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中离离二字,究竟何意?被孩子问到可别不知道

青莲大侠客 2024-12-18 10:59:40

我们都曾听闻一句诗,叫做“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那么你是否知道其中的“离离”是什么意思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现代的话来翻译是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这些青草每年都会枯萎,同时每年也会昌荣,就算是原野上的大火将其焚烧,它也无法被烧尽,春风吹拂大地之后,它又会焕然一新,再度萌发生机。远方的芳草布满了古道,将古道都侵占了,青草呈现出一片绿色晴翠的景象,而这片晴翠的景象又连接着荒城。在这里送别友人,连这里的芳草都呈现出一片离别之情。

有人或许会对“离离原上草”产生疑惑,这句话到底该怎么断句呢?是“离离原”上的草,还是“离离”原上草呢?这首诗看似简单,在我们小学就已经学过了。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感觉十分朗朗上口,似乎并没有不流畅的地方。但是从他的背后的解析以及诗中容易出现的歧义来看,这首诗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离”的含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汉字都有它独特的意义,而这些汉字放在古诗里,经过组合之后它的意义就更加不同寻常了。“离”通常具有分开,分别的意思。它的近义词是“别”和“分”。反义词是“合”。我们由此经常将它组词为“离别”,“分离”,“分分合合”。

在古代这个字也在诗歌中被频繁应用。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曾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这首诗中,这句带有“离”字的诗句可谓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苏轼当时人生不如意的境遇以及他对现状的感叹。

苏轼当时身在密州,由于他对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革之法表示不满,于是他便主动离开京城,要求将他调去外城。在外城任期满三年之后,苏轼希望能将他调去离他的弟弟苏辙近一点的地方工作,虽然它这个愿望达成了,但是他依旧没有见到家人和弟弟的机会。古人常常把月亮作为团圆的象征,在中秋节,苏轼终于忍不住了,他独自畅饮了一番,想到了自己因为和朝廷持不同意见而壮志难酬,和家人久别难以相见,即使在中秋佳节这个团圆的节日也是独自一个人喝闷酒,同时又对国家表示忧虑。

由此,苏轼借着酒劲有感而发,写出了这首千古佳句。这首诗的前半段我们彷佛被苏轼带到了天上的宫殿,月亮作为神话中嫦娥仙子广寒宫的所在地,显得十分的清冷。诗的后半段苏轼直接反转,“何似在人间”表达他对人间美好的感叹。但是相比美好的人间,苏轼的境遇就不怎么好了,“人有悲欢离合”的离既是他和家人离别的离,也是对人生中遗憾的形容。

另外,南唐的末代君王,同时也是流传千古的诗人李煜,也曾写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李煜的境遇,这句诗里的“离”就显得非常凄惨了。

李煜当时已经是亡国之君,被人囚禁而不得自由。从一代帝王变成阶下囚,他更多的不满来自于对亡国的悲愤。李煜把“离愁”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只存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情感比作了一件事物,它是可以“剪不断,理还乱”的,这就把他的那份“离愁”变的形象了,更够更明确生动的表达出他的情感。而李煜的“离愁”实际上是亡国的痛苦,离开故地的悲伤。这份“离愁”让他在当下的境遇中无论如何也难以理清,也让他在有生之年始终无法摆脱,可以说,他正生活在悲伤和痛苦之中。

最后一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他表达了他的这种悲伤,愁苦的心情已经痛苦到难以用言语形容了,既然难以用言语形容,也根本没有人可以理会他的心情。事实也的确如此,李煜既作为一名诗人,又作为一位亡国的君主,在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连当时的古人都难以理解李煜的心情,更别说我们现代人了。或许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哀愁和痛苦,但是这是难以让人身临其境体会的。

白居易使用“离”字固然可以理解,但是使用了“离离”这一叠字,可以起到什么效果呢?有别的字可以将它替换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成千上万的汉字中找到一个可以代替它的字并不难,但是在这里或许没有别的字能够起到叠字的效果。

叠字也是我国汉字词语应用方式的一种,它可以增强语言的律动,放在诗句中来看,可以让诗句变得更加通顺和朗朗上口。另外,也让他变得更加有音乐性。要知道“诗歌”既然是一个词语,诗在古代是可以唱出来的,在现代我们也常常用现代音乐将诗句融入进去。比如《送别》,它的本质就是一首诗。最重要的是,叠字可以加强情感,这在诗中是难以被替代的。

白居易的境遇

要看这首诗的内涵,我们就要了解作者在什么境遇下写下这首诗。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实际上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出名,甚至可以说他才初出茅庐。白居易当时年仅十六岁,他在科考的时候将这首诗交了上去,因此这首诗开头加了“赋得”。

别看当年的白居易才十六岁,这首诗完全不像是一个十六岁少年写的。整首诗既写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生命的感悟,也写出他当时的意气风发,即使是遇到困难,也会不惧险阻“春风吹又生”。

从这里可看出,白居易在当时并没有经历过离别之愁,他的这首歌也只是在考试的时候交上去的。据记载,白居易曾经拿着这首诗拜访过当时的著名诗人以及名士顾况,顾况对白居易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他知道了白居易的名字,忍不住嘲弄了他一番,他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意思是在当时的京城中,米的价格非常贵,在京城中住下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句话也是对白居易随口的调侃。于是白居易拿出了《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顾况读完后十分惊讶,似乎不敢相信这是眼前这位十六岁少年写出来的。顾况当场改口道“道得个语,居亦易也!”意思是白居易有这样的才华,在京城中立足就非常简单了。白居易的诗歌对于后世的人也有非常大的启示作用,连前文提出过的南唐末代君主兼诗人李煜都借鉴过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有过人生巅峰,也有过失意之时。白居易在凭借才华考上进士之后,一路升任,在翰林院担任学士,然而升任左拾遗。

白居易在为官期间十分为百姓的利益考虑,同时他也敢于直谏,甚至敢于和当时的皇帝在朝堂之上当场辩论。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对此非常生气,但是身边的人劝唐宪宗不要生气,白居易的谏言对国家来说是好事,唐宪宗仔细考虑之后也想明白了这件事。

这跟唐朝李世民和魏征的关系很像,但是不同的是魏征相比于白居易在忠谏上更出名一些,这大概是因为白居易在人们的印象里,诗人的形象更多一点吧。

之后,白居易因为在谏言的过程中被扣上了“越职”的帽子,同时朝廷中有人用谣言中伤了白居易,朝廷因此对他产生了误会,将他贬职。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时候,他写出了震惊后世的《琵琶行》。

白居易借琵琶女弹琵琶的技术高超,但是却身世凄惨,表达了自己虽然有才能,却被贬职,朝廷当中出现腐败情况,导致国家人才无法得到重用,自己也无法在朝廷中立足。而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官场,连民间的琵琶女都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映像之一。

之后,白居易在后世几位君主的统治下重新上任,最后在唐武宗时期,位列刑部尚书,最后在七十五岁之时,白居易去世。白居易的一生其实已经相对幸运了,至少他在为官之时有过高光时刻,虽然中途被贬,但是在晚年也算是圆满。在后来的唐宣宗时期,唐宣宗还为他创了一首《吊白居易》来纪念他。

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