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武汉城区这座滨湖小村,欣赏无边海景,还有一座文艺风咖啡馆

喵星人日记 2024-10-10 07:56:18

小村是最适合养老的地方,而建在城市里的小村更加独立和自成风格,往往接地气又兼具烟火气。不过,在武汉江夏区文化大道金瓯路,却有一座非常浪漫的滨湖小村汤逊湖村,它的面积不大,因为纯粹紧邻汤逊湖,拥有无限的水乡景致。来到汤逊湖村,看到更多的是无边的海景,还有一座文艺风咖啡馆,坐在里面眺望窗外景色,水天一线,颇具海岛风格。

前往汤逊湖村,走城市的三环线,在文化大道立交下到文化大道,继续向南走到韵湖春晓小区前,向东转到金瓯路,继续向东走到底就能看到汤逊湖村。同时,在金瓯路与文化大道交汇处,有城市地铁7号线,设置了新路村站点,从站点出来,选单车骑行过金瓯路,也能快速抵达。金瓯路上,一半是高大的现代商品小区,一半是纯粹的乡野,到汤逊湖村后,则是满满的水乡江南风格,一旁的汤逊湖再次变成蔓延的海景,景色立体。

到汤逊湖村,穿过小村来到最北边的湖岸区域,这边已经完全经过了改造,由之前的野生滩涂、人工鱼池变成连亘的大路。以湖岸为基准,大路靠湖边的部分统一经过地基加固,成斜坡向上,而路边部分,又有清一色的混凝土栏杆,整齐划一,看着非常养眼。湖边的大路另一侧,并非全部是植被区,也有不少的民房,现在,它们同样经过规划改造,变成了类似海滨风景的小屋。总之,来到这个湖边,视觉上就像是到了海边,它就是模拟海滨风格打造的。

具体来看,这条滨湖大道上还有不少亮点。一是高度突出的一座水塔,它是老城区的标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上稍微大一点的社区和单位大院,必定都会修建一座水塔,圆柱形的造型、红砖外墙、水泥塔顶、金属外围护栏,成为标配。现在水塔的功能早就退化,变成完全的“建筑遗迹”,于是被拆迁和改造成为必然,它的存在,像是一处文化符号,更像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打卡随拍,当作背景点缀,让照片氛围更加复古。

与水塔保持一致风格的,还有路边的路灯。改造后的路灯,用的也是复古风款式,它算不上景点亮点,但绝对不可或缺。随拍路灯,最好的时间段在傍晚,在夜色来临之后,路灯打亮,成为最好的光环。沿着路面南北漫步,远远看见一束束光,像经过了时光的滤镜,照在湖岸水边,跟着湖水打岸的节奏,营造出沙沙的晚景。可能还要配合最近的渔船,在水面摇晃,这一晚的云淡风轻,节奏感被拉满。

最后,在汤逊湖村的湖岸边上,还有标志性的一座右舍咖啡馆。咖啡馆面积不大,也是老旧民房改造的,样式新颖且时尚。嫩黄色外墙,红色瓦片,金属落地窗与大门,随进随出,咖啡的香气,相当绵长。文艺青年到此,必定会进到咖啡馆里,来一杯饮品,坐在窗前好好品味。窗畔的桌椅是空的,而窗外的路面,就着蔚蓝的湖岸,水面波澜如海,而左右来回穿梭于路面的人来来往往,不时打断这种安静的节奏,很像人生旅途,到达和经停某个驿站,一时感慨万千。

从咖啡馆出来,迅速又跟进到了走走停停的人群里。被人群带着,来到了最东端的湖岸尽头,这里没有了护栏,取而代之的是一圈弧形的水岸,路边对着防撞墩,画上深深的黄色和黑色标识。多数人站在防撞墩上拍照,背景用上了无边的湖面,因为过于辽阔、深远,确实很像大海。吹着风,嗅到了淡淡的鱼腥味,初秋的光线不强,但也非常刺眼,有一群女生也可以到此拍照,空气里于是多了轻微的香水味。

于是慢慢返回,穿过防撞墩区域,来到了护栏区域。前面,出现了几艘渔船,非真的渔船,还是用来观景租赁的渔船,不少人排在码头边,等待上下。在岸边看渔船,其实和十几年前在野湖边看打鱼人回家的画面一样,只不过,那时候湖对岸的远方没有城市和建筑群,那时候是真的纯粹的乡野,一片幽静。(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