领者。

这其中有两大驱动力,一是国产替代,就是要保证供应链的安全、自主、稳定、有韧性,需要我们从上游去探索专业化、精细化、垂直化的细分领域机会。

二是中国部分行业的发展至今已成长为引以为傲的民族产业,像新能源,比如新能源电池领域发展至今已经打出了中国的自主品牌,像钠电池的创新、产业布局和生态构建是在中国逐步完善建立的。这些新兴领域的成熟落地及商业化推广,都在逐步通过本土化的创新得以践行。落地到“专精特新”这一点上,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是资本的发展,从最早创业板的推出,到后面科创板的推出,再到前两年北交所的推出,三个不同的交易板块都映射了国家层面、产业层面对产业背后创新属性要求的渐进式发展。

第三是投资机构的长期布局,其实各家机构包括光速光合在内,在更早的时候,多则十年少则五六年前就已开始进行相关领域的早期布局,投向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我们被投企业里超过40家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也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投资人如何挑选赛道以及标的企业

王冠飞:下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各位嘉宾,刚刚我说了两个数据,2022年6万,2023年10万,数据可以看出“专精特新”企业出现井喷的状态,数量很多,大家作为资深投资人挑选企业策略什么样?怎么在这么多“专精特新”企业里挑选出大家认为比较有投资价值的标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能不能请大家简单分享,以5年为周期,这5年比较关注“专精特新”具体哪些细分的赛道。

郭斌:对于投资人来讲,投资逻辑和投资理念都存在变与不变。不管什么时代、投资什么方向,不变的是对整个赛道发展潜力、成长性、竞争格局以及企业技术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团队企业家精神的关注。

在“专精特新”概念下,有几点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第一“专精特新”相关领域的精细化、细分化、垂直化。在我的脑海里想到这个概念对应的市场格局、行业格局,首先想到的是遗传树状图(自上至下逐渐分叉,变得细分繁杂),早期是针对下游终端,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对应的这些都是从终端市场优先发展起来,这类市场机会大,但相对发展比较粗犷,头部效应也比较明显。

专精特新在每个环节都要往上游细分赛道去探,这意味着必然出现两个特点,一是更加精细繁杂,每一个大终端市场对应众多小的中游甚至上游企业和赛道,它们比较细分,市场空间格局有限。第二对应的是有限的市场机会,且比较繁杂。

在这个背景下做投资,面对如此繁多的细分赛道,投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产业发展的精力有限,所以首要推崇的是自下而上细分式的梳理,做精细化的筛选。

举个例子,比如功率半导体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新兴领域,从硅基到第三代半导体,后者是新兴方向,对标工业电子、新能源,都是需要发展的零部件。但是核心环节发展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起色,或是受限于成本高企。那么成本高企的背后是不是可以在衬底环节和晶圆加工环节去探讨有竞争力、有潜力的工艺方向。这就是一种系统化的梳理。

第二谈到“专精特新”对应细分领域大,但精细化对应的市场空间是有限的。以前谈到终端市场重则千亿级、几百亿级,现在往上游走,涉及材料类、先进装备类,有些精细化的分支可能只有小几十亿的空间,那就意味着这类市场很难容纳太多头部企业,对投资机构来说容错率相对不是很高。所以我们希望在有限空间和有限时间内能精准把握。

第三谈到人,大家说投资就是投人,投“专精特新”的创始团队底色相对比较单一,高校科研院所积攒多年的经验,有非常优秀和差异性的技术能进行成果转化。他们的优势是技术、产品,但在其他商务能力、销售市场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相对是他们的短板。在这一点上希望创始人和创始团队具备企业家精神,我们核心关注团队的豁达性、开放性、包容性,在这个基础上能兼收并蓄,能够意识到企业在商务转型时,需要吸收不同专业的人才来完善团队。

王少华:说到“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策略,这里有两点跟投互联网之类的模式创新型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单个项目投资成功的回报倍数并不会像互联网项目那么高,因为互联网项目的市场想象空间很大,一个项目一旦投中了,有时候会给投资人带来几百倍的回报,所以一个成功的互联网投资项目就能够把整个基金的本金赚回来,这种情况在互联网投资领域是有的。而很多“专精特新”企业,本质上是供应链企业,它是为某一个特定供应链环节的需求去服务的,即使能够成为上市公司,如果找不到第二增长曲线的话,那市场空间是有限的。对于投资“专精特新”企业来说,要把对投资回报率的期望降低。比如后期一点的项目,能有2—5倍的回报就很好了,天使轮的项目即使能走到IPO,通常也就30—50倍的回报。基于这样的特点,投“专精特新”企业就一定要提高成功率,你要确保所投的项目里面,失败失败的概率尽量低,争取每个项目都能给LP带来正回报。在这个基础上,有可能因为运气好,所投项目里面出现一两个爆款项目,所以投“专精特新”企业的成功率特别重要。

