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就任总统首日,公布第一批加税国家名单,只字不提中国

烟雨濛濛情更浓 2025-01-23 09:28:20

在就任首日,特朗普便公布了第一批加税国家名单。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这些名单上,竟然只字未提中国。

难道特朗普真的想明白了,不继续和中国进行“对抗”了?

特朗普对华策略

特朗普回归的第一天,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废除了拜登时期近80项政策。

他宣布美国南部边境进入紧急状态,授权军队参与抓捕非法移民行动,这是对他在第一任期内修建边境墙未达预期效果的强硬回应。

同时,美国能源也进入紧急状态,旨在推翻拜登时期限制近海油气资源开发的法规,为传统能源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扫清障碍。

这些举措无不彰显着,他对“美国优先”理念的执着追求。

在国际舞台上,特朗普延续了其一贯的单边主义倾向,宣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强化了美国的孤立主义姿态。

这一系列举动如同骤然降临的风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然而在这场风暴的中心,却存在着一个相对平静的区域——中国。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中美贸易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他曾以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姿态,对中国商品挥舞关税大棒。

然而,此次重返白宫,他的对华关税政策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降级”,从最初竞选时的60%,到胜选后的10%,再到就任首日给予中国的75天关税缓冲期。

这一转变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讨论,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位曾经的“鹰派”人物,在对华贸易问题上采取如此谨慎的态度?

其实这种转变并非偶然,八年中美贸易战的经验教训,或许是促使特朗普调整对华政策的重要因素。

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冲突并未如他所愿,中国的产业升级进程并未受到阻碍,反而美国的实体工业却日益凋零,事实证明,贸易战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收效甚微。

那么特朗普的缓和姿态是真正的战略调整,还是权宜之计?这75天的缓冲期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博弈?

在对中国关税进行“降级”的同时,他却对传统的贸易盟友墨西哥和加拿大,毫不留情地挥起了关税大棒。

对墨加征收关税

他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理由是两国对美国非法移民和毒品问题的“不作为”。

随后,特朗普这一举动立刻引发了两国的强烈反弹,加拿大表示将采取报复性措施,并希望与美国展开谈判。

对华政策的缓和,与对墨加的强硬形成鲜明对比,这究竟是特朗普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而采取的策略,还是为了在与中国的谈判中争取更大的筹码?

无论如何,这一举动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也为未来的贸易谈判增添了更多变数。

其实特朗普对华政策的转变,并非简单的“变脸”。

曾经的贸易冲突,不仅未能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反而使美国自身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

美国实体工业的衰退,以及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都对特朗普政府构成了严峻挑战。

同时,中国实施的反制措施也让美国感受到了压力,中国对美国出口两用物项的管制政策,使中美贸易战进入“自由搏击”阶段,美国不得不更加谨慎地权衡利弊。

而且如今美国自身的国内困境,也限制了特朗普政府的行动空间,美债危机和芬太尼滥用问题持续发酵,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国力。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解决国内问题上。

此外,中美双方都有缓和局势的意愿,特朗普表示将在100天内访华,这表明他希望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而中国也希望避免与美国进一步对抗,以维护自身的发展环境。

在复杂的国际关系棋局中,科技已经成为新的角力场,TikTok这款来自中国的短视频应用,意外地成为了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个关键筹码。

TikTok事件与对华关税

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TikTok施加压力,要求其出售股权给美国公司,而这一事件,也与对华关税政策紧密相连。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延缓TikTok的法院判决,并给予75天宽限期,要求TikTok在此期间出售50%的股权给美国买家。

否则,TikTok不仅将面临在美国被禁用的命运,还将可能触发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100%关税的报复性措施。

将TikTok的命运与对华关税挂钩,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在科技领域竞争中的强硬姿态,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迫使中国在科技领域做出让步,以维护美国的科技霸权。

那么TikTok事件最终将如何收场?它又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他对华策略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从第一任期的“无脑加征关税”,到如今的“刚柔并济”,这位老道的商人总统,正在运用新的策略与中国进行博弈。

他将对华关税作为谈判的筹码,试图通过施压和利诱,迫使中国在贸易、科技等领域做出让步。

同时,他对中国采取“拖字诀”,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以便应对国内的各种挑战。

优先对缺乏反抗能力的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体现了特朗普“大鱼吃小鱼”的策略,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在短期内获得一些实际的经济利益,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

然而,这种策略是否能够奏效,仍然存在很大的疑问,毕竟中国已经不再是四年前的中国,它拥有更强的实力和更大的回旋余地。

笔者认为

如今,中美关系来到了十字路口,是选择合作,还是继续对抗?这将直接决定世界格局的走向。

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处于在这场大变局中,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你准备好迎接这个全新的世界了吗?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