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有的东西是天分!

老方说说老方 2024-09-23 16:02:35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而且大多数人都曾经深信不疑。

之所以说“曾经”,是因为在我们走向社会后迟早会发现这句话不是真理,或者说不准确,毕竟人生有限,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去“磨铁杵”吧。

而且可以预料的是,就算耗费数十年的光阴去努力,结果也是差强人意,为什么?

就是因为各人的天分不一样。

打个比方,如果你的身体素质不行,那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达到泰森的程度。

不得不承认,有的东西是天分!

上面是就各人来说,而要是从企业的层面来讲,那看错人、用错人的成本就会很高,这不仅仅是公司不能各司其职、人岗匹配的问题,还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记得任正非就曾讲过这个道理,他强调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有些工作岗位要绝对考核,而不是相对考核:

海外有位炊事员每月总收入3万多元,他在那里干了14年,尽心尽责,做饭真的好吃。我们鼓励这样,如果给炊事员相对考核,能考出“将军”来吗?考不出来。因为他永远不具备将军的底料,这就是人力的浪费。

事实就是如此,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用处,不能拿将军的要求去苛责厨师,也不能把将军当厨师来要求。

比如说要是把李逵放在吴用的位置去培养,那岂不是大错特错了?

学习任正非,不是为了成为任正非。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学习是择其善者而从之,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哪怕是十分恶劣的人也可以给我们学习的机会,以人为镜嘛,与这种人打交道也是一种锻炼。

对创业者而言,学习任正非是以其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任正非代表了某种高度,但我们学习他绝不是为了成为“任正非第二”,而且实际上也成不了。

这有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缘故,任正非的成功也是受益于时代机遇、行业机遇和社会环境,当然他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也很关键,他的优势就是逻辑性强,他也采取了集中发挥自己优势的策略,事实证明很成功。

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个优势去寻找、选择方向和赛道,在这个基础上,努力的叠加才会形成雪球效应。

而自知之明就是要看自己的天赋、性格、爱好、家庭背景等,记住: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基于自己的条件在现有的环境里取得发展。

人最后只能做自己……

我是浪费很多时间,在付出很多代价后才领悟到这点的。人在年轻的时候会受世俗的影响,想做这个,想做那个,以为这个是好的,那个是好的,看到别人能行就觉得自己也能行,有模仿别人的冲动,甚至会觉得可以“取而代之”。

后来才知道这都是虚荣和浮躁,是对自己缺乏认识,以至于虚度光阴,白费功夫。富贵原本天注定,可怜当初错用心。唉。

有次跟演艺界的资深人士聊,她说这行干得时间越长就越“信命”,有的人长得漂亮,有钱有资源有关系,但就是不行,而有的人根本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一点道理都不讲。

“做明星不能说百分百看天赋吧,但确实天赋要占很大的比例,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她最后感叹,可能真的有天注定这回事,一个人能够成就多大不好说,但只要是观察一段时间,看这个人能不能成还是八九不离十。如果是不适合,那有机会也白搭。

芒格和巴菲特的启示。

查理·芒格曾表示他和沃伦·巴菲特之所以做投资人很成功,主要是在于他们相对应的个性、性格,至于热爱学习和努力之类还在其次。

巴菲特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说自己结婚的时候就告诉妻子他们会成为富人,“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有某种特殊的品质,甚至也不是因为辛勤的工作,仅仅是因为我的出生生逢其时,而且还掌握了恰如其分的技能——资本配置的能力。”

所以他在选择下属的时候十分看重其天赋才能和个性,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用任正非那个“底料”的概念和比喻。

总之,还是那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需要知道自己的“材”是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去匹配适合这个“材”成长的环境。要知道,成长最大化永远是比利润最大化更重要。

大众,不分贵贱,都总是承认:众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只有自身的个性。

最后用这句诗与诸位共勉。

0 阅读:0

老方说说老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