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开罗会议,罗斯福提出把琉球归还中国,老蒋为何再三拒绝?

同巍聊历史 2023-12-18 18:42:04

1943年的开罗会议,蒋介石以中缅印战区最高长官的身份和罗斯福、丘吉尔同台而坐,一起商讨反法西斯战争等国际事务。

而这张三人的合照更是被国内媒体反复使用,在二战后期成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象征。

同年12月2日,中、美、英三国同时公布的《开罗宣言》,更使老蒋的声望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度。

国内人士对此议论纷纷,认为这是某种信号,意味着战后的中国将有资格与世界的顶级大国平起平坐。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参加完开罗会议的蒋介石却一直愁眉不展。

原来,开罗会议之后的德黑兰会议上,中国被排除在外,连一个观察员也未能参与。

况且德黑兰会议之后,美国对于中国的态度发生微妙转变,而《开罗宣言》的18项内容,最终也仅有三分之一得到执行。

那么,这场会议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开局不利的会议

1943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6月,美国发起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主力尽丧。美军从最初的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将日军打得节节败退。

自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开始,太平洋战争爆发,至第二年6月份,日军的进攻优势仅持续半年。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北非的阿拉曼战役中,英军击败隆美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完全胜利,消灭近150万德军,由此开始了战略反击,这场战役也成为二战的重大转折点。

这段时期对反法西斯同盟国来讲,可谓是捷报频传,胜利曙光就在眼前。

同盟国的领导人不约而同达成共识:在战争结束前,先召开一场会议,以确定战后世界格局。

于是乎,远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向中国、英国两大国发出邀请函,几番联系后,便将会议地点定在埃及首都开罗。

1943年11月18日,蒋中正从重庆乘机飞往开罗,此行他代表中国参会,夫人宋美龄担任翻译,具体会谈细节由时任外交部长王宠惠负责。

可令老蒋没想到的是,中途在卡拉奇休息时他竟遭到冷遇。

负责接待的英方不仅没有按照接待国家元首的标准铺设红毯、准备乐队和发射礼炮,连接待人员都只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员。

这看似是接待方的疏忽,实则是丘吉尔的一个下马威,这背后的潜台词是:

中国还不足与英国平起平坐。

抵达开罗后,老蒋在对丘吉尔的一次例行拜访时,又遭遇对方羞辱。

当时,二人谈及赶赴开罗的行程,丘吉尔故意称英方在埃及部署大量空军,无需考虑危险,以彰显国力强盛。

话锋一转,对蒋介石说,即使敌机来袭,以你在重庆的经历,恐怕是习以为常吧。

此话调侃意味十浓,老蒋心中大怒,但不敢表现出异常。

1943年11月23日上午11时,开罗会议正式开幕。

寒暄过后,各方直奔主题。蒋氏主张反攻印缅战场,罗斯福对此表示支持,丘吉尔的态度却模棱两可。

于他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解决欧洲战场的燃眉之急,至于印缅战场,形势如何,那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他明白老蒋之所以提出反击缅北,是为打通援华通道,但这与英国无关。

开罗会议首日,谈判便陷入僵局。不过,在当天罗斯福为蒋氏夫妇举办的晚宴上,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有了进展。

双方首先谈到,战后如何对日本进行处理。罗斯福就日本制度问题特意征询老蒋的意见,可对面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

蒋表示:日本的国体如何主要看他们的国民,如果日本群众能自己消灭国内法西斯主义的根源,那就尊重他们自己的意志。

而罗斯福提到要征求一下丘吉尔的意见时,老蒋认为“不必列入正式议题”,言外之意便是不愿让英方插手此事,显然是对白天英方行为的回击。

接着,双方将话题聊到战后对日本的占领问题。罗斯福认为,此举当以中国为主体,可老蒋却表示应以美国为主体,中国可以派兵协助。

这一行为多少有点谄媚的意味,另也有不少人认为,他之所以不愿在日本驻军,是怕日后不利于两国交往。

在罗斯福看来,中国若是同意驻军,便意味着二战后,东亚地区将由中国肩负抵御苏联的重担。

最起码在这一时期,老蒋是没有直面苏联的打算和底气。

眼见驻军一事没有达到自己的预估,罗斯福只好又换了一个蒋氏最关心大的问题:中国的领土问题。

虽然他就此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然而对方的回答再次出乎他的意料。蒋介石表示:东北、台湾,还有澎湖列岛这些被日本占领的国土必须尽数归还于中国。

可这里面并未包括琉球群岛,表明态度后,蒋氏还提出:“琉球可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

从他的立场出发,琉球在甲午战争之前便被抢走,清朝覆灭后并未被纳入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

