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大跌后融资即将面临大爆仓,是真的吗?

鬼话均说 2025-01-07 08:46:51

近期市场出现连续下跌,各路谣言四起。周末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传,去年9月底的一波行情,大量的融资盘加仓是在国庆节之后,成本大概是在3100点至3150点附近。如果说大盘持续回调往下,一旦跌到3150点附近的话,融资盘爆仓带来的风险可能会对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投资者的担心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纯属杞人忧天。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融资业务有一个基本的杠杆比例,根据现行规定,客户开立融资融券账户之后会先确定融资额度,一般来说最高是不超过200%。也就是假设本金100万元,最大融资额度是200万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有100万元本金就可以买入300万元股票了,这里还会有几个附加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折算率。投资者在信用账户中的股票和现金可以冲抵保证金,但是不同的股票可以冲抵保证金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有些上市公司资信良好,冲抵保证金的比例会比较高,有些上市公司情况比较糟糕或者是已经被ST,这种公司的股票往往不能冲抵保证金。例如某券商对部分股票的折算率是平安银行70%,中国宝安65%,万科50%,深振业是0。

也就是假设某人信用账户中持有市值100万元的平安银行,只能按70万元计算,那么理论上能够融资买入140万元的平安银行。之所以要说是理论上,那是因为还有另外的条件,融资保证金比例。所谓融资保证金比例是指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交付的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保证金比例 = 保证金 / 融资融券交易金额 × 100%。假设某人持有折算后可用于冲抵保证金80万元的股票,融资买入了100万元的股票,那么保证金比例就是80%。

证券公司为了控制风险,对每个股票的融资保证金比例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还是以某券商发布的部分股票融资保证金比例为例,平安银行80%,深振业100%。融资保证金比例的数字越大,投资者需要提供的保证金就越大,杠杆就越低,反之就越高。其实通过这个数字就会发现,投资者在使用融资业务的时候,实际融资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现在我们开始做一个假设,假设某人持有折算率最高的股票(按70%计算)100万元,在折算后可冲抵保证金70万元,再去买入融资保证金比例为80%的股票,理论上最大可融资买入87.5万元,也就是本金加融资资金合计为187.5万元。那么什么情况下会爆仓呢?根据大多数券商现行的融资融券合同中的约定,维持担保比例140%是警戒线,130%是平仓线。什么是维持担保比例?是指投资者信用账户中担保物价值与其融资融券债务之间的比例,简单来说就是客户资产与负债的比例。

假设某人本金100万元,融资100万元,那么信用账户中的总资产就是200万元,总负债就是100万元,因此维持担保比例就是200%。如果股价出现下跌,维持担保比例就会下降,也就可能会产生风险。跌多少才会被平仓呢?还是刚才的案例,信用账户中总资产200万元的情况下,股价下跌30%,市值会跌到140万元,此时的维持担保比例就是140%,会触及警戒线,但是仍然不会被平仓。只有当股票下跌35%,此时200万元的股票市值还剩下130万元,这个时候的维持担保比例就变成了130%,才会被平仓。当然,如果客户选择补充资金或者质押物,或者提供额外资产担保,仍然不会被平仓处理。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融资业务中最基本的规则,根据以上规则,我们在最大风险的情况下来做一个假设。当某人持有折算率最高(70%)的股票100万元,为了实现最大的杠杆去选择买入融资保证金比例为80%的股票,理论最大融资可以达到87.5万元。而且投资者是在最高点的时候买入,此时的总资产是187.5万元,然后股价开始下跌。当股价下跌达到35%的时候,投资者的总资产变成187.5万元*(1-35%)=121.875万元,此时的维持担保比例就是121.875/87.5*100%=139%,低于警戒线,开始收到证券公司的提醒。

只有当股价下跌达到40%左右,投资者的本金100万元+融资的87.5万元,变成187.5*(1-40%)=112.5万元。此时的维持担保比例为112.5/87.5*100%=128.57%,已经低于了130%的平仓线,这个时候才会触发爆仓。经过以上的估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在最高点满仓融资并且加到最大的杠杆,同时股价下跌达到40%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触及到平仓线,引发爆仓风险。

所以我们以10月8日最高点3674点来进行估算,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指数需要下跌到2200点一线才会引发大面积的平仓风险。当然这只是平均估算,因为每个投资者融资的情况不同,选择的股票不同,下跌的幅度也不同。但是在指数刚刚从平台位置下跌100多点就产生恐慌说要大面积爆仓,这毫无疑问是不对的。

0 阅读:0

鬼话均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