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蒋英和钱学森新婚合影,28岁天生丽质眉清目秀,两人笑容满面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1-25 22:48:46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47年的时候,钱学森和蒋英在上海举办了他们的婚礼,并且在婚礼的宴席上拍了一张照片留念,照片上,他们俩刚刚完成婚礼仪式,正坐在酒席桌旁,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满满的都是幸福和快乐。

这时候的蒋英28岁了,但她看起来就像个青春的小姑娘一样,打扮的很别致,身着一身精美的旗袍,眉眼之间都让人动心,加上嘴角的笑容,更让人看到她的美貌。

蒋英是在1919年9月出生的,她是近现代很有名的军事专家蒋百里的第三个闺女,说起她和钱学森的缘分啊,那可得从他们俩小时候就说起了。

钱学森他爸钱均夫和蒋百里那是老朋友了,他俩不光是浙江的老乡,还一起在杭州念过书,后来又一块去了日本留学。

钱均夫和他老婆一直盼着能有个女儿,结果一看蒋百里的三闺女蒋英,那叫一个活泼可爱、机灵聪明,俩人就特别喜欢,想着能不能把蒋英过继到自己家来当闺女,蒋英后来回忆起这件事。

她说:“那时候,我在钱家待了一段时间后,我爸妈突然意识到他们非常想念我,于是就和钱家商量,想把我接回去。钱学森的妈妈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她同意让我回家,但提出了一个条件:我得先做她的干女儿,而且将来还要成为他们家的儿媳妇。”

换句话说,蒋英的父母想要把她从钱家接回去,但钱学森的妈妈却巧妙地用“干女儿”和“未来儿媳妇”的双重身份,把这段缘分给“锁定”了下来,既满足了蒋家想要回女儿的心愿,又为钱学森和蒋英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钱学森和蒋英都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氛围特别好,所以他们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蒋英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唱歌,而且特别有音乐天赋。

1935年,她跟着爸爸去了欧洲游玩和学习,到了1937年,蒋英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功考入了柏林音乐大学的声乐系,从此踏上了在欧洲学习音乐的漫长而精彩的旅程。

钱学森不仅是个学霸,成绩好得不得了,而且他还有很多艺术细胞,书法、画画、写作、表演小品,样样都精通,1935年,他远赴美国深造。

二战打完了以后,蒋英在欧洲学习了整整十年,然后就回到了祖国,到了1946年,她在上海的兰心大剧院开了一场自己的演唱会,她的歌声又甜又响亮,一下子就在整个上海传开了,大家都被她的歌声给震撼了。

此时的钱学森也已回国,并成为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当蒋英的爸爸蒋百里从美国回来,给钱学森看了蒋英在欧洲拍的照片时,钱学森被照片上蒋英那迷人的微笑和从小就有的那份美丽给打动了,心里不由得泛起了涟漪。

到了这一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咱们中国的情人节,钱学森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日子,于是鼓起勇气,向蒋英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正式向她求婚。

面对如此真诚的钱学森,蒋英也深深的陷入其中,两人于1947年在上海的和平饭店喜结良缘。

这对新婚夫妇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他们就像是天生一对,刚刚结婚还沉浸在甜蜜里,两个人站在一起,就像是最完美的搭配,哪怕现在再看到这张照片,还是觉得特别养眼,让人心里美滋滋的。

那个年代没有美颜滤镜,没有医美,可是蒋英的美,是那样的有辨识度,美得令人惊叹,五官也很让人惊艳。

同年的9月26日,钱学森和蒋英一起去了美国的波士顿,他们暂时租住在了麻省理工学院旁边的一座旧楼房里。

为了让新家更有格调,他们在客厅里放了一架黑色的大三角钢琴,这钢琴是钱学森特意买来送给新婚妻子蒋英的,让整个家都显得高雅了不少。

婚后不久,钱学森为了心爱的科学研究事业,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蒋英为了支持丈夫,心甘情愿放弃了前程似锦的演唱事业,跟随钱学森前往美国,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

在美国的时候,蒋英把家里打理得非常好,让钱学森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专心搞他的研究和工作,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那些单身汉学生们都超级羡慕他。

他们偶尔去钱学森家做客时,都会被蒋英的优雅美丽所吸引,而钱学森则满脸幸福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大方地招待客人。

一到节假日,钱学森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陪着蒋英去听音乐会或者去郊游,他还喜欢摄影,两人拍了很多让人心情舒畅的甜蜜照片。

蒋英刚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时,护士推着她和儿子钱永刚从产房出来,钱学森抢拍下来,内心充满喜悦,蒋英的脸上洋溢着母爱的笑容,身后的护士也为他们开心。

他们晚上还会一起玩幻灯游戏,看白天拍的照片,别提多开心了,在美国人眼里,钱学森和蒋英就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在美国,钱学森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经常得加班到很晚,而蒋英呢,刚到美国那会儿,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面对全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心里非常孤单和迷茫。