若由中美共管,不仅能讨好美国,还能展现自己的国际胸怀。后续的谈话里,罗斯福又提到越南和朝鲜问题。

老蒋这次倒是很直接,对于前者明显拒绝,但对后者显露浓厚的兴趣,认为中朝两国渊源深厚,希望朝鲜民族独立,美方也十分赞同。

最终,双方商讨出18项内容作为晚宴结果。可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出现了。

暗流汹涌

身为一国政府首脑,丘吉尔可以说将文字游戏运用到极致。在他的干预下,晚宴的公告内容变为日本放弃已侵占的区域即可。

这一变动看似与之前的决定没有区别,然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按照英国的意思,东北、台湾等地脱离日本控制就行,可届时这些土地的归属又是个问题。

丘吉尔此举可以称得上是老谋深算,先给世人一种概念上的模糊感,为日后搅局做好铺垫。

特别是我国的香港,届时英方很可能趁机把香港的租期改为永久。

当时的中国饱经战火摧残,根本没有与英美这种老牌强国叫板的实力。老蒋虽发现其中的猫腻,也只能让外交人员坚持到底、据理力争。

以英国当时的地位和实力,并不在意中国的发声,便秉持着“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原则,将局面僵在那里。

身为东道主的美国,见中英僵持,只好出面调解。在认明情况后,罗斯福从国际角度出发,他认为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战略作用突出,没必要因为这种问题将战时同盟关系搞僵。

英方见美国出面只好表示认同,三方势力在表面“祥和”之下联手发表《开罗宣言》。虽然目的基本达成,可老蒋也对所谓的国际道义失去信心。

反观丘吉尔,早已看清所谓国际道义的本质,在英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后,他们的眼中已装不下什么世界格局,有的只是眼前的利益。几天后的又一大国会晤,再次很好证明这点。

1943年11月28日,“德黑兰会议”召开,苏、美、英三巨头参会。这次会议中,罗斯福首次提出关于建立国际组织较为具体的计划。

他吸取一战的残酷教训,认为战后的大国应承担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责任。并据此提出著名的“四警察”思想,即由美、苏、中、英四国主导新的国际组织。

不过这个想法最初遭遇极大阻力,“三巨头”中的丘吉尔、斯大林都持反对意见。苏、英均认为世界警察有三个足矣,无需再算上中国。

斯大林认为战后可以建立两个组织,一个为欧洲组织,美、苏、英三国领导,另一个为远东组织,其主导者也未包括中国。

丘吉尔也十分现实,他认为未来的国际组织应是欧洲、美洲、太平洋三大区域的理事会构成。如此布局在战后可进一步巩固英国地位,还能趁机孤立苏联。

苏、英双方均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希望中国做大做强。

当时的中国虽地大物博,拥有4亿人口,可工业水平接近于无,基本靠农业生产维持,在他们眼中还称不上大国。

斯大林明白,罗斯福之所以力挺中国,关键在于中国是二战的一个主战场,其牵制住百万以上的日军,使日本无力向西南太平洋派兵。

于是,故意指出中国人对日作战效率低下,并承诺战胜德国后,会从西伯利亚调兵协力击败日本。

这一承诺得到丘吉尔的赞同,苏联的条件意味着德国成为优先目标,主要力量会优先集中在欧洲战场。

中国战场将会被搁置在一旁,若是战败,他们会以一幅“救世主”的模样发兵打败日军,届时中国的相关问题将由他们定夺。

面对斯大林的条件加上丘吉尔的鼓动,罗斯福产生动摇。正如苏方分析的一样,他支持中国确实是因为其能有效牵制日本兵力。

现在苏联愿意在击败德国后,出兵日本,中国战场的价值自然降低。反复思量之后,他决定接受条件,牺牲中国利益,与苏、英通力合作。

开罗会议中18项约定,诸如“反击缅北”“香港归还中国”“10亿美元借款”等全部或部分落空。

最终,只有“朝鲜问题”“台湾、东北、澎湖群岛等地归还中国”等6项得到实施。

结语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至理名言在古今中外被屡屡印证。

曾阻挠恢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美国,最初时却希望中国以四强地位参加战后国际组织。

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美、苏、英三国在利益的驱使下,已决定放弃中国战场。

次年,在豫湘大溃败后,英美趁机老蒋指责,也给他们不支持中国战场找了一个借口。

只是未曾料到,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一致对外,历经14年抗战成功战胜侵略者。尽管如此,我国战后得到的利益依旧少得可怜。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才能有足够的资格争取利益。

不过,在时代的洪流中,沉睡的东方巨龙也渐渐展露它的锋锐与凶猛,给世人带来无与伦比的中国震撼。

-END-

【文|公孙闹闹】

【编辑|长庚】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