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10元切糕结果切完变60元”:什么样的人容易变成坏人?笨的人

静静聊文化 2024-11-17 22:40:39

看到“要10元切糕结果切完变60元”这样的信息突然有恍惚之感。

想起了大约二十年前在车站遇到的这种事,不过我的损失就比较大,本来是想少买点,结果一刀下去被要了二百多,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块,所以这个事还是印象蛮深的。

从此以后心理就有了阴影,并留下两个“后遗症”:

第一,不在车站附近买东西;第二,凡是有被坑感觉的商店、小贩之类,绝不会再去光顾。

另外我觉得只要是一个人的心性不好,那最好就是远离,避免有所纠缠。

如果骗子知道靠诚信能赚多少钱,他们肯定都不当骗子了。

这是一句名言。意思是那些坑蒙拐骗的人都短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犯因小失大的错误。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因为他们太贪心了,光想要占便宜,而且他们太急躁,恨不得一夜暴富。另外就是自视甚高,自作聪明,以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人,习惯性高高在上,所以天天妄想走捷径,使巧劲。

对于这样的人,什么道理都讲不通。平常说“因为看见而相信”,他们哪怕是看见了也不会相信的。

我在现实中见过很多次这种情况了,比如我见过有人年轻时候就坑蒙拐骗,到了中老年后仍然是这样,骗人好像成了他的习惯,是他聪明的表现,以此来找优越感和存在感。

所以说坏人是不会变好的。

什么样的人容易变成坏人?笨的人。

从古至今,“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意味着思想的局限,就是说很多坏人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通过野蛮粗俗、平庸的方式来赚钱或争夺利益。

欲望很大的人自然贪得无厌,现实又是能力不足,怎么办?他们就会出阴招,捞偏门,赚歪财。

打个比方,在三四十年前,市场经济野蛮生长的阶段,大量的边缘人物去当个体户,游走在混沌之中,靠胆气和运气赚钱。

其中有很多人发财了,然后奢侈度日,挥霍无度,以为自己是靠聪明和能力成功的。后来生意失败后就是“由奢入俭难”,所以非要走捷径不可,而因为市场在规范,他们失败的风险就很大。

而那些最初显得“笨笨的”人,一门心思做好一件事,这样反而厚积薄发,成功更大也更稳固。毕竟是自己修来的福,谁也拿不走。

你说谁是真笨,谁是假笨?大智若愚,无疑后者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而假的聪明人是真笨,他们最大的错误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聪明和能力。

愚蠢的人才智不行,所以只能想歪点子,于是就诞生了小人。

小人或许也有能力,甚至能力不小,但小人从来没有大成的例子,除非他改造了自己,这样他就不是小人了。

当小人发现自己无论是智力还是能力都不如别人的时候,要么是依附别人,要么是走旁门左道、歪门邪道,来构建自己的优势。

前者很难,因为小人会把自己的依附当成羞耻,觉得自己很委屈,是别人欠了自己的,所以他在成功后绝不会感恩帮助自己的人。相反,他还会反过来报复。

唯有有道行的君子,才能驾驭这种小人。

而歪门邪道的人其实是心性堕落了,于是就会拉着身边的人一起堕落,这种人危害颇大。对于他们来说,哪怕是每年念经、净化灵魂,也没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可能,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坏人和小人的本质就是损人利己。

要么是消耗别人,要么是抢夺别人,总之要损人利己,这是坏人和小人的行为逻辑的本质。

他们表面看起来很精明,表现出来的也是张牙舞爪的样子,其实骨子里是色厉内荏,脑子是昏昧的,黑暗一片。

要知道君子坦荡荡,真正聪明的人一定是选择做好人,善良是一种选择,诚信是一种策略,除了道德品质之外,还因为善良和诚信意味着正道,可以让人得到更多,人生也能更幸福更成功。

君子和而不同,其实君子更擅长合作,而且更容易达成合作,因为他们让人觉得靠谱。合作的结果就是共赢,这是坏人和小人很难实现的地方。

遗憾的是,人们往往是只看重眼前,重小利、贪小便宜,于是让自己走了损人利己的路子。同时就失去了合作共赢、获得更大利益的机会。

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但对于习惯了“10元切糕变60元”模式的人来说,他又怎么可能改变呢?

0 阅读:6

静静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