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贾生”,千年以来,李商隐们和苏轼们到底谁说的对?

呵呵呵文化 2024-07-21 15:28:45

本文约3000字。

“贾生”的形象,广泛的出现在历代文学作品中。

尤其是诗词中,“贾生”的形象更是随处可见,让这位在世间只存在了三十三年的儒生名声躁动了几千年而不衰。

历代作品中,对贾生的评价无外乎以下三个角度:

一、“贾生”们视角,怀才不遇

大多数文人的视角都是“贾生”视角。

在“贾生”们的视角里,贾生无疑是一个天纵之才,但又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悲剧人物。

贾谊确实是当时乃至于千年以来天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说他十八岁就诗文闻名。

年轻时候,就辅佐河南守卫吴公治理河南,时评天下第一,被吴公推荐给汉文帝,“文帝召以为博士。”当时贾谊才二十一岁。

贾谊是当时最年轻的博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道:“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如此出类拔萃,当然被汉文帝器重,一年内就升为太中大夫。

任太中大夫之后,公元前179年(文帝元年),虽然一开始的《论定制度兴礼乐疏》因为“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而没有采用。

但是,公元前178年(文帝二年),贾谊的另一个重要的建议—《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被汉文帝采纳。

后来,贾谊提出“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的理论,被当权者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孤立陷害,上谗言“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因此,汉文帝逐渐疏远了贾谊。

终于,公元前176年(文帝四年),贾谊被外放为长沙太傅。

这里,很多人都认为是汉文帝听信谗言,不辨忠奸。但是,笔者认为,这一次的外放,其实是汉文帝保护贾谊的一种策略。汉文帝非常认可贾谊的才华和治国才能,但是自己刚刚当皇帝不久,根基不稳,如果放任贾谊与这些朝政老臣作对,那不仅贾谊不保,自己的很多政策也难以实施。

当然,贾谊绝对没有领会汉文帝这番苦心,在去长沙途中,途经湘江时,写下著名的《吊屈原赋》,以抒自己的怨愤之情。

在长沙期间,贾谊仍然关心时事。公元前175年(文帝五年),上《谏铸钱疏》,指出私人铸钱导致币制混乱,于国于民都很不利,建议文帝下令禁止,汉文帝听取了他的建议。

在长沙谪居三年后,汉文帝思念贾谊,又召回贾谊。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了两人的这一次会见:“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没想到,两人三年未见后的首次见面,汉文帝竟然是请教鬼神之事。

而且,这一次贾谊这次回到长安,朝廷人事已有很大变化,贾谊以前的几个对手,灌婴已死,周勃遭冤狱被赦后,回到绛县封地,不再过问朝事。但文帝还是没有对贾谊委以重任,只是“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也就是给汉文帝的小儿子当老师和谋士。

作梁怀王太傅期间,贾谊提出他重要的“疏者必危,亲者必乱(《治安策》)”的理论,非常有远见卓识的割地定制、礼治天下的政策,文帝采纳。

后来,“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公元前169年(文帝十一年),贾谊随梁怀王入朝,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

公元前168年(文帝十二年),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年仅三十三岁。

针对以上这些史料,“贾生”们就经常以贾生自比,大叹怀才不遇。

最著名的当然是李商隐的《贾生》。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白的很多诗里都有贾生,如:

“未作仲宣诗,先流贾生涕。”—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李白《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李白《巴陵赠贾舍人》

杜甫、白居易、杜牧、王勃、徐长卿等大诗人们都有写贾生的诗。

这些人的写贾生,无疑都是几个

1、充分肯定贾谊的才能;

2、批判汉文帝一心求贤却不会知贤善用;

3、感慨自己身世,也像贾生一样有才却无用武之地。

图1 贾谊

图2 贾谊故居(长沙)

二、汉文帝视角

事物都有两面性。对贾生和汉文帝,就有很多人站在汉文帝视角,指责贾谊自身存在很大的问题。

如王安石的《贾生》。

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王安石的这首诗与上边李商隐、李白等人的观点针锋相对,从汉文帝的角度,从宏观的角度点出了问题所在。

这首诗很明确的说道,贾谊的大部分政论,汉文帝都采纳了,只有那么一小部分没有被采纳,所以,贾谊并没有怀才不遇,汉文帝也没有轻视贾谊。

自古以来,有多人达官贵人,多少政治家,难道他们的言论,都会被君王采纳吗?

很明显,王安石的这首诗就是针对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贾生”们的。

当然,王安石并没有对贾谊提出什么批评性言论,相反,王安石非常推崇贾谊,在他的另一首五言《贾生》中,也以贾生自比。

还有就是后世的雍正皇帝,他对贾谊的评价以“疏狂”二字盖之,还改王勃名句为“屈贾谊于长沙,必须圣主,窜梁鸿于海曲,正待明时”。

三、时代视角

千百年来,真相早已浮出水面。

对贾生和汉文帝也已经有了公允的评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苏轼和毛泽东的评价。

苏轼专就贾谊,写下了名篇《贾谊论》,提出了非常关键重要的观点。

第一,“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苏轼一开篇就说,一个人要有才能并不难,怎么使自己的才能获得发挥却是很难,而贾谊正是具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却不能够让自己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挥利用。

第二,“不善处穷”。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要能等待时间,要能忍。就连当年的圣人孔子、孟子都要在乱世中等待最后一丝希望。这两个要素,贾谊一项都没有。

第三,“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当年反对贾谊的那几个人,都是朝廷的重臣。贾谊一个初入政坛的年轻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应该逐步和君王、重臣们加深交往,而不是一次没有被采纳,就痛哭流涕。

而且一次不采纳,就代表一生不采用吗?“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其实,纵观史实,也可以看出,汉文帝当时为了保护贾谊,把他外放到长沙,同时也是为了让贾谊尽快成长成熟,谁知道,三年后,贾谊还是如此敏感如此脆弱,怎么能够担当大任?

毛泽东有两首诗讲的就是贾谊。其中一首诗是《七绝·咏贾谊》,赞扬了贾谊的才华,“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而另一首诗《七绝·贾谊》,道出了他对贾谊的态度。

七绝·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毛泽东对贾谊“世无伦”的才华十分赞赏,对其怀才不遇、仕途受挫、未获重用、早亡,非常惋惜;同时对贾谊那种自伤、脆弱、愚忠、迂腐的性格作了委婉的批评。

图3 可怜夜半虚前席

所以,贾谊纵然才华无二,但没有政治家的基本素质。一不能坚持,二不能忍,蛰伏待机,三不会为了达成目标而实施其他手段。只会一昧的脆弱和自残,正是那一句“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概括了他的一生。

而那些自比贾生的李商隐、李白、杜甫、杜牧们有没有客观、系统的审视过自己的问题,是不是也像贾生一样孤高自傲,太过脆弱,还是真的因为朝廷昏庸,君主无能,导致自己也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恐怕这些原因,多半都是皆而有之。

而雍正皇帝完全站在汉文帝的角度上,汉文帝是否真的是保护贾谊,想有一日予以重任,这些也都是千百年之后的猜想了。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 2024-07-22 07:34

    苏轼的贾谊论确实客观,总结入木三分。评论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评元镇白居易、孟郊贾岛的诗:"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评韩愈文章"文起八代之衰"。评米元章书法"风墙阵马,沉着痛快"。评书、画、文之最:"书止于颜真卿、画止于吴道之、文止于韩退之(韩俞)。真是一真见血。

    王密 王予谦家长 回复:
    国之文士 止于东坡

呵呵呵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