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们说过,汉桓帝刘志扳倒大将军梁冀后,在补充朝廷官员的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后宫,后宫人数达到了惊人的4万之数。
宫内养着如此多的女人,开销当然少不了。

前期的开销,主要来自抄没大将军梁冀所得,但是这笔钱很快也花光了。
国库空虚了,但是汉桓帝刘志却从没有想过要结束自己的奢侈放荡的生活。
邓皇后很为国家的未来担忧,于是趁着汉桓帝刘志已经为数不多的临幸她的机会,劝谏汉桓帝刘志将大部分后宫放归民间,以后的生活厉行节俭。
邓皇后本该想到,在现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后宫之中,汉桓帝刘志对她的宠幸及恩情早已烟消云散,她说的话早已难入汉桓帝刘志的心中,更别说这被离汉桓帝刘志心意的话了。
邓皇后刚说完,汉桓帝刘志当晚立刻性趣全无,穿上衣服就走了,并且从此以后,再也不与邓皇后有任何接触了。
从这天开始,失去了汉桓帝刘志的邓皇后,一天天的发生了变化,失落与嫉妒使她逐渐扭曲,她变得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她变得善妒,对后宫的所有人都抱持嫉妒之心,甚至连后宫的小宫女都被列为自己的敌人,是与自己抢夺帝王之爱的敌人。

邓皇后劝谏汉桓帝刘志解散后宫、厉行节俭,受到了汉桓帝刘志的厌恶。
另一位后宫成员郭贵人,却抓住这个机会,从后宫众多佳丽之中脱颖而出。
郭贵人给汉桓帝刘志出了个“好主意”,为了保证帝王的生活,所有靠着帝王吃饭的人就该做出牺牲。
谁是靠着帝王吃饭的人呢?
在汉桓帝刘志及郭贵人的心中,满朝文武大臣就是靠着帝王吃饭的人。
公元161年8月,汉桓帝刘志下诏,因国库空虚,虎贲军、羽林军中的将士,在不打仗的时候,俸禄减半,冬衣改为三年一发,公卿大臣百官俸禄减半,冬衣发放数改为原来的一半。
这条诏令一下,汉廷炸锅了,官员无心办公,将士无心打仗,整个朝廷陷入到了极度消极状态。

宦官们可不管什么官员俸禄削减不削减,他们的胃口从未改变。
为了交齐给宦官们的给养,官员们开始加倍盘剥百姓。
百姓被加倍盘剥,那造成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吧。
公元162年4月,长沙郡(今湖南长沙)、零陵郡(今湖南零陵)的农民发动起义,攻打桂阳郡(今湖南郴州)、苍梧郡(今广西梧州)、南海郡(今广东广州)等地。
起义军攻破苍梧郡,苍梧郡太守甘定逃跑,其调兵用的铜虎符被起义军缴获。
公元162年5月,汉廷派遣御史中丞盛修都督郡兵平叛,但是军队毫无斗志,一触即溃。
这场农民起义一直到公元164年才被荆州刺史度尚镇压。
公元162年8月,艾县(今江西修水)百姓聚众起义,焚烧长沙郡,杀死益阳(今湖南益阳)县令,人数迅速发展到万人以上,盘踞于益阳周边。
这场农民起义,也一直持续到公元164年才被朝廷镇压而失败。
公元162年10月,武陵郡(今湖南常德)的武陵蛮也难以忍受汉王朝官员的盘剥而起兵叛汉,攻打江陵,荆州刺史刘度、南郡太守李肃不战而逃,武陵蛮很快占据了大半个荆州(今湖南常德东北部)。
朝廷多次派兵平定武陵蛮之乱,但是兵将们都消极怠工,不但没有平叛,反而使得叛军气焰越发嚣张。
朝中大臣趁机劝说汉桓帝刘志重新启用刚被赶回家的皇甫规。
汉桓帝刘志有点心动了。
不过此时,车骑将军冯绲主动请缨又打消了汉桓帝刘志重新启用皇甫规的想法。
公元162年11月,车骑将军冯绲率领10余万人讨伐武陵蛮,斩首4000余人,武陵蛮投降,荆州平定。
然而来年7月,武陵蛮再次发动叛乱,攻打武陵郡。
这一次,武陵太守陈奉率领郡兵英勇抵抗,斩首武陵蛮3000余人,俘虏武陵蛮2000余人,武陵蛮叛军散去。
在一个不靠谱的皇帝及几乎满朝消极怠工的大臣的治理下,东汉王朝还能支撑多久?
我们下集继续说。
东汉王朝灭亡倒计时——57年!