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提问:怎么让女大学生服服帖帖老老实实生孩子,外国嘉宾都懵圈了

悟道空间 2024-12-20 14:36:13
01

上个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场交流会上,哈萨克斯坦高官叶尔兰·卡林刚刚分享完该国的人口政策,就遇到了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提问。

一位王姓教授直接问道:"你们是怎么让女大学生毕业后就乖乖生孩子的?为什么她们这么听话,服服帖帖的就去生?"

这番话说得连外国嘉宾都懵了。

卡林先生不得不先强调:"我们从不强迫妇女生孩子,这完全是她们自己的意愿。"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问:

在2024年,为什么还会有人觉得女性就该"服服帖帖"去生孩子?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解决生育问题的办法是让女性"听话"?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观点居然来自一位大学教授 - 一个本应该传播先进思想、启发年轻人独立思考的教育工作者。

说实话,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报道,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对话。

但现实就是如此荒诞 - 在讨论鼓励生育这么重要的话题时,有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生育环境,而是如何让女性"听话"。

02

其实,哈萨克斯坦高官的回答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他说:"我自己有6个孩子,但我们从不强迫妇女去生孩子,都是遵照她们的意愿。"

人家的思路很简单:与其想着怎么让女性"听话",不如想想怎么让她们"愿意"。

那哈萨克斯坦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正在考虑一个新政策:给每个5岁的孩子开设独立账户,政府每年存入500美元,而且每年增加7%。

等孩子18岁时,这笔钱就能用来上大学、买房或者创业。

**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是喊口号,不是道德绑架,不是让女性"听话",而是实打实地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再看看现实数据:

2016年我们全面放开二胎时,出生人口是1786万。

到了2020年呢?

只有1200万了。

这四年间,出生人口直接少了三分之一。

为什么会这样?

一项针对山东省的调查显示,年轻人不敢生的原因主要有:

没时间没精力照顾孩子

育儿成本太高

职场歧视太严重

0-3岁托育难找

看到这些数据,那位王教授的提问就更显得不合时宜了。

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女性,不是不想要孩子,而是"不敢要"。

房价那么贵,教育压力那么大,工作那么难平衡,谁还有心思管什么"听不听话"?

说白了,把生育问题简单归结为"女性不听话",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03

说到这里,我想起经济学家张维迎说过的一句话: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的存在。

而承认问题的前提,是正确认识问题的本质。"

那么,生育率下降的本质是什么?

不是什么"女性不听话",而是整个社会环境出了问题:

第一是经济压力。

一个北上广的小两口,每个月工资一万出头,房贷就要还六七千。

剩下的钱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聊什么生孩子?

第二是职场歧视。

怀孕了怕丢工作,生完孩子怕升职无望,带孩子请假怕被穿小鞋。

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很多职场女性的日常。

第三是托育难题。

"孩子生出来往哪放"这个问题,几乎把每个年轻父母愁懵了。

找不到靠谱的托儿所,请不起保姆,老人又帮不上忙...

所以,与其讨论"怎么让女性听话",不如想想:怎么让年轻人买得起房?怎么消除职场性别歧视?怎么建设更多平价托育机构?怎么给职场父母更多时间陪伴孩子?

哈萨克斯坦的做法,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说到底,鼓励生育不是让谁"听话",而是要创造一个适合生育的社会环境。

当一个社会把"让女性服服帖帖"当作解决生育问题的思路时,恰恰反映出这个社会对问题的认知还停留在非常落后的层面。

真正的解决之道,从来都不是去改变某个群体,而是改善整个社会环境。

只有当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期待,生育率才会真正提升起来。

就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说的:

"发展的真正含义,是扩大人们的自由选择。"

而不是限制它。

0 阅读:3

悟道空间

简介:体制内奋斗十余年,见了太多,想说点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