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269bbcfdd57c1f6d4e4dccbe670e65.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0c3c01aa5e4914626badbfe180ffce.gif)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补肾”这事儿,多少人吃得不明不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932a1554aa8d805a4629b5fff28adc.jpg)
有人把它当成万能钥匙,逢虚就补,结果火上浇油,越补越虚。有人则是“迷信单品”,认准一款药死磕到底,吃了半年,钱包瘦了,肾还是没壮。
桂附地黄丸,这款“爆款补肾丸”,就是被最多人“单枪匹马”乱吃的一味。
但你知道吗?光吃桂附地黄丸,可能补了个寂寞。这玩意儿主要补阳,可很多人阴阳两虚,光补阳反而会“烧干锅”。
桂附地黄丸如果搭配得当,效果能翻倍,补肾,还能调和全身气血,真正做到“阴阳双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2ec0f73f73540a5f7891455b5ca012.jpg)
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补肾不补残”的正确姿势,让你的补肾之路少走弯路!
桂附地黄丸,真是“万能补肾神器”?
这年头,一提肾虚,十个有九个都认准桂附地黄丸。
是不是觉得它“火力猛”“补得快”,吃完就能精神焕发,健步如飞?先别急着幻想,来看看它的本质。
桂附地黄丸,主打“温补肾阳”。里面的肉桂、附子,是中医里的“火种”,能点燃肾阳,提升身体的动力系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6ea5e23f68bcd2398f5b40893e75da.jpg)
配上熟地黄、山萸肉等经典“六味地黄丸”成员,补阳的同时稍微照顾了一下阴液。
但问题来了,你确定你的肾真的是“阳虚”吗?
阳虚?阴虚?别补错了方向!阳虚是什么样?冷!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容易水肿,整个人像个“低温生物”。
这种情况吃点桂附地黄丸,确实能让身体暖起来,精神好一些。
但如果是阴虚呢?嘴干舌燥,手脚发热,晚上盗汗,整个人像个“内燃机”,火气大、睡眠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10e69e858bf237e9269ec2a69885576.png)
你再吃桂附地黄丸?等于在火上浇油,越补越燥,最后可能鼻血狂流,嗓子冒烟。
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其实是“阴阳两虚”——白天没力气,晚上睡不着;冬天怕冷,夏天又怕热;吃点热的上火,吃点凉的胃寒。这种情况,单吃桂附地黄丸,根本不够看!
桂附地黄丸不是万能补肾神器,而是“偏科生”,只适合阳虚的人。如果你是阴阳两虚?搭配得好,照样能把身体补回来!
解锁阴阳双补潜力,3招让桂附地黄丸功效翻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397c013a0b409d2f2977fd3a5340a9.jpg)
1.搭配知柏地黄丸:阴阳双补,不再“干烧”
如果你是“阴阳两虚”型,光靠桂附地黄丸,补阳的同时可能会“烧干锅”,这个时候,加点知柏地黄丸,就像往锅里添点水,既能补阳,又能养阴。
知柏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的“加强版”,多了知母、黄柏,能滋阴降火,防止阳补过头,变成“燥火攻心”。两者搭配,刚柔并济,阴阳调和,既不冷,也不燥,补肾效果直接翻倍!
2.配合右归丸:加强阳气,告别“补一半”
有些人纯阳虚,吃桂附地黄丸,感觉效果一般?那可能是剂量不够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6c177eb1d9b9f19f58508fa7c0ceda.jpg)
右归丸是补阳界的“加强版”,里面的鹿角胶、杜仲、枸杞子等,都是补肾阳的高手。
如果你是那种“冷得像冰块,阳气少得可怜”的人,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于给你的肾装上“加热系统”,彻底摆脱寒凉体质。
3.配黄精+枸杞:日常调理,稳住肾气
桂附地黄丸毕竟是药,不适合长期吃,尤其是“火力大”,吃多了容易上火。
日常保养,可以搭配黄精+枸杞泡水,温和滋补,不会伤阴,又能稳固肾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52046f1d535dc9100c58e6e9f4bdee.jpg)
黄精被称为“平民人参”,补气养阴两手抓,长期喝,不怕补过头,还能顺带养脾胃。
枸杞更不用说,补肾护眼,天天泡水,肾气稳稳当当。
补肾,不是“猛补”那么简单!
很多人补肾,喜欢走极端——“越猛越好,吃完立竿见影”。
但肾虚是个慢性过程,补起来也得讲究方法,不能今天吃一把,明天就想变年轻十岁。
真正的补肾,是阴阳平衡,持之以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2970bbf7f59e2bf7f74643393001ae.jpg)
乱补,只会补得七荤八素,最后连累其它脏腑,得不偿失。
吃桂附地黄丸,别死磕单品,搭配好,更有效!
最后送一句话,押韵的,记得背:
桂附单吃,可能白费;阴阳兼顾,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2. 《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7版
搭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