第二“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规律跟模式创新企业不一样,互联网项目的商业模式一旦走对了,在一两年内,用户数、估值、融资额、受关注度都是指数级、井喷级的增长,但到了一定阶段后,因为赛道内企业的同质化竞争,会陷入增长瓶颈,那时候就会出现比较惨烈是拼杀型的竞争,像打车软件大战、共享单车大战等,都是这样。

而“专精特新”企业又不太一样,它有点反过来,是厚积薄发式的增长,很多技术,即使早期砸几十亿的钱去搞研发,也未必能有用,还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坐若干年的“冷板凳”,一直“熬”到某个时候获得了技术突破并且进入了头部客户,后面会出现一波比较明显的增长,这个过程短则3年,有的5年、7年,尤其是材料类、生物医药类企业,会更久,这是它的客观特点。

所以我们做投资,要顺应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的策略是投“专精特新”企业,要躬身入局,要用实业思维、从实业角度和做产业的做法去投项目,所以,我们用“孵化+投资”的模式去做。汇芯的合伙人有来自于链主企业,负责供应链采购多年的专家型人才,对于要投的企业,我们可以从大客户的角度去指导他帮助他,告诉他怎么样把关键环节做好,进而成功导入中兴、华为、OPPO、小米这样的头部企业,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路上会给企业很多的辅导与帮助,确保他们在这个时间段走得平稳,不至于半路夭折。

现在汇芯投资的41个项目里面,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严重问题的,保持了“零失败率”,主要是因为用了产业思维来做投资这件事,从这3年跑出来的投资数据来看,证明了这是比较有效的系统性的方法。

回到主持人说的第二个问题,现在投资关注热点方向是什么,我们主要看两个维度,也就是科技的两个维度,一是信息,一是能量。说到我的老本行电子工程。,在信息领域正在层出不穷地涌现新的机会,比如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等,其本质是什么?信息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生产侧,因为有了信息的更高效的利用,可以提高物质财富的生产效率,在这个角度来说能够做出一片新的蓝海市场,包括5G、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智能制造等等,都是从这个方向考虑的。

二是用户侧,对于大众来说,信息因为其可复制性,是最好的实现科技平权的手段,即让老百姓用最少的代价得到更高级、更丰富的享受,这实际上是商业角度最大的成功。举一个例子,消费角度符合这个规律的典型例子是可口可乐,2块钱一瓶的饮料可以让大家得到非常好的口感享受,所谓的“肥宅快乐水”。在信息领域,有很多产品都具有这个特点,比如互联网、智能手机,大家花钱不多,但能够得到非常丰富的享受。

将来这个领域还会出现很多这样特点的产品,比如像人工智能,以及结合人工智能的服务型机器人,最近看到斯坦福大学研发了一个叫做“ALOHA”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虽然成本还比较高,但这个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很多家务劳动的基本动作,例如叠衣服、打扫房间、做饭、浇花等等,类似这样的产品,以及包括结合了最新MR技术的元宇宙项目,将来有希望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更丰富的精神和物质享受,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比如我们在做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去过南极和北极,去一趟的成本是很高的,可能要花费几十万以及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最近投资了一个项目叫做沉浸机遇,可以通过更具沉浸感的VR科技,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去南极和北极的感受,甚至穿越回唐朝、汉朝去体验一把,这个项目在上海有一个体验馆,目前在大众点评上排名第一,建议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一下其中的《风起洛阳》项目,类似这种产业,将来会非常受欢迎。与此同时,为这些产业链配套的各环节上,也都会诞生很不错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这里包括底层材料、工艺设备、芯片、高端器件、终端以及软件等等,这是一条信息的维度。

第二是能量维度,现在明显拉动的趋势是“双碳”化,所以新能源、氢能、锂电池、电动车、光伏、储能等领域,都在不断涌现出新的机会。新能源的终级杀手锏是更便宜、更廉价,而不仅仅是环保。原来化石能源工业走了两百多年已经基本走到尽头了,再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也没有太大的空间了,但以新材料作为引领的,在新能源领域通过降本增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这个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个领域非常有机会,这也和信息一起,是目前汇芯投资的两条并列主线之一。

夏琳:先回答主持人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专精特新”项目的发掘。

对于中科创星来讲,我们投资逻辑始终没有偏离初心,也就是打造“中国科技创业之星”。虽然目前中科创星已经投出了1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5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是在一开始投资时并不知道它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也没有将其作为投资的硬性指标。因此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按照中科创星的投资逻辑坚定不移地执行,从而收获的一份成绩单,而这些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也只是这个过程带来的“附加值”之一。

中科创星判断项目的标准有这么几个,首先要有高的技术壁垒,第二是有竞争力的团队,第三有可预见的市场应用场景,我们判断早期项目都秉承这样的投资逻辑。

冯杰:从“专精特新”怎么去筛选,近几年国内大多数投资机构才开始投硬科技产业,再往前还是一二级资本市场价格差比较大,所以大量投资机构在投偏中后期的项目。我们投了这么多年偏早期的硬科技,“专精特新”领域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工业领域中游或者上游,其他企业产品并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或者市场,更多是做配套,这决定了成长曲线还是比较漫长的。

