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则话题引起网友热议,如何和孩子愉快的交流呢?一直以来父母与孩子的三观及许多方面都有不同和对立的时候,那么在家庭关系中父母究竟应该如何愉快的与孩子交流呢?
网友分享了一位老师说的如何与孩子沟通:
(视频内容大意是孩子出成绩以后,让这个父亲猜自己的成绩,虽然考得不好但是这个父亲也会给予肯定与回应。)
其他网友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想发到家族群里又不敢,如何悄无声息的发到家族群里面)
是有这种心理,本质上不是厌学,是觉得没有办法和自己有血脉联系的家人沟通,相比较我开不开心,更重要的是我能不能给家里长脸让他们有面子
许多网友认为在一段家庭关系中能够得到有血缘关系的父母的回应真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还有很多网友分享了自己与孩子交流的一些经验:
别命令别指使
视频我看了,王纪琼老师的讲座。
这里的重点在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王老师说的是战术,而无条件的爱是战略。
有些家长,对孩子只爱好成绩,只接受优点,就算是学了这些话术,也会在其他事上反映出对孩子的不满,带来自卑,让孩子对你失去信任,让学到的这些话术做的这些努力瞬间归零。
无条件的接受你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多关爱他,就算孩子成绩不优秀,没有成为百分之一的985高材生,你也会收获一个内心富足,平凡而幸福的孩子。
分享个小方法:没事多看看孩子幼儿时期的照片,看看他把你心萌化的时期,那时候你有多爱他,就照着做。
其实许多家长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把自己的位置放的非常高高在上,导致明明讲了一些很有道理的话孩子一样听不进去,本质上来讲子女与自己一样都是人,都应该得到平等的相互的尊重。这并不影响你作为父母应该得到的不一样的尊重,但是这个前提是你也得尊重你的子女,如果爱都得有附加条件,那么请问你觉得应该怎么交流呢?
放下高高在上的态度,虚心承认自己的问题,平等尊重的与子女沟通,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的家长才算是合格的。(阿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