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道》,原书是《遥远的救世主》,在书中,有这样一个“小人”让人印象深刻,人人都嘲笑他,但细想,谁人又不是他?
他就是刘冰。
前面我们聊到,芮小丹,是活明白了,相反,刘冰,我形容他是“怎么就活不明白”,虚荣、自私、欲望膨胀,渴望的与得到的,差距太大,让他患上了精神绝症,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都说他像我们每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你将和我一样,无奈叹息。
为什么说刘冰像我们,因为他太过平凡。简而言之,就是穷。
与芮小丹有家境(父亲导演、母亲开饭店)、有学识(80年代就能上大学)、有面子(警察身份、有德国居留证)不同,刘冰,像极了我们不起眼的大多数。
刘冰,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有固定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他自己一直做点不固定的营生,没什么家庭负担,拮据的时候还时常能得到点父母的贴补。
不好不坏。
这些年他做过不少事情,在酒店当过服务生,开过出租车,与人合伙卖过服装,现在经营一个小唱片店,都是挣几个小钱。
还算努力。
他的梦想是挣大钱,是过上流社会的生活。但是,那只是一个与很多人都一样的梦想,遥不可及。
有梦但醒。
这便是刘冰,一个普通到尘埃里的人,我敢说,社会上十有八九跟刘冰一样,生在一个差不多的家庭,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过一份差不多的未来。当然,谁没点想头,但都在向生活低头,“没办法,日子还得过。”这是每个人的日常。
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来得太过突然。
刘冰是音乐发烧友,喜欢玩弄音响,也因此结识了两个朋友,叶晓明和冯世杰,前者是一家音响店老板,可惜因为经营不善,店面面临倒闭;后者是王庙村的一个热心村民,自己去城里挣了钱,也想带全村人致富。
在冯世杰的努力下,三人拿到了一个机会,也就是“神秘高人”丁元英愿意给他们和王庙村指一条赚钱的门路。刘冰的唱片店本就面临倒闭,有这样的好事,自然也赶紧凑了上去。
简单来说,就是让王庙村“进军”音响市场,与其说“进军”,不如说是分一杯羹,市场是一定的,蛋糕也是一定的,丁元英这样懂游戏规则的人可以说是切蛋糕的人,也就是从大公司嘴里切出一块蛋糕给三人和王庙村,即“杀富济贫”。
刘冰当即决定,将店面盘出去的三万块钱入股即将新成立的公司“格律诗”。
这也预示着,刘冰走上不归路的开始。
刘冰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过上这样的生活。
开着几百万的宝马车,在北京都市驰骋穿行,然后西装革履的从宝马车下来,人人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眼神。
王庙村的音响生产上马了,格律诗在北京开店了,音响卖到欧洲了,他们能和音响界老大“乐圣公司”对话了……一切都按照丁元英安排的,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刘冰作为北京音响店的经理和创始人,借着这阵东风,风光了一把。
“我的天,就跟抓在地上一样!想不到我刘冰还有开这种车的命。”
记得第一次开着宝马的时候,他兴奋极了。他甚至给自己印了名片“刘主任”。
面子、里子,齐了。
当坐在北京的豪华饭店,和合作伙伴谈笑风生时,他更有一种置身于花花世界的眩晕感,他惬意极了,眼神里也流露着踌躇满志,幸福感已到达顶点。
命运的力量,将刘冰引入到理想之地,两年半时间,他已然迷失自己。
亦不知,理想如泡沫——美好,但虚幻,一戳即破。
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随着刘冰欲望的放大,危机正悄然袭来。
格律诗摊上大事了——因其在展销会上大降价,直接损害了强势对手乐圣公司的利益,格律诗的高品质低价格,让消费者质疑乐圣,乐圣正式向其反击,一纸诉状,让其赔偿600万元。
公司随时要倒闭,刘冰随波逐流,选择及时止损,退出在公司的3万元股份,但是,他又厚着脸皮求着留在公司,就这样达到了有效避险与保留希望的双重目的。
但就在他退股以后,他万万没想到,另一个人肖亚文却在此刻入股,同时,另一家有名的音响公司伯爵公司抛来橄榄枝:“650万收购格律诗”。
根据此前股份占比,他退出公司的代价至少是70万!
1998年的70万,根据网络上计算方法,大概相当于现在的350万-400万。对于刘冰而言,退出的代价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收入。
此刻的刘冰,呆呆地看着肖亚文,就像这个后来者抢走了他的东西。
格律诗果然胜诉了,但与他无关,他彻底失去了属于自己的锦绣前程,他陷入痛苦的深渊。
他知道,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转机再次到来。
丁元英临走前,给了他一个密封的档案袋,据丁元英说,这个神秘的档案袋是公司有罪的证据,能帮他保留在公司的职位。但是,也嘱咐他,不要将其作为要挟他人的把柄。
很显然,刘冰只记得前半句,也为有这样的机会而狂喜。
他彻底的疯狂了,他想象着自己在公司的地位逆转,继续过着衣食无愁而又高雅的生活,挟着精美的公文包,随时向部下发布命令……有音乐、有朋友,有被人羡慕的目光注视。
是的,刘冰渴望的,不只是金钱,是面子,是地位,是身份,这构成了他虚荣的全部。
因为太过疯狂,他甚至没有看丁元英的档案袋,里面赫然装着一叠白纸。
在他准备与对手公司交易前,当他发现一切不过是丁元英的一个“玩笑”、一个“考验”,他疯了,从高楼一跃而下。
从此再没有痛苦和自卑,再也不用去面对孤独、恐惧和无所归依。
那一刻,他彻底解脱了。
也许看到此处,很多人都在刘冰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般的家庭、平庸的能力、时不时作祟的虚荣心。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和刘冰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刘冰得到了这次翻身改命的机会。
遗憾的是,刘冰自始至终,都以为自己遇到了救世主,也因为过度寄希望于救世主,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本书名叫《遥远的救世主》,寓意救世主是遥不可及的,比如丁元英,他既然可以来,也随时会离开,是不能完全依靠的。
正如公司第一次在王庙村开会时,当叶晓明恭维地说“丁哥一来,我们哥儿几个的前途就有救了。”
“有了这种想法,就已经没救了。”丁元英说,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能靠自己,拼命地干,如果你根本就没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都没用。
而刘冰,即使最后时刻,不是靠自己的本事留在公司,而是通过要挟他人留在公司,就是最大的过错。
刘冰,没救了。很多人也一样。
完全不懂炒股,却孤注一掷者,沉迷赌博者,渴望走捷径一夜暴富者,埋怨父母贫穷者,或是过度消费者,大有人在。
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等待“天上掉馅饼”,不能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抱怨命运的不公,却不愿意努力者,都像刘冰一样,活不明白。
有时候,人不可以认命,当你努力拼搏的时候;但更多时候,人必须认命,认清自己的环境,如果条件不好,自己能力平庸,就不要想走捷径,渴望的与拥有的反差太大,最后让自己患上精神绝症。
怎么能指责刘冰?如果他不曾扒到井沿边看了一眼,也许他还和我们大多数一样,继续做个井底之蛙,一边抱怨,一边努力着。
只不过,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