我们经常看到新的技术走在新的道路上四五年有真正客户,甚至以后才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我们过去投的项目没投那么长时间,但创业时间十几年以上才能跑到市场环节,市场还有更多要做的事情,只能算阶段性成功,这是行业的特点,尤其是投这个领域的机构有一定情怀和耐心是特别重要的。

大家也在强调投资的特色,不同的投资机构结合自己的资源禀赋帮助被投的项目相对加速成长,比如说我们这样机构在科研合作上、人才补充上、上下游产业协同上,能够提供一些协助,来帮助早期或者成长期被投项目获得更好成长机会和空间,这是行业的规律,行业耐心布局和耕耘是我们要做的,有时候很难判断产业或者具体到项目什么时候突然爆发。

我经常说所有投资人比较好判断是技术趋势、产业趋势,这个判断不会有大偏差,具体是明年、后年或者大后年,哪一年企业能够实现销售或者业务腾飞,这是非常难以判断的,因为受到影响因素太多了,这也决定了投资结果。

第一在芯片、医疗领域中企业都是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在看几类,一类是前沿科技,像材料很颠覆性的技术真正成熟后会对产业或者行业带来颠覆性,早期技术一定要关注。

第二这么多产业,能源、新能源也逐渐在全球产业具有竞争力,我们也会关注未来有机会做配套走到全球市场工业品类,否则只在国内工业技术天花板自己卷的很容易没有利润。

第三还是有一个机会,随着初步完成工业化,人均GDP继续去提升,带来了新技术或者围绕人生活方式的应用,很多技术在人均GDP很低的时候,中国软件产业一直做的不是特别好,后来大家分析人均GDP到一定程度类似于偏软的东西机会真正会来,这也是机会,类似于这样趋势在做投资时要有些布局和关注。

张正喜:“专精特新”这个概念对于企业来说是过程,对于阶段来说“专精特新”是早期阶段,从种子、天使、A轮很少到B轮,基本上是B轮之前的阶段。

我经常讲股权投资是经济形态最高端,股权市场里早期投资又是最难的事情,在座的同行我们干了最难的事情。既难又想做好怎么办?我们要理解消费升级后,早期公司服务市场、服务用户也得四五年产品才能推出来,所以提前投“专精特新”技术的时候要判断五年以后有市场,投早了把投资人钱烧了,投资人耐心也没了,那这个企业就黄了,技术很好但活不下来,因为投资阶段太早了。投资太晚了也不行,中国创业者太多,新东西一出来会有几百家上千家,赛马机制前面优秀公司已经跑出来了,再争夺市场难度太大。

我们在做早期投资过程中,一是注意消费升级判断,另外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判断,研究发改委政策,未来国家在行业发展上的布局,哪些是支持的、哪些是鼓励的、哪些是短板。“专精特新”早期要有提前量,提前量要跟大政策结合起来,而早期投资风险巨大,政府地方引导基金的底色是风险规避型的投资逻辑,所以主要还是市场化的钱该干的事情。

未来机会像创新药、医工结合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都是很好的投资机会。中国世界人口这么大需求也多种多样,机会还是蛮多的,判断好投资时点和未来的爆发点,一般投资成功率还是蛮高的。

王冠飞:谢谢各位嘉宾!咱们讨论很热烈,也接近尾声了,最后每位嘉宾一句话讲一讲对于“专精特新”未来最想说的一句话,可以是期待等等内容。

张正喜:股权投资是经济的最高形态,股权投资里的早期投资也是最难的,我们乐在其中。相信接下来中国科创二十年会有大批优秀科创企业立于世界商业之林。

冯杰:作为一个投资机构要有点情怀,带着耐心,一起伴随着“专精特新”中国产业之光成长。

夏琳:“专精特新”与硬科技一样,面临周期长、难度高、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因此它的发展遵循前期缓慢,后期爆发的规律。投资硬科技,或者说投资“专精特新”在前5-10 年属于“十分耕耘,一分收获”,之后才会出现“一分耕耘,十分收获”。因此,投资“专精特新”需要耐心资本和长期主义,才能创造足够大的价值。中科创星愿意陪伴创业企业家一起成长。

王少华:没有广大“专精特新”企业做支撑,中国制造就会根基不稳,中国制造也就没有未来,所以,汇芯也会一如既往地通过“孵化+投资”的模式,坚定支持咱们国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

郭斌:“专精特新”是中国产业升级和转化必然发展之路,作为投资机构,光速光合不单单做好陪跑者,更希望能置身于技术发展的浪潮中,扶持并培育更多产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分担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使命。谢谢!

王冠飞:发展“专精特新”是中国科技和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昆仲资本坚信其中将诞生未来中国的“顶梁柱”公司们,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坚持对“专精特新”早期企业的投入,与创业者和公司在一起成长,筑牢“中国制造”的基础。

王冠飞:谢谢大家,也谢谢各位嘉宾,这场圆桌暂时到这里。

0 阅读:0

投资家

简介:聚集数百万投资者,关注资本市场与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