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和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重武轻文了吧。
宋朝不仅治国靠文臣,连军队都靠文臣来统帅,这一度导致了宋军作战时“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奇葩景象,很难引导军队发挥出真正的战斗力。
这也是宋军在面对辽朝、西夏、金朝士兵时,败多胜少的重要原因。
不过宋朝文人虽然孱弱,文人中却也出了不少名将名相,比如寇准、范仲淹、韩琦、王安石等人。
为了天下安危,他们赴汤蹈火,不惧生死,为文人治国树立了典范。为什么他们能够以文人之身,行武将之事呢?
1.先说寇准。
寇准19岁就参加了殿试,卷子答得一级棒,面试时有人劝他把自己打扮得成熟一些,免得被皇帝嫌弃他年轻不靠谱,错失入仕良机。
寇准两眼一瞪,愤怒表态:“多大年纪就是多大年纪,干嘛要假装自己岁数大?”
入仕之后,寇准也表现出了铮铮铁骨。
他经常向宋太宗赵光义大胆进谏,深受赵光义的器重。
赵光义死后其子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政局未稳之际,辽朝趁机入侵宋朝边境。
朝中很多大臣惊恐万分,建议赵恒迁都到南京或成都,性格柔弱、无心抗敌的赵恒一度被说动。
关键时刻,是寇准驳斥众人,逼着赵恒御驾亲征,打赢了辽军,签订了澶渊之盟,解决了宋辽两国的边境问题。
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宋辽两国基本上保持了和平相处的局面,边境贸易得到了有序发展。
这其中,蕴含着寇准的贡献。
2.再说范仲淹。
范仲淹是宋朝文人中的典范,他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知激励了多少人,而在为政过程中,范仲淹也是将为国为民的英雄气概展现到了极致。
1028年,身为地方官的范仲淹勇敢呈上《上执政书》,主张改革吏治,裁汰冗员, 受到宰相王曾的欣赏,被调入朝中为官。
在北宋朝堂,范仲淹更是将硬汉作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他秉公直言,连当朝宰相吕夷简都敢弹劾,也因此被宋仁宗下令罢黜,流落到了地方。
面对冷遇,范仲淹没有自暴自弃,他智勇兼备,临危不惧,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于宋夏边境立下大功,再次受到宋仁宗的重用,被授予参知政事之职。
官场几经沉浮,如果换别人可能早就向现实低头了,可范仲淹依然刚直不阿。
他主持庆历新政,为宋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再次上书宋仁宗,请求针对社会弊病改革,结果得罪了利益群体,被人安了个朋党的帽子。
偏巧朋党是宋仁宗的死穴,触了雷区的范仲再次被贬黜,直到死去。
即便如此,范仲淹也从来没有怂过,他说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千古名句,彰显了伟大的人格魅力。
3.最后说说王安石。
王安石也是北宋文人中的一枚硬汉。
作为北宋中期的“官二代”,王安石少年时代跟随做地方官的父亲四处宦游,目睹了百姓的艰辛,也对北宋官多、兵多、消费多的积贫积弱时局有了深刻的洞察。
高中进士后,王安石立志通过变法来造福百姓,救国救民。
37岁这年,王安石借着进京述职的机会,给宋仁宗写了一篇万字倡议书。
宋仁宗虽然曾经重用范仲淹等人,发起过“庆历新政”,但最终还是惹不起大多数既得利益群体,选择了半途而废。
王安石上书时,宋仁宗已至统治后期,压根就没有重启变法的热情,自然选择了驳回。
王安石见此情景,干脆连京官都不做了,硬气地回了地方。
母亲病逝后,王安石更是直接选择辞官回家守孝,同官场做了一个彻底切割。
一直等到1067年,宋神宗继位后,王安石才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开始实施影响深远的王安石变法。
变法从人才选拔上入手,结合精兵简政、低息贷款(青苗法)、控制市场、统一采购物资等措施,虽然对政府和百姓大有益处,却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面对非议和抵制,王安石毫不畏惧,绝不回头,凭着一腔孤勇,与所有反对派抗争到底,留下了千古争议。
最终,新法在阻挠中夭折,北宋失去了最后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但王安石,绝对是“真的勇士”。
综上所述,北宋虽然重文抑武,文人们看起来只会舞文弄墨,孱弱不堪,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从来不失血性、斗志,以及为百姓发声和谋福利的勇气。
这样的精神和品格,是北宋的很多文人能够成为名将名相的根本原因所在。
无论你是否能够带领队伍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只要你敢于为了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幸福挺身而出、披荆斩棘,那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勇士、斗士,是国家的脊梁。
古今如斯。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