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在其老家江阴干了一件好事。
我们获悉,海澜之家近日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投资4只产业基金,合计出资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投资方向上除了熟悉的大消费行业,还意外出现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深挖下来,背后基金来自江阴,这里正是海澜之家创始人周建平的家乡,也是百亿“海澜帝国”启航的地方。
01.
海澜之家做起LP
我们来看看更多细节:
根据公告,本次海澜之家涉足创投圈,主要通过公司全资子公司江阴海澜之家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江阴海澜”)和上海海澜之家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海澜”)进行。
企查查显示,江阴海澜成立于2016年,此前已对外投资了艾贝服饰、三问家具、爱居兔、UR等项目;而上海海澜则成立于2021年,此前曾战略投资婴幼儿用品品牌Yeehoo英氏。
这一次,海澜之家则通过子公司做LP,一举出资四只基金,共出资4亿元:
具体来看,苏州弘卓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即苏州弘卓基金,认缴总规模超5亿元,其中江阴海澜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 1.7亿元;扬州弘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即扬州弘创基金, 认缴总规模超1亿元,其中上海海澜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人民币 3000 万元。投资方向上,该两只基金均投向大消费行业。
此外,江阴霞客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即霞客新兴基金,认缴总规模5亿元。其中,江阴海澜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人民币1亿元。霞客新兴基金将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以及围绕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其他相关特色技术、服务和产品。
而江阴霞客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即霞客科技基金,认缴总规模5亿元,江阴海澜同样认缴出资1亿元,投资方向上与霞客新兴基金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霞客新兴基金和霞客科技基金,普通合伙人均为霞客资本。后者成立于2022年3月,是江阴市重点支持的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装备和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机构,由资深投资银行家朱寒松发起设立。
说起来,海澜之家几乎是国内家喻户晓的服装品牌,早年间因“男人的衣柜”而出名。2020年,二代周立宸正式接班,随后带领公司朝“多品牌、全品类、集团化”方向发展,产品品类也从男装扩展至男女装、童装、职业装和生活家居等,缔造出一个巨大的服装帝国,最新市值超400亿元。
回顾海澜之家扩张之路,为实现品牌多元化,曾收购“男生女生”等服饰品牌。其投资范围,也多聚焦在熟悉的消费领域。但这一次,海澜之家做LP,却将触角伸向了科技领域,投向新兴产业。
02.
上市公司反哺当地科创事业
为何海澜之家投向新兴产业?
在公告中,海澜之家这样解释:“借助产业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经验及资源优势,通过投资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科技产业及大消费产业,以期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由此看来,海澜之家希望通过做LP实现置产配置。
同时,海澜之家这次所投GP霞客资本来自江阴。而海澜之家创始人正是江阴人。1988年,彼时28岁的周建平带领18名工人,以30万元个人存款创办江阴市新桥第三毛纺厂,由此拉开“海澜帝国”的序幕。
江阴,地处长三角腹地,既是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也是扼守长江咽喉的“第一要塞”,素来有着“全国制造业第一县”的称号。截至2023年末,江阴共有61家上市公司,包括模塑科技、海澜之家、扬子江船业、长电科技等,位居全国县域榜首。
上市公司众多,成为支持江阴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如这一次,海澜之家出资,基金投资方向正是聚焦于江阴重点发展的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放眼全国,这样的案例已不在少数。眼下发展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共识,一个具体表现是,各地纷纷推动相关基金设立,支持新兴产业发展。这也就激发了巨大的资金需求,一方面,近两年来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成为出资主力军;另一方面,掌握丰富现金流的上市公司,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几乎同一时间,湖北科投光电新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成立,将围绕光谷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资,重点聚焦新能源、激光产业链以及泛半导体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核心零部件及高端装备等。其中,股东阵营中出现了来自光谷的上市公司——帝尔激光,这也是光谷产投首只与上市公司合作的产业基金。
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产业资本正愈发活跃。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产业资本(含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披露出资金额约4000亿元人民币,是人民币基金中活跃度最高的三大类LP之一,越来越多具备资金实力的实业企业加速布局股权投资市场。
梳理下来,这两年上市公司做LP越来越偏向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科技领域。背后原因不难理解,顺应科技发展浪潮,通过投资享受时代红利。
对各地来说,这正是一股难得的资金活水。要想发展起一方产业,背后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和悉心培育,不仅需要政府资金的引导,还需要挖掘更多市场化资金。其中,从当地生长起来的上市公司们,天然对支持家乡产业发展具备更多同理心。
眼下新一轮产业升级如火如荼,每一股力量都在成为硬科技时代的坚实注脚。
来源:解码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