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蕃(1513年-1565年),字东楼,江西分宜人,明朝嘉靖年间权臣严嵩之子。他是明代著名的奸臣之一,与其父严嵩共同把持朝政,贪赃枉法,祸国殃民。
严世蕃自幼聪明过人,但因父亲严嵩的权势,他并未通过科举入仕,而是凭借荫庇进入官场。严嵩在嘉靖朝长期担任内阁首辅,权倾朝野,严世蕃则倚仗父亲的权势,迅速升迁,官至工部侍郎。
严世蕃为人狡诈贪婪,善于揣摩皇帝心意,深得嘉靖帝信任。他利用职权大肆敛财,结党营私,甚至公然卖官鬻爵,导致朝政腐败,民怨沸腾。他与父亲严嵩共同把持朝政,排斥异己,陷害忠良,许多正直的官员如杨继盛、沈炼等都被他们迫害致死。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御史邹应龙上疏弹劾严嵩父子,揭发他们的罪行。嘉靖帝开始对严嵩父子失去信任,严嵩被罢官,严世蕃也被革职。然而,严世蕃并未收敛,反而继续勾结党羽,图谋不轨。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严世蕃因谋反罪被逮捕,最终被判处死刑,斩首于市。其父严嵩也被抄家,晚年穷困潦倒,最终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严世蕃与其父严嵩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代表,他们的专权腐败严重削弱了明朝的统治基础。后世史书对严世蕃的评价极为负面,认为他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典型人物。
严世蕃的故事也被后人写入文学作品,如《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形象被认为有严世蕃的影子。他的生平成为后世警示权臣专权、贪腐误国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