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令人痛心的景点,本是皇家石窟却惨遭盗卖

恒进观点 2024-08-24 16:23:38

龙门石窟,这座承载着1500多年历史的艺术宝库,在春日的暖阳下显得格外庄严。

两山相对,伊河穿流其间,石窟密布,宛如一座宏伟的艺术殿堂。

走近之后,映入眼帘的却是无数破损的佛像,它们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一段段不堪回首的故事。

龙门石窟,作为北魏至唐代的皇家石窟,拥有2345个洞窟与超过11万尊佛像,原本应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然而,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佛像不仅肢体残缺,连最著名的卢舍那大佛也失去了双手,整个石窟遍布着破坏的痕迹。

这一切的悲剧始于1893年,日本学者冈仓天心的到来。

他拍摄了许多龙门石窟的照片,并将之公之于世。

这些照片很快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吸引了众多学者与古董商前来。

尽管有人出于学术目的而来,但更多的人则是为了私利。

1909年,《华北考古图谱》出版,其中收录了大量的龙门石窟精美照片。

这本书成为文物贩子们觊觎的目标,他们开始肆无忌惮地盗取佛像。

从1911年起,龙门石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掠。

文物贩子们雇佣当地人,将精美的佛像敲碎或带走。

整个龙门山上充斥着凿石的声音与佛像落地的声响。

在这场浩劫中,一些“学者”公开在市场上点名购买特定的佛像,他们雇佣代理人专门负责盗取与运输。

《泰晤士报》曾报道过当时的场景:“巨大的浮雕被肆意切割、锯断或摔成碎块,以便运往北京,再出售给欧洲古董商。”

最为恶劣的一例是美国纽约博物馆远东艺术部主任普艾伦的行为。

他委托一名叫岳彬的古董贩子,将宾阳中洞著名的《帝后礼佛图》整体敲下,然后将其分割成6000多块运往国外。

今天,这幅珍贵的艺术品被分割收藏于美国的两家博物馆。

1932年,随着国民政府迁往洛阳,龙门石窟的境遇进一步恶化。

在修建龙门石窟西山步道的过程中,许多佛窟和壁画遭到破坏。

直到1952年,岳彬等人被捕,这场浩劫才得以结束。

尽管岳彬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但那些已经流失海外的文物却难以寻回。

如今,龙门石窟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那些历史留下的伤痕依旧触目惊心。

每一处被盗的痕迹、每一尊残缺的佛像都在提醒我们这段黑暗的历史。

它们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伤痕,也是全人类文化的损失。

面对这些残破的佛像,我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力量驱使人们如此肆意破坏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答案或许隐藏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更加珍视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确保它们能够永久地传承下去。

0 阅读:0

恒进观点

简介:探寻历史的足迹,发现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