但她可没抱怨过半句,而是使劲儿适应新生活,给钱学森打造了一个温馨又快乐的小窝,蒋英音乐素养特别高,她就经常给钱学森唱那些德国的经典艺术歌曲,让钱学森在累了一天之后,能放松放松,心里头也美滋滋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这消息一传到美国,钱学森心里头非常激动,恨不得立马收拾东西回国,给祖国出一份力,可没想到的是,他要想回国,那路走得可不容易,是一波三折,困难重重。

美国人担心钱学森回国后会泄露先进技术,将他关进了“特米诺岛”监狱,并对他进行了非人的折磨,在监狱里,钱学森暴瘦了二十斤,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在美国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钱学森身边的人都因为害怕而远离他,就连家里的保姆都跑了,这时候,只有蒋英和两个年幼的孩子陪在他身边,成为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

蒋英的安慰和陪伴,让钱学森慢慢从痛苦中走了出来,他专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成为了工程控制论领域的权威,写出了非常重要的科学著作《工程控制论》。

为了感谢蒋英的支持和爱,钱学森特地在书的序言最后写上了“谨以此书献给蒋英”。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提起这段经历,钱学森都深深感激蒋英的牺牲和陪伴。在1991年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时,他还特别提到了蒋英的贡献。

经过五年的软禁生活,钱学森和蒋英终于迎来了回国的曙光,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斡旋下,钱学森一家顺利回国。

就在钱学森和蒋英带着他们6岁的儿子永刚和5岁的女儿永真准备登机回国时,美国政府却蛮横地扣下了钱学森在美国二十多年辛苦积累的研究笔记。

不过,好在他们的结婚纪念品——那架黑色的大三角钢琴,在蒋英的坚持和争取下,还是跟着他们一起回到了祖国,这架钢琴不仅陪伴着他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更见证了钱学森和蒋英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和幸福时刻。

回到祖国后,国家立马给了他很重要的任务,让他带头发展新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这时候呢,蒋英也回到了她热爱的艺术舞台上,在中央实验歌剧院当起了独唱演员。

那时候她已经36岁了,对于一个歌唱家来说,这正是最好的时候,蒋英特别努力,学了很多工农兵们爱听的中国歌曲,因为她唱得好,长得也漂亮,所以特别受大家喜欢,不过呢,钱学森这个人比较低调,他不想让蒋英太出名。

蒋英不仅要忙自己的工作,还得照顾家里,钱学森呢,一门心思都在工作上,家里的事情基本不管,工资也是直接交给蒋英打理。

那时候,蒋英上有老人要照顾,下有孩子要管教,好在孩子们都挺争气,学习不用她太操心,但两位老人,公公钱均夫和妈妈蒋左梅都上了年纪,经常生病住院。

公公钱均夫在病床上躺了好久,幸好有钱学森的妹妹月华帮忙照顾,她是公公的义女,对老人特别尽心,公公临终前还特地嘱咐蒋英要好好谢谢月华。

公公去世后,单位给他补发了3000多元工资,蒋英觉得这笔钱应该给月华,但钱学森不同意,他说这是组织对公公的照顾,他们不能要,应该退回去。

最后,钱学森把钱交给了党小组作为党费,月华其实没太在意这件事,但蒋英心里一直觉得过意不去。

到了80年代初,月华的女儿结婚,蒋英赶紧从银行取了3000元给月华,还说他们之前做得不对,希望月华能收下这笔钱给女儿置办点嫁妆。

又过了十几年,到了90年代中期,钱学森自己也经常生病住院,有一次,他在病床上和蒋英聊起了以前公公生病的事情,觉得自己那时候太忙了,没能多陪陪爸爸,心里挺愧疚的,也觉得对不起妹妹月华。

蒋英这时候才告诉钱学森,她其实已经替他把亏欠月华的都补上了,月华女儿结婚的时候,她给了月华3000块钱,还向月华道了歉,钱学森听了之后,才恍然大悟,点点头说:“你做得对!”

两人虽然工作繁忙,但始终相互支持、相互理解,钱学森经常跟人说:“当我在工作中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时,只要听到蒋英的歌声,便能使我放松下来,继而豁然开朗。”

他们夫妻俩携手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蒋英始终陪伴在钱学森身边,为他营造一个温馨愉悦的家,两人的爱情成为了科学界和艺术界的佳话。

参考信源:

中国新闻网——《中华文摘》文章:钱学森、蒋英 青梅竹马情2007-06-18

人民日报——钱学森秘书涂元季忆蒋英:钱学森的贤内助 2012-02-20

13 阅读:4286
评论列表
  • 2025-01-31 05:32

    伟人眷属,国家应该照顾,包括钱老后代应该享受遗泽!

  • 信仰 20
    2025-01-31 18:01

    这才是真正的国宝。博物馆的死物那些不过是历史的残渣。

  • 2025-01-29 08:24

    神仙眷侣

  • 2025-02-01 15:19

    郎才女貌,神仙眷侣

叨叨小科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