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峰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男生,他因总是处于担心状态,害怕担心的意外情况发生,反复思考,影响到生活。

此次的诱发事件为填报英语六级测验时,错填成远在老家母亲的电话号码,阿峰担心自己接不到测验通知或母亲忘记通知自己,即使和母亲强调过要多看手机的信息,但仍然不能减少紧张焦虑。
父亲于阿峰初三时去世,母亲现为公司职员。
阿峰与母亲关系亲密,父亲生前与其关系较疏远,父亲清醒时,和母亲关系良好,但父亲不清醒的时候,就会经常打骂母亲。
阿峰为家中独子,身体健康,自小比较顽皮,但成绩一直优异。
母亲与父亲是二婚,在前次婚姻中育有一子,但从未见过。
自小母亲对阿峰非常照顾,对阿峰寄予厚望。
父亲每次喝醉都会殴打母亲,但从来没打过阿峰,在阿峰初三时父亲去世前,父亲打母亲时,阿峰为了维护母亲,打了父亲一巴掌,父亲只是很生气地看了一眼阿峰,并不会殴打他。
因为家庭原因,阿峰觉得自己是母亲的依靠,也是让母亲开心的来源,阿峰一直认真学习,希望让母亲开心。
目前阿峰上的大学是非常优秀的学校,专业也不错,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因此依然很值得母亲骄傲。
阿峰身体健壮,皮肤黝黑,身着运动服,头发很短,面带笑容,意识清楚, 语言流利,且语速很快,时不时会搓手,有时会用手摸头。
阿峰自小聪明活泼,成绩优异,很少给家人添麻烦,在学校以及和同学、朋友玩耍时会感到自己的能力很强。
但家中父亲长期家暴母亲,阿峰会感受到强烈的无助和无能感。阿峰认为自己是母亲的拖累,更会感受到无能的感受。
在初三父亲去世前,为了保护母亲,阿峰打父亲一巴掌,突破了家庭关系中的无能感,在父亲去世后,阿峰不用再担心母亲的人身安全,但家里只有两个人,关系会更为紧密。
阿峰有比以前更强的责任感,希望能成为母亲的骄傲,自觉要为母亲的幸福和快乐负责。

在大学之前,阿峰的成绩非常优异,上了大学后,阿峰发现周围的同学非常聪明,自己不能保持原有的学业优势。
如何继续维持优势,达到让母亲幸福这一目标,成为摆在阿峰面前的主要问题。
阿峰在上大学后发现未来要有所作为,需要各方面的基础,比如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心态要好等。
因此阿峰如果出现这些方面的问题时就会觉得不安全,产生焦虑,恐惧,担心,甚至会有羞愧、内疚、自责,觉得自己离做成大事很远。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帮助阿峰看到自己从小到大这么多年所做的努力,帮助其看到自己的能力,减少无能为力的感觉,让其能够体会到对生活的掌控感。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峰的病理性记忆,阿峰自小目睹父亲家暴母亲的场景,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总处于惊慌失措、担心的情绪。
曾经历过母亲带着阿峰到处躲藏、害怕被父亲发现的场景,甚至有母亲被打得满头是血的场景,阿峰一直希望自己能够保护母亲,照顾母亲。
我对阿峰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他发现羞愧情绪主要与不能达成母亲的愿望有关。
并通过回顾自己的过去生活发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也与母亲有关,当自己紧张时,就会减轻对母亲的愧疚。
阿峰发觉一直以来自己是母亲的作品,只能按照母亲的想法行事,每次有为自己而活想法时,就会感觉很羞愧,觉得母爱是一个爱的枷锁,觉得沉重。
当阿峰讲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为母亲的快乐而活着,在此借由阿峰想要恋爱的想法,促使阿峰添加自己的人生价值中为自己服务的一部分,从而引发阿峰重新审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峰在现实生活中与母亲进行沟通,发现能够做自己,感觉很轻松,也能够与父亲和解,理解自己的家庭过去发生的事情。
会忽略手心出汗、掉头发的情况,感觉头发也变多了,与同学交往更为轻松自在,不会再出现身体抖动的情况。
阿峰的焦虑情绪缓解,安全感和胜任力增强,阿峰不再将自己的人生与母亲绑在一起,开始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比如阿峰正在尝试谈恋爱。

他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当下生活,并且非常享受生活,能够为自己设定人生的目标,并朝着目标专注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