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要比就和自己比

迷彩的星 2025-04-13 15:55:30

小时候经常被爸妈拿来跟其他小孩比较。他们总会说隔壁家的孩子考试有多好,有多懂事,有多孝顺。

他们的本意是希望我们变好,希望我们能像别人家的小孩一样好。

可是我们听到后,越发的感觉自卑。我和隔壁家的小孩自此之间出现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变成了不同世界的两个人。

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好的,我就是差的,就是不好的。就是比不上他人的。

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会一直影响我们。逐渐形成一种固定型人格。

当我们成年以后,看到周围的人比我们过得好时,会心里不舒服,甚至产生嫉妒。很难真正地去祝福对方。

我们会把对方过得好归于运气,而忽略了别人背后的努力,也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

另外这个世界差异本身就存在,总有人会过得比我们好,也有人过得比我们差。如果我们总是去与他人比较,心态会失衡,嫉妒让人面目全非,生活便会陷入不幸。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走在一个平面上,在这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我们无需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地向前迈进,去追赶“理想中的自己”,便可以不断地超越自我。

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嫉妒由此产生。

在这种心态下,我们也无法真心地祝福他人,因为他人的幸福,其实映射出来的是“我的失败”。

而且与他人比较,比较的对象是不稳定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会在某些方面比我们强,也有人比我们弱。

当我们比他人强的时候,我们会自负、自满,便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当我们比他人弱的时候会自卑,会受挫,容易放弃。

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无法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当前所做的事上,就无法把事情做到极致。

我们真正应该比较的是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这种比较参照的对象稳定,而且会不断的累积自信心。

因为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必然会有所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进取型人格。

这种稳定的心态下,我们便能摒弃外界的杂音,专注地做当下的事,更容易把事情做好,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